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要上出语文味儿——去迎秋里小学听课有感(期待和大家交流)
2 posters
语文课要上出语文味儿——去迎秋里小学听课有感(期待和大家交流)
语文课要上出语文味儿
——去迎秋里小学听课有感
杜庄镇大道小学 章文芳
2011年3月23日,我有幸去我校的联谊学校——迎秋里小学聆听了两节语文课,分别是二年级董湘淑老师的《北京亮起来了》和四年级李金凤老师的《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收获颇多,感慨颇多。——去迎秋里小学听课有感
杜庄镇大道小学 章文芳
回过头细细品味两节课,它们风格迥异,特色鲜明,但又都紧扣课标,具有共性,令人叹服。让我深切感受到作为一个语文教师,自己需要掌握和探究的还有很多很多。
纵观两节语文课,给我最大的启发是语文课的根本在文字,语文课要上出语文味儿。
两节语文课都使用了课件,但以图像来取代文字感悟的现象较少。这些课件百分之九十都是以文字形式出现的,通常都是选取课文中的重点段落或句子,用以学生品读和感悟。对句子中需要重点理解的字词会以不同颜色呈现,再以此为基点进行训练,以至发散开去。语文课不再是优秀视频观赏课,也不是风景名胜参观课。董湘淑老师执教的《北京亮起来了》一课中,董老师为了帮助学生理解“灯的海洋、光的世界”,适时的用投影打出了这两个短语所在的长长的句子,让学生抓住“海洋”“世界”去想象有多大,再辅之以课文视频插图,学生理解印象深刻,再美美的读所在的句子,情感的铺垫也就水到渠成了。另外,还时刻不忘了识字,在读书时随机又引导学生关注了本课要求会认的生字“幕”。
不仅董老师的课语文味十足,四年级李金凤老师执教的的《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也是如此。李老师能找准语言训练点,抓住文章的重点段落进行反复研读,不论是情感的渲染还是拓展想象,都紧扣课文的主旨来开展。
通过这次的观摩,让我再一次深刻地解读了课改要求,意识到了自己教育教学的不足之处。“教师是学生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课要立足文本,感悟文本,要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使得语文课堂要有浓浓的语文味儿。
2011年4月
[right]
章文芳- 帖子数 : 233
注册日期 : 11-02-23
您在这个论坛的权限: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回复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