杜庄教育
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一、二年级数学教师使用新教材的经验、方法及困惑

+13
贺敬松
郑连智
马红丽
毛新红
王红侠
施红艳
陈素萍
大道杜曼丽
周军
小部落小学王盈
宋艳静
侯小杰
Admin
17 posters

1页/共2 1, 2  下一步

向下

一、二年级数学教师使用新教材的经验、方法及困惑 Empty 一、二年级数学教师使用新教材的经验、方法及困惑

帖子  Admin 周四 四月 07, 2011 2:57 pm

欢迎一、二年级数学教师进行交流!

Admin
Admin

帖子数 : 45
注册日期 : 10-10-24

https://dzjy.longluntan.com

返回页首 向下

一、二年级数学教师使用新教材的经验、方法及困惑 Empty 张艳玲回复教材使用

帖子  侯小杰 周四 四月 07, 2011 4:59 pm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材的体会与困惑
2011年3月6日 小部落小学 张艳玲
伴随着课改的深入,新课程走进了学校,我们也开始接触并逐渐了解新教材,新教材图文并茂,形象直观,生动有趣,贴近学生生活,充满时代气息,体现新的教材观,具有创新、实用、开放的特点,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作为新课程下的教师,我们要有新的教材观,不能盲从教材,要从“教教材”走向“用教材”,“超越教材”,现在我就从教学实践层面上谈谈我的教学建议。
(一)尊重学生的现实起点,创建有效教学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说过:“影响学习的最重要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当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去教学。为了尊重学生的现实起点,创建高效课堂,可以用单元准备性检测来了解学生的现实起点,
例如:在教学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表内除法(二)》之前,我们就可以通过这样的四种题型对学生进行了单元准备性检测。
1、用7~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除法算式共48道
2、两步综合算式口算4×8+23 20÷4×7 6+2×3 54÷9×8 18+12÷6


4、解决问题。
(1)停车场上有小轿车30辆,货车6辆,小轿车的辆数是货车的几倍?
(2)同学们种了8棵月季花,又种了4行菊花,每行6棵,种的菊花是月季花的几倍?
(3)冬冬看一本书,每天看6页,6天看完,如果每天看4页,需要几天看完?
然后从宏观上根据学生的需求和水平对教材内容、编排顺序和教学方法进行适当的取舍或调整,使教材内容更贴近学生的实际和需求;从微观上调控课时教学预案。
(二)尊重学生的生活与数学的联系,提高学习兴趣
新教材的编写注重了数学的生活化,在教学例题中引进了既反映了现实生活内容又包含所学数学知识的主题图,努力体现使各部分知识的教学都从学生有所体验的实际问题或现实背景引入,在练习设计中同样努力从学生熟悉的生活问题引入,这样拉近了课堂与生活的距离,但是教材的编写有一定的局限性,由于学生所处的环境、生活经验不同,对教材中的情境,未必都能适应,因此我们要注重根据学生生活的周边环境、生活经验、教师自身的风格灵活地处理教材,依托教材的知识载体,换成接近本班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也可以化静为动,或以多种形式呈现,使课堂更加焕发生机。
例如,第四册教材第96页和第98页的情境图,这个教学情境虽然结合了学生的校园生活,也可以结合教材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但是这样的情境连续使用两次,对学生来说,没有新鲜感,激不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前后的笔算与估算联系性也不强,那我们就可以把把本课的教学内容用一个购买喜爱东西的情境主题来贯穿,把新知探究、巩固练习、数学思想的渗透、拓展练习都在一个情境中完成,既充分发挥了一题多功能的作用,又吸引了学生的学习注意力,激发了学习兴趣。
在我们的教材中,有些练习的静态呈现,编者的意图难以让老师和学生理解,如第四册的教材第29页的“做一做”和第36页的第四题,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难以理解题意,难以提出用一步计算的除法问题。面对这样的问题,需要我们教师去挖掘、去创造。既要基于教材,又要把教材当做活的资源来使用。更换知识的载体,或化静为动,让学生能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来理解教材,解决问题,体验学习的快乐。
(三)尊重知识的系统性,关注持续发展
为了做好前后教学的衔接工作,教师要站在知识系统性的角度审视教材,理清知识链,要适当地调整教学顺序,增加一些教学内容,完善知识的系统性,便于学生有效建立认知结构,为学生的持续发展打好基础。例如有关“倍数”的三类应用题,教材上是这样安排的:把“倍数”的认识安排在第三册的“7的乘法口诀”教学之后,学生用“几个几”来理解“几倍”的概念,把“求一个数是另一个的几倍”的应用题安排在第四册的表内除法(二)的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之后,“已知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在本册中没有安排例题,在三年级及以后的教材中也没有安排例题。这样的编排不利于学生掌握系统的知识,建立良好的认知结构。教师应该在“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之后,增加“已知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的例题教学,并加强三类应用题的对比教学,让学生系统地学习有关倍数的问题,建立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四)尊重学生的发展潜能,促进思维发展
教师要在尊重学生发展潜能的基础上,挖掘自己的教学智慧,创造性地对教材资源进行有效利用,将其延伸拓展,充分挖掘这些练习在培养学生思维等方面的价值,实现尊重学生发展潜能、促进思维发展的教学目的。
例如第四册教材第58页的第8题,题目如下:
教师可以对本题进行改造与拓展延伸,增加问题,问题(3):今年妈妈比小红大几岁?问题(4):“去年妈妈比小红大几岁?”当学生完成四个小题后,让学生观察(1)(2)小题与(3)(4)小题的不同点。在比较中体验两人年龄的相差数是不变的,倍数是会变化的。接着提出问题(5):过四年后,妈妈的年龄是小红的几倍?解决问题后,让学生观察算式:35÷5=7、36÷6=6、40÷10=4,说一说有什么发现?让学生体验两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倍数逐步变小的规律。
又如在教学有关倍数的三类应用题之后,教师适当增加一些几倍求和、几倍求差、差倍、和倍的应用题,借助于直观实物图和线段图来理解数量关系,感受这些两步应用题的特征。因为整数两步计算的应用题解决是本册的教学重点,在三年级中只安排了连乘和连除的应用题,在本学期增加这些内容,符合教材编排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特征。
总之,新教材为教师提供了一个创造性发挥的空间,教师既要尊重新教材,充分挖掘新教材中的优点,又不能拘泥于教材,正视新教材存在的问题,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灵活地、创造性地使用好新教材!
以上是我对本册教材的几点拙见,不足之处还请大家多多探讨,指正。


