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阅读链接四 行走四方 教学设计
3 posters
冀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阅读链接四 行走四方 教学设计
阅读链接 行走四方
小部落小学 杜艳萍
教学目标:
1、在前面课文学习的基础上,为学生打开一扇向外面看的视窗,一触动学生去亲历自然的恩赐,去感受生活的魅力,去随着文字心驰神往那陌生的地方。
2、通过阅读,积累表达的过程培养学生健康的兴趣爱好,让他们的心灵萌动起来活跃起来,激发学生的潜质,对未来产生影响。
教学准备:课前搜集关于美丽景色的资料。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前几课的学习中,我们浏览了许多优美的风景名胜,谁来说说,你对哪一课的印象比较深刻?为什么?
(学生交流)
引出本次话题,行走四方,祖国处处景色美。
二、阅读链接第一板块:目之所及到处都是风景。
1、自读书上文字。
2、指名朗读、学生齐读。
3、谈谈读后的想法。
(学生畅所欲言)
4、天涯海角仅仅是自然美景中的一个小小的镜头,仅仅是生活中的一次短暂的停留,生活中,大自然中处处都有风景,请同学们想一想,你还知道哪些地方的景色非常优美,值得欣赏?
交流课前搜集的景观资料。把学生的目光吸引到更广阔的天地中。
5、谈谈想法收获。
(帮助学生认识到:美不只在天边,在远方,也在我们每个人的身边,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隐藏着美,要学会留心观察,时刻记录,用心体会。)
三、阅读链接第二板块:行者心语。
1、默读书上文字。
2、指名朗读,边听边感受,想象画面。
3、展示图片或资料,阅读文字,体会二者的相互补充。
4、启发谈话:前人的行踪、前人的体会为我们打开了另一扇走进美景的门,无数人就是因为一篇美文而走进大自然,被大自然吸引。你读过这些著作吗?
5、交流自己从阅读中获得的美的享受。
6、启发:在你的眼里一定也有一幅幅美丽画卷,你能通过你的笔传达给更多的人吗?鼓励学生勇敢地描写自己的游记,并装订起来,写自己的游记。
四、课下作业:
搜集图片,照片,文字等资料,办一起行走四方手抄报。
板书设计:
行走四方
目之所及:天涯海角…
行者心语:《醉翁亭记》、《徐霞客游记》…
附资料:
《醉翁亭记》
选自—《欧阳文忠公文集》
环滁(chú)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hè)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láng yá)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chán)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zhé)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fú)日出而林霏(fēi)开,云归而岩穴(xué)暝(míng),晦(huì)明变化者,山间之朝(zhāo)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yǔ)偻(lǚ)提携(xié),往来而不绝者,滁(chú)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liè),山肴(yao)野蔌(sù),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hān)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yì)者胜,觥(gōng)筹(chóu)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tuí)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yì),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写作背景
《醉翁亭记》作于宋仁宗庆历六年(公元1046年),当时欧阳修正任滁州太守。欧阳修是从庆历五年被贬官到滁州来的。被贬前曾任太常丞知谏院、右正言知制诰、河北都转运按察使等职。被贬官的原因是由于他一向支持韩琦、范仲淹、富弼等人参与推行新政的北宋革新运动,而反对保守的吕夷简、夏竦之流。韩范诸人早在庆历五年一月之前就已经被先后贬官,到这年的八月,欧阳修又被加了一个亲戚中有人犯罪,事情与之有牵连的罪名,落去朝职,贬放滁州。
欧阳修在滁州实行宽简政治,发展生产,使当地人过上了一种和平安定的生活,年丰物阜,而且又有一片令人陶醉的山水,这是使欧阳修感到无比快慰的。但是当时整个的北宋王朝却是政治昏暗,奸邪当道,一些有志改革图强的人纷纷受到打击,眼睁睁地看着国家的积弊不能消除,衰亡的景象日益增长,这又不能不使他感到沉重的忧虑和痛苦。这是他写作《醉翁亭记》时的心情,悲伤又与一份欢喜。这两方面是糅合一起、表现在他的作品里的。
作者简介
