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科学《小行为 大环境》教学设计
六年级科学《小行为 大环境》教学设计
12、小行为 大环境
俆文河
俆文河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1.说出生态系统的组成。2.描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二)能力目标1.初步具有搜集和利用课内外的图文资料及其他信息的能力。2.学生自学能力培养,观察能力、提出问题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培养。3.学会将所学知识与生活、环境、社会等实际问题相联系,并运用到生活中去。(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鼓励学生通过分析活动自己找出答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2.热爱大自然,珍爱生命,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的意识,爱护我们的家园——生物圈。3.关注与生物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初步形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1.生态系统的组成。2.认识到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3.理解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三、教学难点1、理解生产者这一概念。2、理解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是有限的。
四、教学准备
(一)学生课前准备1.课前预习2.课前学生记下自己当天所吃的食谱,写出每一种食物分别来自哪一种动物或植物。另找一张纸列出这些生物名称以及这些生物还能吃哪些生物或被哪些生物所吃。用箭头连成一个食物网,别忘了写上自己的名字。3.搜集和分析有关生态系统被破坏的实例(可从报纸上剪取或查阅资料)。
(二)教师课前准备1.搜集有关生态系统被破坏的资料及图片。2.制作简单的课件(含抢答题)。3.多媒体教学准备。
五、教学过程
(一)引入。
找出“生志系统”的概念
学生读第22页两段自己找出“生态系统的概念”,注意知识的要点。
教师小结,列举不同的生态系统。
掌握生态系统的组成;理解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是相互依存的关系:学生认真观察第23页资料,然后分析,同学互相提问,可以提教材上的问题,也可以围绕生态系统的组成提其他问题。
教师点拨、引导,然后小结。
明确食物链、食物网的概念
理解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明确自己在生物圈中的位置:引导学生观察第25页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并将它们用箭头连接起来。
提问:
1.你连接的这些食物链有多少条?它们是互不相关的吗?
2.假如蛇大量减少,哪些生物的数量可能生变化?发生什么变化?
提问:
什么叫食物链、食物网?
教师小结并强调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教师检查课前布置的第25页“进一步探究”,用实物投影仪来展示部分学生根据自己的食物种类制定的食物网。
这个过程锻炼学生联系生活的能力,作为生物圈的一员要爱护身边的生物。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能力是有限的:通过学生展示自己搜集的资料然后讨论,教师提问:什么样的生态系统容易被破坏?什么样的生态系统不容易被破坏?为什么?
学生回答:(略)
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必须爱护生物,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学生观察第26页资料,分析并回答问题。
教师举著名的有毒物质造成危害的事例,如日本的水俣事件,让学生认识到保护生态系统、保护生物圈的重要性。
总结:
本节课讲述四个内容:生态系统概念;生态系统的组成;食物链和生物网;生态系统有一定自动调节能力。希望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具有一定的环保意识,爱护生物,保护我们的家园——生物圈。
邱翠翠- 帖子数 : 66
注册日期 : 11-02-23
您在这个论坛的权限: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回复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