侯小杰

帖子数 : 81
注册日期 : 11-02-23

返回页首 向下

一、二年级数学教师使用新教材的经验、方法及困惑 Empty 回复: 一、二年级数学教师使用新教材的经验、方法及困惑

帖子  宋艳静 周四 四月 07, 2011 7:20 pm

我教过冀教版的二年级教材,相比较而言,个人觉得人教版数学课本更贴近生活,知识更灵活。而且相对来说,比较容易接受,能让学生在比较轻松的心态下学习。

宋艳静

帖子数 : 29
注册日期 : 11-03-01

返回页首 向下

一、二年级数学教师使用新教材的经验、方法及困惑 Empty 二年级数学教材使用的心得体会及困惑

帖子  小部落小学王盈 周四 四月 07, 2011 10:18 pm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材使用的心得体会及困惑
小部落小学 王盈
从事人教版二年级数学教材的教学已有近一年时间了,在一的教学实践中,总结以下几点对教材的认识及体会。
一、以人为本,因需编排。
新教材的编排,是根据人的生活需要而编排的。如:第四章表内除法(二)练习十四第7题出示的情景图中提出:一瓶药30片,每天吃三次,每次吃两片,一瓶药够吃几天?这是一道非常实用的解决生活中问题的题目。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也掌握了生活常识。这种编排,体现了“以人为本,面向生活”的教育理念。
二、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教师是学生学习数学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学生才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新的教材中增加了许多让学生交流,讨论、合作的内容。给学生提供了主动学习的有利机会。在第一章解决问题中:结合生活情景提出问题,提倡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学生自主选择解答方法。教材以学生熟悉的课外活动内容为素材,展示学生在实际活动中碰到的计算问题,先由小精灵提出问题,学生通过小组讨论,交流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然后通过“做一做”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试着解决。通过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使学生经历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到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从而逐步形成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的能力,而我们教师在活动过程中则起着引导方向、点拨的作用。
三、结合生活情境,联系实际。
新的教材选材多样,结合生活实际。一幅幅画面生动形象、有趣,给学生创造了良好的学习情境。
在教学中除了对教材的一些浅薄的认识之外,还有一些困惑,请大家帮助解决。
困惑一:学生在做题时多数孩子不会读题,拿起笔来就做,做完也不知道检查,做题效率不高。
困惑二:二年级小学生的分析能力不强。例如:在学习下册第一章用两种方法解决问题时,部分学生只会顺着题意用连减法做题,想不起先求和再求差的方法,头脑怎么也转不过弯来。
困惑三:把两个分步计算合成一个综合算式,以及何时该加小括号,学生接受也不是特别顺畅,做题时效果不太好。
基于以上几点困惑,归结起来: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分析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这是我在二年级数学教学时产生的最大困惑。诚挚希望得到各位老师的指点。

小部落小学王盈

帖子数 : 65
注册日期 : 11-03-02

返回页首 向下

一、二年级数学教师使用新教材的经验、方法及困惑 Empty 人教版小学数学实验教材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它与义务教育教材比较有叶么明显的区别?