欧阳修(1007~1072年),字永叔,自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吉安永丰(今江西永丰)人[自称庐陵人],汉族,因吉州原属庐陵郡,出生于绵州(今四川绵阳)北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和诗人。与唐代韩愈,柳宗元,宋代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仁宗时,累擢知制诰、翰林学士;英宗,官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神宗朝,迁兵部尚书,以太子少师致仕。卒谥文忠。其于政治和文学方面都主张革新,既是范仲淹庆历新政的支持者,也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导者。又喜奖掖后进,苏轼父子及曾巩、王安石皆出其门下。创作实绩亦灿烂可观,诗、词、散文均为一时之冠。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诗风与散文近似,重气势而能流畅自然;其词深婉清丽,承袭南唐余风。曾与宋祁合修《新唐书》,并独撰《新五代史》。又喜收集金石文字,编为《集古录》。有《欧阳文忠公文集》。诗歌《踏莎行》。并著作著名的《醉翁亭记》。欧阳修死后葬于开封新郑(今河南新郑),新郑市辛店镇欧阳寺村现有欧阳修陵园,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另今绵阳南郊亦有其祠堂,名曰六一堂。
欧阳修一生著述繁富,成绩斐然。除文学外,经学研究《诗经》、《易经》、《春秋》,能不拘守前人之说,有独到见解;金石学为开辟之功,编辑和整理了周代至隋唐的金石器物、铭文碑刻上千,并撰写成《集古录跋尾》十卷四百多篇,简称《集古录》,是今存最早的金石学著作;史学成就尤伟,除了参加修定《新唐书》250卷外,又自撰《五代史记》(《新五代史》),总结五代的历史经验,意在引为鉴戒。 本文选自《欧阳修散文选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苏教版中,选自《文忠集》;吉林专版中,选自《欧阳修全集》
译文
环绕滁州城的都是山。它西南方向的众多山峰,树林和山谷尤其秀丽,远望那树木繁茂,又幽深又秀美的地方,那就是琅琊山。沿着山路走六七里,渐渐听到潺潺的水声,从两座山峰之间倾泻出来的,是酿泉。山势回环,路也跟着转弯,有一座亭子四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高踞于泉水之上,那就是醉翁亭。建造亭子的人是谁?是山里一个名叫智仙的和尚。给它取名的人是谁?是太守用自己的别号(醉翁)来命名的。太守同宾客来到这里饮酒,喝很少的酒就醉了,而年纪又最大,所以给自己取了个别号叫“醉翁”。醉翁的情趣不在酒上,而在秀丽的山水之间。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上。
太阳一出来树林中的雾气就消散,烟云聚拢来,山岩就显得昏暗了,阴暗明朗(交替)变化,(这就是)山间的早晨和傍晚。野花开了,飘来一股清幽的香气,树木清秀挺拔枝叶繁茂,形成浓郁绿阴,秋高气爽,霜色洁白,水位落的时候就显出了水里的石头,这是山里的四季的景色。早晨上山,傍晚返回,四季的景色不同,因而乐趣也无穷无尽。
至于背着东西的人在路上唱歌,走路的人在树下休息,前面的人呼唤,后面的人答应,老老少少来来往往不间断的,这是滁州人出游。到溪水边捕鱼,溪水深,鱼儿肥,用酿泉的水酿酒,泉水香甜而酒色清净,山中野味野菜,杂乱地在前面摆开,这是太守举行的酒宴。酒宴上畅饮的乐趣,不在于音乐,投壶的人投中了,下棋的人得胜了,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人们有时站立,有时坐着,大声喧嚷,宾客们(尽情)欢乐。脸色苍老,头发花白,醉醺醺地在宾客们中间,那就是太守喝醉了。
不久夕阳落山,人影纵横散乱,太守返回,宾客跟随。这时树林里浓荫遮蔽,鸟儿到处鸣叫,游人离开后禽鸟在快乐了。然而禽鸟只知道山林中的快乐,却不知道人的快乐,人们只知道跟随太守游玩的乐趣,却不知道太守以游人的快乐为快乐。喝醉了能够和大家一起享受快乐,酒醒了能够用文章记述的人,就是太守。太守是谁?是庐陵人欧阳修。
《徐霞客游记》
《徐霞客游记》是以日记体为主的中国地理名著。明末徐弘祖(徐霞客)经34年旅行,写有天台山、雁荡山、黄山、庐山等名山游记17篇和《浙游日记》、《江右游日记》、《楚游日记》、《粤西游日记》、《黔游日记》、《滇游日记》等著作,除佚散者外,遗有60余万字游记资料。死后由他人整理成《徐霞客游记》。世传本有10卷、12卷、20卷等数种。主要按日记述作者1613~1639年间旅行观察所得,对地理、水文、地质、植物等现象,均作详细记录,在地理学和文学上卓有成就。
《徐霞客游记》是中国最早的一部比较详细记录所经地理环境的游记,也是世界上最早记述岩溶地貌并详细考证其成因的书籍。徐霞客一生除了家中发生重大事件外,几乎没有停止旅游,并详细记录途中所见,是地理学家和考古学家不可多得的研究材料。《徐霞客游记》自明崇祯十五年(1642年)初版到1985年朱惠荣校注本。已出版38次,相关的研究论文有139篇。
小部落小学 杜艳萍
教学目标:
1、在前面课文学习的基础上,为学生打开一扇向外面看的视窗,一触动学生去亲历自然的恩赐,去感受生活的魅力,去随着文字心驰神往那陌生的地方。
2、通过阅读,积累表达的过程培养学生健康的兴趣爱好,让他们的心灵萌动起来活跃起来,激发学生的潜质,对未来产生影响。
教学准备:课前搜集关于美丽景色的资料。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前几课的学习中,我们浏览了许多优美的风景名胜,谁来说说,你对哪一课的印象比较深刻?为什么?