帖子  周军 周五 四月 08, 2011 4:43 pm

人教版小学数学实验教材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它与义务教育教材比较有叶么明显的区别?
小部落小学:张颖
纵观一年级数学新教材,发现它有如下几个显著特点。
1.重视学生的经验和体验,根据学生的已有经验和知识设计活动内容和学习素材。
2.计算教学体现算法多样化,允许学生采用自己认为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
3.采取直观认识立体和平面图形的方法,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4.安排“用数学”的内容,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5.体现教学方法的开放性、创造性,为教师组织教学提供丰富的资源。
6.安排实践活动,使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
它与义务教育教材相比,有如下明显区别。
一、删“难”增“感”
同旧教材相比,新教材在计算方面减少了题量。较难的知识,如20以内的退位减法直接删去没讲。相反,一些准备性的知识,像数一数、比一比、分类等增大了感觉认知的空间。比如,“同样多”、“多些少些”在旧教材中是同“分类”放在一起教学的。三部分知识共计不到两页,且在教材一开始就出现,一带而过,学生认识肤浅。而在新教材中,“同样多”和“多些少些”合并在“比一比”单元中进行教学,并适当增加了比长短,比高矮多感性知识,使学生对“比”的内容有了一个系统、全面的认知。而“分类”一节则自成一个单元,放在了1~5的认识和加减法之后进行教学,有助于学生的动手感知。此外,教材在原来认识图形的基础上又增加了物体(并增添了一套学具)从而使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及早得到了有机结合。
二、“情境”交融
新教材在讲授新知识时,多以故事或精彩的生活画面引入,如“比一比”,是以小猪帮小兔盖房子的有趣故事引入,在“分类”中,是比妈妈领孩子逛商店引入,在教学“1~5的认识和加减法”时,以阿姨领小朋友近动物园引入,这样就使得数学与其它学科紧密联系,而不再是孤立存在,并且从中还渗透了热爱家乡、热爱自然、保护环境、讲卫生等方面的教育,促进了学生在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健康发展。
三、算法多样
新教材尊重学生个性,体现算法多样化。如“图中一共有几只小鸟”?学生可以连着数,可以接着数,也可以想数的组成。再如 9+5=?学生可以想10+5-l,可以接数,也可以凑10:9+1+4。对简便算法教师可适当引导,但不强求。这样就使得学生不拘一格,各显其能,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另外,与义务教育教材相比,新教材在练习题的设计上,也有了很大改进,具体表现在以下三点。
1.重“实”。
新教材在设置“比一比”题型中,多是小鸡对虫子、兔子对笼子。使学生觉得合情合理,而不再牵强附会。在“第几”中,又将全家福引入做一做,使学生易学好记,又倍感亲切自然。在数序数学中,又设置了学生赛跑的题型和科学家发射的场面,如□、□、8、□、6、□、3、□、1发射!使学生在做题中受到热爱体育,热爱科学的思想教育,可谓一举多得。
2.激“趣”。
在练习中,也往往出现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事。如大象搬木头、小丑要杂技、猴子捞月、小猫钓鱼等,使学生在趣中学、乐中练、感觉轻松,受益匪浅。
3.求“活”。
处理习题时,从容了许多,不用再担心学生说到不“点”上去。因为现在有许多答案并不唯一,大大拓宽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像在原教材(课本18页)中是这样设置的:4-3=□,而在新教材(见课本28页)是这样编排的:4-□=□,这样就使得学生的思维不再受限,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但也有一些事令老师尴尬,当然这种“尴尬”在学生身上仍是可贵的,如新教材49页一幅小鹿喝水的画面:7-□=□,□-□=□,教材原意应该填7-2=5,7-5=2,因为图中5只一堆,另2只一堆。但偏有不少学生填7-3=4,7-4=3,原因是喝水的有4头,不喝水的有3头,真令人啼笑皆非,但又不能随意扼杀学生的创新,尤其与学生学了分类后,这种理解也是允许的。最后只好与学生达成共识,却又不甘心地附上句:老师的列式也是可以的。瞧,学生可真是唱主角了。
四、努力体现“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新教材努力体现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例如,例题、做一做等的插图,大都展现了小组活动、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提示教师要组织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要不断创设有意义的问题情境或数学活动,激励每一个学生自己去探索数学,独立思考,并会产生与同伴交流的愿望,达到获得知识、发展能力的目的。
你认为人教版小学数学实验教材在体现新的课程改革理念方面有哪些突出的表现?存在哪些方面的不足?
1.标准认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针对这一理念,新教材克服了过去课程繁、难、偏、旧的现象,使数学教学内容具有时代性,体现了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关注学生学习兴趣和经验,重视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情感和态度。
例如第38页“分类”,情景图是妈妈带孩子去商店买玩具。这一情景与孩子的生活经验进行这样的设计:新课前一天给学生交待任务,自己或在家长带领下到附近商场(或小卖店)去做调查、访问,看一看商店里的东西是怎么摆放的(可以请教父母、售货员阿姨),看谁记得准、做得好。第二天上课让学生把自己的收获进行组内汇报、小组交流,启发孩子自己解决“怎么摆放”与“为什么这样摆放”的问题,然后再进行相应的练习活动。这样的设计扩大了学生主动参与和亲身实践的时间与空间,能全面地体现新课程标准的精神。第91页“认识钟表”也可采用类似的方法处理。
2.标准认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新教材在例题、做一做等插图的设计上,大都展现了小组活动、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提示教师要组织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要不断创设有意义的问题情境或数学活动。
如,在学习“长短”时,主题图是一个观察操作活动。这幅画面,提示教师在进行“长短”的教学时,要组织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让学生在观察纸条、铅笔和其他物品的活动中,初步感知物体有长有短,引出“长”、“短”概念。并通过比较这些物品,探索长短的方法。
另外,“高矮”、“几和几”、“分类”等的主题图以及一些练习题插图的设计,都为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提供了素材,体现了课程改革的新理念。
3.“数学课程的设计应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这也是课程标准的意图之一,针对标准这一精神,新教材在版面设计上,一些情景图都色泽明丽,充满童趣,能够吸引孩子的注意力,便于教师投影。另外一些插图提供的情境具有连续性或故事情节,为教师设计使用多媒体教学课件等教学手段提供了方便。
如,教学0的认识时,教材先通过三幅画展示一只小猴子逐次把2只桃吃光的过程。教师可将这个过程制成电脑课件,展示桃的个数由2——l——0的变化过程;盘里有2个桃,记作2;小猴吃了一个,还剩一个,记作1;又吃了一个,盘里桃的个数就是0,记作0,通过以上过程展示,使学生初次感知“ 0”的含义。
另外,小猪帮小兔盖房子、野生动物园、喂小鸡、效游等,都可以制成动画课件,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3.你认为在新实验教材的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些什么?
(1)课堂教学不仅仅停留在“教教材”的浅层面上,更要达到“用教材教”的深度。
①数学思想方法要渗透到位。教数学不仅是教给学生数学知识,重要的是教给学生掌握一种数学思想方法。教师在备课时,不仅仅要备如何教,更重要的是要深层次地挖掘通过本节课要教给(最起码是渗透)学生一种什么样的数学思想,一种什么样的思考问题的方法或方式,着重要培养学生一种什么样的数学素养。这是在备每一节课时都要认真考虑,深刻挖掘,并在上课时深刻体现的。在教“一图四式”一节时,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引导学生自己探索出一图四式的列式方法,这一点是很值得肯定和可取的,但本节课的教学仅仅停留在这一层面上是远远不够的。本节课更深层次的内容应该是教给学生一种“转化”的数学思想,进而在小结时,把这种数学思想推向一个广阔的空间,即新问题可以转化为旧问题来解决,新知识可转化为旧知识来解决,从而引导学生把获得的这种数学思想在必要的时候转化为一种能力。
另外,对学生的猜想能力、发散思维能力、逆向思维能力的培养要抓住课堂教学中瞬息即逝的机会,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这些数学思维能力。例如,在教“9加几”一节时,先让学生小组合作探究9+7是用“给9凑10”这一规律,如果学生提出的给“7凑10”这一作法不做理会,则白白丧失了培养学生猜想能力的时机,而这种方法恰恰是数学家搞研究常用的方法。同样,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逆向思维能力的培养也需要教师善于捕捉这些瞬息即逝的“点”并充分利用,在此不再举例说明。
②课堂小结应具有其应有的开放性。不应该仅仅停留在“这节课学到了哪些知识?”让学生展开讨论,小组汇报交流,这一点固然可取,但如果引导不好,学生自己的小结往往是浅层面的,仅仅停留知识性内容的总结上,一节课要体现的数学思想、学习方法、思考规律等往往总结不出来,这时教师的“点睛之笔”要发挥作用,从而引导学生在以后的生活中遇到新知识要想法转化为旧知识来解决。一节课不仅要总结出规律,更重要的是要教育学生善于从表面现象中发现规律,教给他一种善于质疑,善于总结的思考习惯。只有这样,小结才能发挥其开放的作用,数学才能成为开放的数学,学生才能学到开放的数学,数学课才能真正“升值”。
(2)学生的主体地位要得到最大程度的体现。实验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要真正落实到位。例如,教师提出的问题过于简单,不具有启发性,学生不需动脑就可以答出,从而学生变成了配合教师上课的工具,课堂上最常听到的回答是“是”、“对”、“正确”、“欢迎”、“可以”、“会”等“短话”,全班学生一种声音,而缺少富有个性的有独特见解的“长话”。学生成了配角,老师成了主角。即使老师提出了比较有“份量”的问题,大多数老师为了使自己的课上得“顺利”,也没有留给学生充分思考的时空,剥夺了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和权利,而变着花样代替了学生回答,仍然没有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另外,有些学生已经会的知识或通过学生自己努力完全可以学会的知识,有些老师还烦烦地讲来讲去,把原本很简单的问题“讲”得很复杂,把原本学生自己可以“悟”出来的东西,被老师讲得支离破碎,学生反而不会,学生的主体地位何以体现?
(3)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成为本次课堂教学的一个突出亮点。但要注意教材提出的问题设计要到位,设计一些具有启发性,需要探究才能解决的问题。如果教师为了追求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而设计一些无关紧要的问题,让学生在组内讨论、研究的话,那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便起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那什么时候用小组合作的方式比较合适呢?有以下几种情况。
①在操作实验性强的题目教学中,最适合小组合作。这类题目共同的特点是可操作性强,知识就潜藏在操作的过程中,但操作过程往往不是一个人就能完成的,这就需要小组合作。
②对于开放性题目,如果对学生划定了条条框框,就会禁锢住了学生的思维,起不到开发学生思维的作用。相反,如果采用小组合作,就会各尽所能,取长补短,不仅活跃了学生的思维,还给了学生充分交流的时间和空间。
③对于有争议的题目,可以实行小组合作,让学生从讨论中找答案比教师直接传授要容易接受的多。
4.你认为在课程改革中教研部门应重点做些什么工作?
(1)组织指导教师学习课程改革的理论,使广大教师认识到课程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做好教师的指导培养,培训好教师,使教师理解新思想,树立新理念,实践新方法。
(2)做好优秀教研成果的总结推广工作,课程改革刚刚起步,会出现许多新问题,要研究解决这些问题的同时,就必定会总结出许多好的经验,好的作法,及时地推广总结,必能进一步推进课程改革的进程。
(3)提出改善教育评价机制的主导意见。改变以往学校单纯以考试成绩为主的评价机制,完善教育科研的评价机制。


周军

帖子数 : 210
注册日期 : 11-02-24

返回页首 向下

一、二年级数学教师使用新教材的经验、方法及困惑 Empty 回复: 一、二年级数学教师使用新教材的经验、方法及困惑

帖子  宋艳静 周六 四月 09, 2011 9:17 pm

教过冀教版的低年级,又迎来了新人教版的低年级,相比较而言个人觉得人教版的低年级教材有以下几方面的优点:
一、教材形式的设计很美, 贴近学生的生活,能有效激起学生兴趣
人教版《新教材》,设计得非常精美,书中充满了童趣,教材注意为学生提供富有儿童情趣且具有挑战性的数学探索活动,设计的情境、插图的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图画的风格和色彩注意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如:二年级下册的2-3页,解决问题的图;13页的平均分桔子……都反映的是儿童生活中的问题,贴近孩子的生活,理解起来也很容易。15页的坐船、59页例4……给学生以探索的空间,激起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好胜心,从而让学生更努力地去学习数学。
而且在信息量上比较大,让学生学会从中挑选有用的来做题,从而加强分析能力。
二、教材内容编排更灵活
1、应用题
出现形式灵活:以前的应用题是死板的文字性叙述,可低年级儿童识字量小,理解能力差,现在改为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出现,增强了题目的吸引力,也让学生更容易理解。
编排灵活:现在的教材几乎每一章内都有解决问题的应用题形式,而不再作为一个单独的单元出现,这样可以分散难点,逐个击破。
题型灵活:以前的应用题是你问我答,而现在不仅要会答,还要自己能根据条件提出问题,当然这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并不轻松,尤其是两步计算的应用题,学生做起来有些难度。
2、计算教学更灵活
新教材鼓励学生运用多种算法进行计算,让学生更能体会到成功的乐趣,不再死板要求唯一答案。
3、练习设计更灵活
在练习上明显要比冀教版教材量大,而且题型多样,给学生更广阔的思考空间,让学生的智能得到最大发挥。
三、注重发展学生的各种能力
首先是动手能力,如“剪一剪”让学生自己动手真正去剪,不但提高了动手能力,而且还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成果,课下我将学生剪的作品贴在了展示台上,学生在动手后真正体会到了成功、
动脑分析能力:前面也说过,题中信息量较大,学生只有认真分析才能找到正确的解题方法,不然看到个数字就往上写,很容易出错。
计算能力:数学最重要的当然还是计算了,在本册书中出现了四种运算的两两混合运算,这对于学生来说,不简单,还出现了竖式和脱式计算,这就需要学生更加认真地去观察计算,才能正确完成。
通过一年半的使用,个人觉得人教版新教材渗透了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教学思想;强调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知识不仅有外在的要求而且更有内在的需求,促进了知识学习与人格发展的和谐统一。我体会到,课程不只是“文本课程”,而更是“体验课程”,因为学生的学习是一种自主建构的活动,在亲身经历活动过程后对知识有着自己的体悟,课程不再是特定知识的载体,而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索新知的过程。
更主要的是,发现我可爱的孩子们在数学各方面的能力,逐渐进步,脸上写满了的幸福与喜悦。
四、使用中的困惑
个人认为两步应用题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还是偏难,以前这可都是三年级才学的东西,所以学生掌握起来比较困难,还有就是关于提问题,有些学生总是弄不清题意,提出的问题总是对不上号。请各位有经验的教师予以指点。

宋艳静

帖子数 : 29
注册日期 : 11-03-01

返回页首 向下

一、二年级数学教师使用新教材的经验、方法及困惑 Empty 回复: 一、二年级数学教师使用新教材的经验、方法及困惑

帖子  大道杜曼丽 周日 四月 10, 2011 7:34 pm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小学数学实验教材,在贯彻落实《纲要》和《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课程标准》)的精神的同时,保留传统教材的优势,创造性地进行了教学资源的优化,对教学改革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这套教材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经验,反映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努力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生动活泼、主动求知的材料与环境。使用这样的教材,能使学生在获得数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发展数学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建立学习和应用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大道杜曼丽

帖子数 : 73
注册日期 : 11-03-02

返回页首 向下

一、二年级数学教师使用新教材的经验、方法及困惑 Empty 回复: 一、二年级数学教师使用新教材的经验、方法及困惑

帖子  大道杜曼丽 周日 四月 10, 2011 7:35 pm

一、关注学生的经验、体验和感悟,遵照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和知识设计活动内容和学习材料。
关注数学与现实世界的联系,让学生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学习、理解、和发展数学、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是新教材的突出特点之一。例如一年级上册“分类”一节的设计,教材从学生熟悉的商店货物的摆放形式引入,让学生运用自己的经验理解、体会分类的含义和作用;通过学生亲自动手分一分以及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体会、理解对同样的物品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有不同分法的分类思想;再如小猪帮小兔盖房子、野生动物园、学校运动会、我们的校园等内容的编排,都是一些富有儿童情趣且具有挑战性的数学活动,设计的情景、插图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图画的风格和色彩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容易激发儿童主动探究的欲望。例如学生在观察分析小猪帮小兔盖房子情境图体验一一对应时,除了发现了小猪的个数与苹果个数一样多、凳子的个数和小兔的个数一样多等知识以外,还发现了小猪的鼻孔和空心砖的两个空一样多、小兔的两个耳朵和小猪的两个耳朵一样多等只有从儿童的角度观察才能发现的对应信息。再如“野生动物园”,情境图不仅为学生数数提供了充分的素材,使学生在欣赏、观察自己喜欢的各种动物的过程中经历了数的抽象过程,而且多数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联想到了要爱护大自然、保护动物、参观动物园要注意安全等数学以外的环保、安全等方面的知识。“学校运动会”则直接选取了学生亲身经历过的运动会场面图,使学生经历了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生活、从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全过程……新教材的这一编排不仅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具有了丰富的现实背景,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了生动活泼、主动求知的材料与环境,更重要的是,为学生发现数学问题,探索数学问题提供了丰富生动有趣的资源,学生学习的过程不再是教师简单的知识传授,而是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学生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信息,而是实现了以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主动的建构知识、获得数学思想方法的过程。

大道杜曼丽

帖子数 : 73
注册日期 : 11-03-02

返回页首 向下

一、二年级数学教师使用新教材的经验、方法及困惑 Empty 回复: 一、二年级数学教师使用新教材的经验、方法及困惑

帖子  大道杜曼丽 周日 四月 10, 2011 7:35 pm

二、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内容的展开具有探索性和开放性,学习和教学方法是开放而多样的。
注重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体现数学的思考方法,建立探索性的学习方式,注意留给学生探索和思考的空间,提倡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是新教材的又一亮点。例如新教材加强的数概念的教学,为了加强学生对数概念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数感,每一部分内容教材都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建立数感的学习材料,如学生熟悉的“美丽的校园”、充满兴趣的“野生动物园”、每天都要经历的“过马路”等,首先为学生的探索提供了开放的空间,学生不仅可以数、估测每一幅画面上的数,而且还能根据熟悉的画面所提供的信息、结合自己的切身体验进行创造性的发挥:学生看到美丽的校园想到了“我们校园的墙上有10个大字”;“校园内有3个宣传橱窗”、“学校的大壁画上有我们学校的5个老师、8个同学”……;正是教材内容开放的编排激发了学生创新的兴趣,同时也为教师开放的教学方式提供了开放的空间,在教学11~20各数的认识时,有位教师借助情境图提供的信息,结合本校少先队和交通队联合搞的“赖宁交通岗”活动创设了“小交警指挥交通”的情境,把课本情境图和本校“小交警”指挥交通的录像结合起来作为例题情境图,让学生亲历、感知身边的、生活中的数。练习设计也颇具实践性和创造性,通过数出教室里部分物体的数量(数量在20以内的)、数出听课的20位教师,让学生体验了数学的应用价值,使课堂掀起一次又一次的高潮,真正实现了生生之间、师生之间、台上、台下全方位的互动,学生动了起来,课堂活了起来。又如,一年级下册“上、下”的主题图是长江大桥的立体直观图,动态地展示了物体的上下位置关系。这里要求学生通过观察,体会物体的位置关系。一年级上册“20以内的进位加法”提供了“学校运动会”的情境图,图中展示了学生们探索9加几的算法、提出不同的算法的场面。这里要求学生通过自主探索、思考,在与同伴的讨论交流中获得计算方法,学习解决问题。