(学生交流)
引出本次话题,行走四方,祖国处处景色美。
二、阅读链接第一板块:目之所及到处都是风景。
1、自读书上文字。
2、指名朗读、学生齐读。
3、谈谈读后的想法。
(学生畅所欲言)
4、天涯海角仅仅是自然美景中的一个小小的镜头,仅仅是生活中的一次短暂的停留,生活中,大自然中处处都有风景,请同学们想一想,你还知道哪些地方的景色非常优美,值得欣赏?
交流课前搜集的景观资料。把学生的目光吸引到更广阔的天地中。
5、谈谈想法收获。
(帮助学生认识到:美不只在天边,在远方,也在我们每个人的身边,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隐藏着美,要学会留心观察,时刻记录,用心体会。)
三、阅读链接第二板块:行者心语。
1、默读书上文字。
2、指名朗读,边听边感受,想象画面。
3、展示图片或资料,阅读文字,体会二者的相互补充。
4、启发谈话:前人的行踪、前人的体会为我们打开了另一扇走进美景的门,无数人就是因为一篇美文而走进大自然,被大自然吸引。你读过这些著作吗?
5、交流自己从阅读中获得的美的享受。
6、启发:在你的眼里一定也有一幅幅美丽画卷,你能通过你的笔传达给更多的人吗?鼓励学生勇敢地描写自己的游记,并装订起来,写自己的游记。
四、课下作业:
搜集图片,照片,文字等资料,办一起行走四方手抄报。
板书设计:
行走四方
目之所及:天涯海角…
行者心语:《醉翁亭记》、《徐霞客游记》…
附资料:
《醉翁亭记》
选自—《欧阳文忠公文集》
环滁(chú)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hè)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láng yá)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chán)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zhé)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fú)日出而林霏(fēi)开,云归而岩穴(xué)暝(míng),晦(huì)明变化者,山间之朝(zhāo)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yǔ)偻(lǚ)提携(xié),往来而不绝者,滁(chú)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liè),山肴(yao)野蔌(sù),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hān)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yì)者胜,觥(gōng)筹(chóu)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tuí)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yì),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写作背景
《醉翁亭记》作于宋仁宗庆历六年(公元1046年),当时欧阳修正任滁州太守。欧阳修是从庆历五年被贬官到滁州来的。被贬前曾任太常丞知谏院、右正言知制诰、河北都转运按察使等职。被贬官的原因是由于他一向支持韩琦、范仲淹、富弼等人参与推行新政的北宋革新运动,而反对保守的吕夷简、夏竦之流。韩范诸人早在庆历五年一月之前就已经被先后贬官,到这年的八月,欧阳修又被加了一个亲戚中有人犯罪,事情与之有牵连的罪名,落去朝职,贬放滁州。
欧阳修在滁州实行宽简政治,发展生产,使当地人过上了一种和平安定的生活,年丰物阜,而且又有一片令人陶醉的山水,这是使欧阳修感到无比快慰的。但是当时整个的北宋王朝却是政治昏暗,奸邪当道,一些有志改革图强的人纷纷受到打击,眼睁睁地看着国家的积弊不能消除,衰亡的景象日益增长,这又不能不使他感到沉重的忧虑和痛苦。这是他写作《醉翁亭记》时的心情,悲伤又与一份欢喜。这两方面是糅合一起、表现在他的作品里的。
作者简介