大道杜曼丽

帖子数 : 73
注册日期 : 11-03-02

返回页首 向下

一、二年级数学教师使用新教材的经验、方法及困惑 Empty 回复: 一、二年级数学教师使用新教材的经验、方法及困惑

帖子  大道杜曼丽 周日 四月 10, 2011 7:36 pm

三、关注学生情感,通过教学资源的优化整合,使数学知识不再枯燥,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长久以来,数学也一直作为升学考试的主要科目,起着一个“筛子”的作用。但是数学也一直是不少中小学生害怕的学科。造成这样结果的原因较多,但教材内容的繁、难、呆板、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缺乏学习兴趣,是学生不喜欢数学的主要原因之一。人教版新教材着力使数学回归生活,贴近学生的生活,创设宽松愉快的学习气氛;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多样的方法,适应不同的学生需要,使知识的学习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所以学生学习数学时不再感到抽象、枯燥,难懂。例如,根据一年级上册的“生活中的数”,教师进行开放式教学,让学生在课前了解教室里、学校里、家里、社会上与数有关的事。上课时学生们汇报收集的素材:人数、房号、楼层数、家电数、电话号码、体育项目纪录等等。学生们互相启发、互相促进,越讲越多。这些只学习了10以内数的孩子们,由于积极地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有了好奇心和求知欲。一个二年级的学生说:“老师,我发现我们接触的事情好象都与数学有关系,数学真有用呀!”一位学生对家长说“哥哥、姐姐都说数学难学,我怎么觉得不难,反而很好玩呀?”国际数学大师陈省身去年给中国中小学生的题词“数学好玩”耐人寻味、意义深远。
不仅如此,学生对人和事物的情感也在潜移默化,新教材提供了许多小组合作学习的机会,学生们逐步学会与人沟通,尊重他人,与人合作,互相帮助。这些家里的“小皇帝”逐步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了。前苏联心理学家列昂节夫说:“交往是发展的源泉。”所以,可以说新教材的优化,促进了学生的发展。在这种蕴含着情感体验的学习中,学生不仅积极探索题目里包含的数量关系,而且也关心题目里反映的题材内容。例如,在探索解决一个减法问题时,还未列式就有一个学生说:“两只兔子收了16个萝卜,可大兔分给小兔9个,自己只留7个,不公平合理!”另一个学生说:“这说明大兔大公无私,我们应该向它学习。”一个女孩子说:“缸里的金鱼真可爱,可是缸边有两只猫跳来跳去的,我担心他们要吃金鱼,请编书的叔叔、阿姨不要把猫放在那里好不好?”这些例子一方面说明学生学习态度积极主动,观察事物细致入微;另一方面也说明,教材中的思想教育不是空洞的说教,而是寓教于数学学习之中。

大道杜曼丽

帖子数 : 73
注册日期 : 11-03-02

返回页首 向下

一、二年级数学教师使用新教材的经验、方法及困惑 Empty 回复: 一、二年级数学教师使用新教材的经验、方法及困惑

帖子  大道杜曼丽 周日 四月 10, 2011 7:36 pm

人教版新教材优化了教学资源,提供了数学教学的丰富的知识、生活的素材和先进的方法。进而改变了课堂教学的方法和教学评价的观念与方法。这样的教学使学生的数学更愉悦、更有利于智力的发展和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新教材带领我们走进了新课程,给我们的课堂带来了生机和活力

大道杜曼丽

帖子数 : 73
注册日期 : 11-03-02

返回页首 向下

一、二年级数学教师使用新教材的经验、方法及困惑 Empty 一年级数学下册使用方法及困惑

帖子  陈素萍 周一 四月 11, 2011 3:29 pm

我们使用人教版教材还不到两年,对于每一位教师来说它是既新鲜又陌生,所以说还谈不到什么经验,而更多的是如何使用好这套教材,当然使用中会出现很多的困惑。下面我就一年级数学下册的使用方面谈谈自己的拙见,希望得到更多的批评指教。
一、认真专研教材,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备好课。
要教一节课很容易,要教好一节课却很难。所以在上每一节前都要做好全面、充分的准备。首先要专研教材,明确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这样在上课前才能做到心中有数。其次多搜集教学资源,汇百家之长。打开百度搜索一下我们就会发现人教版比起冀教版来网上提供的可利用的东西太多了。在讲每节课之前我们不妨上网查一查,也可以在教师交流时切磋一下。教学不仅是我们的工作也是我们的生活。
二、以学生的经验作为教学的基础。
还记得在讲认识人民币这一单元时,觉得学生几乎每天都花钱买东西,讲起来应该很容易,实际却事与愿违。课下我找来几个学生一问才知道:学生虽然经常花钱,但花的都是一元或五角的。看来是我对学生的经验了解不够。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多和学生沟通,了解学生的已有经验,以便更好的教学。

陈素萍

帖子数 : 11
注册日期 : 11-02-25

返回页首 向下

一、二年级数学教师使用新教材的经验、方法及困惑 Empty 回复: 一、二年级数学教师使用新教材的经验、方法及困惑

帖子  施红艳 周二 四月 12, 2011 11:40 am

伴随着课改的深入,新课程走进了学校,我们也开始接触并逐渐了解新教材,新教材图文并茂,形象直观,生动有趣,贴近学生生活,充满时代气息,体现新的教材观,具有创新、实用、开放的特点,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作为新课程下的教师,我们要有新的教材观,不能盲从教材,要从“教教材”走向“用教材”,“超越教材。”

施红艳

帖子数 : 39
注册日期 : 11-02-23

返回页首 向下

一、二年级数学教师使用新教材的经验、方法及困惑 Empty 回复: 一、二年级数学教师使用新教材的经验、方法及困惑

帖子  施红艳 周二 四月 12, 2011 11:42 am

一个二年级的学生说:“老师,我发现我们接触的事情好象都与数学有关系,数学真有用呀!”一位学生对家长说“哥哥、姐姐都说数学难学,我怎么觉得不难,反而很好玩呀?”国际数学大师陈省身去年给中国中小学生的题词“数学好玩”耐人寻味、意义深远。
不仅如此,学生对人和事物的情感也在潜移默化,新教材提供了许多小组合作学习的机会,学生们逐步学会与人沟通,尊重他人,与人合作,互相帮助。

施红艳

帖子数 : 39
注册日期 : 11-02-23

返回页首 向下

一、二年级数学教师使用新教材的经验、方法及困惑 Empty 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帖子  王红侠 周二 四月 12, 2011 1:41 pm

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王红侠

帖子数 : 14
注册日期 : 11-02-23

返回页首 向下

一、二年级数学教师使用新教材的经验、方法及困惑 Empty 一、二年级新教材使用的收获

帖子  王红侠 周二 四月 12, 2011 1:45 pm

一年级新教材内容丰富,结构宽阔,以学生有所体验的和容易理解的现实问题为素材,并注意与学生已经了解或学习过的数学知识相联系,让学生在熟悉的事物和具体情境中理解数学知识的含义,主动建构自己的数学知识结构。

王红侠

帖子数 : 14
注册日期 : 11-02-23

返回页首 向下

一、二年级数学教师使用新教材的经验、方法及困惑 Empty 回复:一二年级新教材使用的收获与困惑

帖子  王红侠 周二 四月 12, 2011 1:48 pm

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

王红侠

帖子数 : 14
注册日期 : 11-02-23

返回页首 向下

一、二年级数学教师使用新教材的经验、方法及困惑 Empty 回复: 一、二年级数学教师使用新教材的经验、方法及困惑

帖子  陈素萍 周二 四月 12, 2011 3:16 pm

三、根据教学内容选择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
一年级学生年龄小、好动、理解能力差、注意力不集中,我们在教学时要根据教材内容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如:讲故事、表演、比赛、画一画等。这样学生对学习内容感兴趣,学生爱学,自然学起来效果会更好。如讲前后左右时,请学生介绍自己周围的人;讲人民币时,请同学当售货员,大家来买东西;讲图形的拼组时,让学生自己动手拼一拼。
困惑:
一、书中教学内容相对比较简单,但是做练习册时很多习题都有一定的难度,我们应该如何把握教学的尺度。
二、在订书时能否订一些教具学具,如人民币图以便更好的辅助老师的教学。

陈素萍

帖子数 : 11
注册日期 : 11-02-25

返回页首 向下

一、二年级数学教师使用新教材的经验、方法及困惑 Empty 一年级数学新教材的收获与困惑

帖子  王红侠 周三 四月 13, 2011 3:29 pm

经过一年的实践与体验,我觉得教材在内容的选择上很好的体现了“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理念,图文并茂、形象直观、生动有趣,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充满了时代气息,与传统课程中学科体系强调的系统与规范,强调严密的逻辑顺序和严谨的知识结构相比有了很大的变化。但是在教学中,也有一些地方让我感到困惑!一年级下册中《元角分》的学习,学生没见过分币,学习很费劲,是否还有必要学?

王红侠

帖子数 : 14
注册日期 : 11-02-23

返回页首 向下

一、二年级数学教师使用新教材的经验、方法及困惑 Empty 一年级数学新教材的收获与困惑

帖子  王红侠 周三 四月 13, 2011 3:31 pm

《第几》是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一个内容。教材通过一幅贴近儿童生活的购票图,让学生在数购票人次序的过程中感知自然数的另外一个含义——序数的意义。教这一内容,学生一定要明白一些方位名称,如“前、后、左、右”,可是“前、后、左、右”的学习却编排在一年级的下册第一单元,这样的编排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学习规律?

王红侠

帖子数 : 14
注册日期 : 11-02-23

返回页首 向下

一、二年级数学教师使用新教材的经验、方法及困惑 Empty 对一年级数学新教材的感悟 高庄小学王伟杰 杨瑞芬

帖子  毛新红 周四 四月 14, 2011 5:49 pm

对一年级数学新教材的感悟
杜庄镇高庄小学 王伟杰 杨瑞芬
打开人教版小学一年级的新教材,扑面而来的是一股清新气息,课程的设置令人耳目一新。让教师们普遍感到,新教材无论从内容的选择还是呈现方式上,都在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图文并茂、形象直观、生动有趣,贴近学生生活,充满时代气息。只有认真研读教材、感悟教材、领会教材,才能把握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在近一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们以钻研教材为切入点,充分挖掘教材资源,也从中得到了不少感悟。
1、丰富的教学资源源于学生的现实生活
翻开人教版新教材,可以看到很多题材都来源于学生熟悉的生活。如一年级上册中"比长短、高矮",教材中出现的是几个小朋友在桌上比自己的铅笔长短,教师按小朋友的高矮来排队,"9加几"是以学校运动会的画面切入;一年级下册中,"位置"的教学选取的就是教室的场景,书中大量的习题也是学生在校内和校外生活中亲身经历的。这样的题材选择体现了新课程提出的"有意义的数学应该是现实的"这一理念,同时也启示我们: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应该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上,我们的教学必须基于学生的生活经验进行。
一年级小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对呈现材料的兴趣,选取他们身边熟悉的例子现身说法,不仅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能使知识得到较持久的保持,以便深入理解,为进一步建构知识奠定较好的基础。。
2、让学生在经历探索数学知识的过程中来解决问题
解决问题是数学活动的核心,围绕问题的解决过程,让学生经历观察、猜想、验证、推理、交流等丰富的数学活动,是人教版小学数学新教材的又一特点。
教材提供鲜活生动的场景后,非常注意引导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力求体现"问题情境──建立数学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模式。我们在教学中也应该为学生创造探索数学知识的机会和条件,关注学生每一个新知识的获取,在解决问题的数学活动中,让学生经历探索数学知识的过程。让学生经历这一过程,不仅可以体会一个数学问题是怎样提出来的、一个数学结论是怎样得出来的,而且通过在这个充满探索和自主体验的过程中,使学生逐步学会数学的思想方法和如何用数学去解决问题,并且获得成功的体验。
3、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能充分的展现自我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人教版新教材在编排时十分注意给学生提供积极思考、充分的参与数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在认真听讲、课堂练习的同时,有更多的机会去亲自探索、操作实践,与同学交流和分享探索的结果。很多例题、"做一做"的插图,都展现了小组活动、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和民主的学习气氛。 如"统计"这一单元,教材中的例题以统计学校花坛里每种颜色的花的数量切入,统计学生喜爱什么颜色,让学生自己想办法进行统计。在这个过程中,有分工合作(如数据的收集),有自主探索(如选择何种方式记录),有动手实践,有讨论交流,学生不断亲历、感受这些对于他们来说至关重要的学习方式。相对于获得知识来讲,这种学习方式的改善显得更为重要。教材内容的增减或许只是一个表面现象,让我们通过每一节课的教学,使孩子们"在探索的过程中形成自己对数学的理解,在与他人交流的过程中逐步完善自己的想法",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才是最根本的。
4、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在人教版教材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编者精心设计的问题。如"图中还可以比什么?""还可以怎样分?""看到每一组,还能想到什么?""你喜欢用哪种方法?"从这些问题的设置,我们不难发现它们都是开放性的,既无标准答案,又无固定模式,由此不难体会编者对学生求异思维、发散思维的引导,对学生自主意识、创新意识的鼓励,同时也启示我们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学生能否从数学的角度观察生活和周围事物,从而发现和提炼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是其数学意识强弱的重要标志。学生的问题意识越浓厚,意味着对数学现象、成因、规律、关系的探索越深刻、越充分、越独特,也就越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教学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教材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我们要指导学生从这些资源中选择一定的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如在"十几减九"的练习中,教材给出了一个"小猴摘桃图",树上、树下各有一些猴子,也各有一些桃子,有的在吃、有的在摘。教师没有简单地让学生按提示的条件列式,而是抓住每一个练习的机会,指导他们观察图,然后"请四人小组讨论讨论,看看你们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结果真是出人意料:
一幅图中,学生提出了六七个数学问题,列出了六七个算式。如果没有教材的开放性设计,如果教师没有认真领会教材的编排意图,哪里会有孩子们如此之多的思维火花迸发?每一个孩子都是一粒种子,给他阳光、雨露,就会发芽。
五、尊重学生的个性、体现多种算法。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所使用的方法必然是多样的,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倡计算方法的多样化。"这一理念在人教版新教材的计算教学编排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从一年级上册加减法含义的教学开始就引进了算法多样化的思想,如4+1=5,教材上呈现了三种思路:点数法,1、2、3、4、5;接数法,4、5;组成法,4和1组成5。在10以内加减法和20以内加减法、100以内加减法中,"你喜欢用哪种方法?""你还可以怎样算?"等问话更是俯拾皆是。允许学生联系生活经验探索不同的算法,相互交流、比较、创造新的算法,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其实质都是希望每个学生能独立思考,拿出体现自己个性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对学生个性的尊重。
因此教师要解放思想,开放学生的思维,只要是学生自己开动脑筋想出来的方法,对于学生来说就是好方法。教师不要急于评价,要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各种算法的特点,选择适合于自己的方法。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去解决问题,这样就会给他们带来成就感,渐渐地对数学产生兴趣,主动地去学习更多的数学知识。
总之,同一个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师会有不同的理解。新课程理念下,更提倡教师有自己的教学风格,但对教材的研读和感悟是第一步。只有品出了其中的内涵,悟出了其中的精髓,把握住了新课堂的脉搏,面对可爱的、活生生的学生才能有效地实现教学这一"再创造"的过程。所谓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让学生得到充分的健康的发展,才是我们新课程理念的根本。


毛新红

帖子数 : 183
注册日期 : 11-02-24

返回页首 向下

一、二年级数学教师使用新教材的经验、方法及困惑 Empty 对新教材的感悟 高庄张晓丹

帖子  毛新红 周四 四月 14, 2011 5:50 pm

对新教材的感悟
杜庄镇高庄小学 张晓丹

面对新教材,我们教师应该怎样去做?
一、对教材要创造性地使用。
我想我们教师在刚开始接触新课程时一定听得最多的是“新课程理念要求我们教师‘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虽然是一字之差,我想老师们是可以体会出来的。“教教材”说简单一点是教材呈现给我们什么我们就教什么,没有的知识点我们不能超越去教,否则就是不尊重教材了。而“用教材”则可以充分体现我们教师的主体性,根据实际情况去合理地开发、运用。作为一线教师要在理解新课标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各种帮助,联系实际,有意识、有目的地开发与利用各种资源,灵活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整体设计课堂教学。
1、把握编者意图,读懂教材。
有限的教学素材凝聚着教材编写者的心血,蕴藏着丰富的内涵,体现着科学的哲理,给我们教师留出了更多的空间与余地,给我们教师提供了宽松、开发的研究舞台。因此,把握编写者的意图,读懂教材——品出其中的内涵,悟出其中的精髓,才能真正把握住课堂的脉搏,才能有效地实现教学这一“再创造”的过程。
2、挖掘例题深意,拓展目标。
例题的设计是有着丰富理论和实践的专家编写出来的,经过从理论到实践的多重思考与检验的,肯定要比我们临时改编出来的强,我们处理教材不能只简单的认为只要把握其中的目标、重点、难点就行了,我们必须还有本着促进学生发展的“教材观”。知识目标不是教学的唯一目标,知识目标只是基础目标,学生的现有基础是教学的起点,学生的问题、思考、见解等是教学的生长点,学生的数学思维、学习能力、情感态度的培养是我们的追求。所以我们在教学中不能只满足于学生会解决这个问题了、会计算这种题了等具体的知识上,还要帮学生去梳理、归纳知识点,使学生的思维从具体的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思维,使学生的知识由单个的具体知识逐步形成系统的知识网络。
3、把握教材体系,瞻前顾后。
数学知识间逻辑关系密切,前后知识点交替螺旋上升,因此在处理教材过程中我们必须做到“瞻前”“顾后”的处理教材。所谓“瞻前”,是指处理某一部分教材时,除了要着眼于该部分教材,放眼于后面的教材外,还要回过头去看看前面的教材,理解已教过的内容,达到解释前疑、深化知识的目的。所谓“顾后”,就是在处理某一部分教材时,不仅要着眼于该部分内容,而且要放眼于教材后面乃至初中教材的内容,以便为现学的内容找到迁移的落脚点、巩固的深化点,为后面内容的学习扫清障碍、埋下伏笔。
二、对课程理念要有效性地把握。
我们应该看到,应用题教学在培养学生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方面确有其独特的作用。我们不应该认为不单独设立“应用题”的章节,就去弱化应用题的教学,更不应该新教材坚决避免分类型、套模型,就是不重视应用题的数量关系的分析。新课程对原来的应用题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小学生实际上完成了两个转化,第一个转化是从纷乱的实际问题中获取有用的信息,抽象成数学问题。第二个转化是分析其间的数量关系,用数学的方法求解,并在实际中检验。以往老教材中的应用题只要学生完成第二个转化(当然这是解决实际问题时必需的重要技能),至于第一个转化就由教科书“代劳”了(出现现成的文字应用题)。而现在的新教材呢?比较注重第一个转化,经常提供生活具体情境,让学生选择,整理“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这是长处;但在完成第二个转化时,往往一带而过,显得十分单薄,好象学生在生活情境中会解题就够了,不需要去分析其中的数量关系。这样一来,在三年级开始的两步应用题中学生就表现出束手无策了。
因此,提出几点建议:
1、一年级多学图画情境题,引发学生的兴趣,促进他们身临其境地进入角色,从而理解题意。
2、二年级就应该逐步出现半文半图的、或直接用文字叙述的应用题,以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3、把两步应用题的解答作为提高学生解题能力的转折点。我觉得我们广大教师总结的经验——“一步是基础,两步是关键”,至今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连续两问改一问”、“改变条件或问题”等方法,在帮助学生为寻找“中间问题”中起到了“脚手架”的良好作用,这些好的做法都值得借鉴和继承。
4、要突出数量关系的分析。解析应用题的核心是分析数量关系。只有抓住题中的数量关系,该题便会迎刃而解。我们在教材中坚决避免分类型、套模型、以例解题的教学方法,并不是不要数量关系的分析,而是要摈弃以类型来进行机械重复的训练。
5、给学生提供一些有效的解题方法。应用题变化多样,有些题目的结构特殊,并非所有题目一开始就能抓住其数量关系的。引导学生操作或模拟,画示意图或线段图,列表或摘录条件,分析综合法,假设法,逆推法、转化法等,这些解题方法能帮助学生使隐蔽数量关系明朗化,复杂问题简单化。
三、对客观问题要合理化地解决。
关于这个问题我想我们一线教师在自己的教学中只有客观对待,能避免的就避免,不能避免的就去完善,如大量的干扰信息尽量去避免,而基本练习不够我们就去补充,使我们的学生不要因为基本训练不足而掉队,使我们的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上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毛新红

帖子数 : 183
注册日期 : 11-02-24

返回页首 向下

一、二年级数学教师使用新教材的经验、方法及困惑 Empty 课程改革的一缕曙光 高庄贺玉爱

帖子  毛新红 周四 四月 14, 2011 5:51 pm

课程改革的一缕曙光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小学数学教材使用有感
这套教材的结构符合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和儿童的年龄特点,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经验,反映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努力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生动活泼、主动求知的材料与环境。同时正确的处理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使用这样的教材,能使学生在获得数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发展数学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建立学习和应用数学的兴趣和信心。下面我谈一谈使用人教版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小学数学教材的几点体会。
一、关注学生的经验、体验和感悟,遵照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和知识设计活动内容和学习材料密切数学与现实世界的联系,注意以学生的已有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活动情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经历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用数学的乐趣,让学生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学习、理解、和发展数学、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是新教材的突出特点之一。例如一年级上册“分类”一节的设计,教材从学生熟悉的商店货物的摆放形式引入,让学生运用自己的经验理解、体会分类的含义和作用;通过学生亲自动手分一分以及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体会、理解对同样的物品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有不同分法的分类思想;二年级下册,把学生引导公园中,或者是观看马戏表演等情境中。使学生经历了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生活、从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全过程……新教材的这一编排不仅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具有了丰富的现实背景,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了生动活泼、主动求知的材料与环境,更重要的是,为学生发现数学问题,探索数学问题提供了丰富生动有趣的资源,学生学习的过程不再是教师简单的知识传授,而是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学生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信息,而是实现了以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主动的建构知识、获得数学思想方法的过程。
二、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内容的展开具有探索性和开放性,学习和教学方法是开放而多样的。注重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体现数学的思考方法,建立探索性的学习方式,注意留给学生探索和思考的空间,提倡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是新教材的又一亮点。例如新教材加强的数概念的教学,为了加强学生对数概念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数感,每一部分内容教材都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建立数感的学习材料,如学生熟悉的“美丽的校园”、充满兴趣的“野生动物园”、每天都要经历的“过马路”(一年级教材),具有真实感的万人体育场(二年级教材)等,首先为学生的探索提供了开放的空间,学生不仅可以数、估测每一幅画面上的数,而且还能根据熟悉的画面所提供的信息、结合自己的切身体验进行创造性的发挥:学生看到美丽的校园想到了“我们校园的墙上有10个大字”;“校园内有3个宣传橱窗”、“学校的大壁画上有我们学校的5个老师、8个同学”……;看到万人体育场的图片,马上联想到“我们学校的阶梯教室能容纳多少人?”“我们市的影剧院、体育馆能容纳多少人?”,并且课后会亲自到阶梯教室去数一数、找到影剧院的管理人员作调查。正是教材内容开放的编排激发了学生创新的兴趣,同时也为教师开放的教学方式提供了开放的空间
再如计算教学的算法多样化。提倡算法多样化是数学课程标准关于计算教学的基本理念之一,《标准》认为,“由于学生生活背景不同和思考角度不同,所使用的方法必然是多样的,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倡算法的多样化。”新教材从学生接触计算开始,就让学生体验算法多样化,例题中呈现多种计算方法,允许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计算,启发学生的求异思维,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提出自己的想法,如:二年级上册56页利用乘法口诀解决问题的例5,情境图是地里种了4棵玉米,每棵玉米上结了3个玉米,小熊掰走了一个,小天使提出问题“还剩几个?”三只青蛙分别想出了三种算法(1)3+3+3+3+3+2=11 (2)3×3+2=11 (3)4×3-1=11 这样的编排打破了以往呆板、机械、每个问题都有现成结论的思维模式,注重了算法多样化,保护学生自主发现的积极性。同时启发教师不要急于对学生的多种计算方法过早的选优。教师正是借助教材这一知识的载体和依据,对类似这样的内容作了恰当的处理。教材算法多样化的突出,使我们又一次体验了新教材实验带来的课堂变化,不仅使学生体验了向他人学习,不断修正自己观点、不断完善自我、实现把数学知识自己发现或再创造的重要意义,也使教师又一次领悟了要尊重每个孩子思维的个性、支持、鼓励他们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从而达到培养孩子创新意识的重要意义。
三、教学内容以“情境串”的形式出现,使例题更具开放性,使学生更能体验到探索的乐趣。新教材的又一特色是教材内容以学生感兴趣的活动或故事为题材,把一个单元的知识以“问题串”的形式连接起来,使数学问题情境具有连续性或故事情节,给学生提供了从数学角度选择信息、组织信息、解决问题的机会。例如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解决问题”,把需要教学的多个数学问题全部放在了“游乐园”情境图中,“看木偶戏”是用加减法解决问题;“面包房”是会用小括号解决问题;“跷跷板乐园”是用乘法和加法解决问题。这样的编排,改变了传统的学习方式,突出了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各种数学问题在一连串的真实情境中依次解决,使学生在一连串现实的、有挑战性的问题中学到了解决问题的策略,体验到了探索的乐趣,形成了积极向上的学习体验,实现了数学教育的多重价值。



毛新红

帖子数 : 183
注册日期 : 11-02-24

返回页首 向下

一、二年级数学教师使用新教材的经验、方法及困惑 Empty 回复: 一、二年级数学教师使用新教材的经验、方法及困惑

帖子  施红艳 周四 四月 14, 2011 10:18 pm

二年级下册,把学生引导公园中,或者是观看马戏表演等情境中。使学生经历了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生活、从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全过程……新教材的这一编排不仅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具有了丰富的现实背景,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了生动活泼、主动求知的材料与环境,更重要的是,为学生发现数学问题,探索数学问题提供了丰富生动有趣的资源,学生学习的过程不再是教师简单的知识传授,而是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学生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信息,而是实现了以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主动的建构知识、获得数学思想方法的过程。

施红艳

帖子数 : 39
注册日期 : 11-02-23

返回页首 向下

一、二年级数学教师使用新教材的经验、方法及困惑 Empty 回复: 一、二年级数学教师使用新教材的经验、方法及困惑

帖子  施红艳 周四 四月 14, 2011 10:20 pm

例题的设计是有着丰富理论和实践的专家编写出来的,经过从理论到实践的多重思考与检验的,肯定要比我们临时改编出来的强,我们处理教材不能只简单的认为只要把握其中的目标、重点、难点就行了,我们必须还有本着促进学生发展的“教材观”。知识目标不是教学的唯一目标,知识目标只是基础目标.

施红艳

帖子数 : 39
注册日期 : 11-02-23

返回页首 向下

1页/共2 1, 2  下一步

返回页首


 
您在这个论坛的权限:
不能在这个论坛回复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