欧阳修(1007~1072年),字永叔,自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吉安永丰(今江西永丰)人[自称庐陵人],汉族,因吉州原属庐陵郡,出生于绵州(今四川绵阳)北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和诗人。与唐代韩愈,柳宗元,宋代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仁宗时,累擢知制诰、翰林学士;英宗,官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神宗朝,迁兵部尚书,以太子少师致仕。卒谥文忠。其于政治和文学方面都主张革新,既是范仲淹庆历新政的支持者,也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导者。又喜奖掖后进,苏轼父子及曾巩、王安石皆出其门下。创作实绩亦灿烂可观,诗、词、散文均为一时之冠。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诗风与散文近似,重气势而能流畅自然;其词深婉清丽,承袭南唐余风。曾与宋祁合修《新唐书》,并独撰《新五代史》。又喜收集金石文字,编为《集古录》。有《欧阳文忠公文集》。诗歌《踏莎行》。并著作著名的《醉翁亭记》。欧阳修死后葬于开封新郑(今河南新郑),新郑市辛店镇欧阳寺村现有欧阳修陵园,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另今绵阳南郊亦有其祠堂,名曰六一堂。
欧阳修一生著述繁富,成绩斐然。除文学外,经学研究《诗经》、《易经》、《春秋》,能不拘守前人之说,有独到见解;金石学为开辟之功,编辑和整理了周代至隋唐的金石器物、铭文碑刻上千,并撰写成《集古录跋尾》十卷四百多篇,简称《集古录》,是今存最早的金石学著作;史学成就尤伟,除了参加修定《新唐书》250卷外,又自撰《五代史记》(《新五代史》),总结五代的历史经验,意在引为鉴戒。 本文选自《欧阳修散文选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苏教版中,选自《文忠集》;吉林专版中,选自《欧阳修全集》
译文
环绕滁州城的都是山。它西南方向的众多山峰,树林和山谷尤其秀丽,远望那树木繁茂,又幽深又秀美的地方,那就是琅琊山。沿着山路走六七里,渐渐听到潺潺的水声,从两座山峰之间倾泻出来的,是酿泉。山势回环,路也跟着转弯,有一座亭子四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高踞于泉水之上,那就是醉翁亭。建造亭子的人是谁?是山里一个名叫智仙的和尚。给它取名的人是谁?是太守用自己的别号(醉翁)来命名的。太守同宾客来到这里饮酒,喝很少的酒就醉了,而年纪又最大,所以给自己取了个别号叫“醉翁”。醉翁的情趣不在酒上,而在秀丽的山水之间。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上。
太阳一出来树林中的雾气就消散,烟云聚拢来,山岩就显得昏暗了,阴暗明朗(交替)变化,(这就是)山间的早晨和傍晚。野花开了,飘来一股清幽的香气,树木清秀挺拔枝叶繁茂,形成浓郁绿阴,秋高气爽,霜色洁白,水位落的时候就显出了水里的石头,这是山里的四季的景色。早晨上山,傍晚返回,四季的景色不同,因而乐趣也无穷无尽。
至于背着东西的人在路上唱歌,走路的人在树下休息,前面的人呼唤,后面的人答应,老老少少来来往往不间断的,这是滁州人出游。到溪水边捕鱼,溪水深,鱼儿肥,用酿泉的水酿酒,泉水香甜而酒色清净,山中野味野菜,杂乱地在前面摆开,这是太守举行的酒宴。酒宴上畅饮的乐趣,不在于音乐,投壶的人投中了,下棋的人得胜了,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人们有时站立,有时坐着,大声喧嚷,宾客们(尽情)欢乐。脸色苍老,头发花白,醉醺醺地在宾客们中间,那就是太守喝醉了。
不久夕阳落山,人影纵横散乱,太守返回,宾客跟随。这时树林里浓荫遮蔽,鸟儿到处鸣叫,游人离开后禽鸟在快乐了。然而禽鸟只知道山林中的快乐,却不知道人的快乐,人们只知道跟随太守游玩的乐趣,却不知道太守以游人的快乐为快乐。喝醉了能够和大家一起享受快乐,酒醒了能够用文章记述的人,就是太守。太守是谁?是庐陵人欧阳修。
《徐霞客游记》
《徐霞客游记》是以日记体为主的中国地理名著。明末徐弘祖(徐霞客)经34年旅行,写有天台山、雁荡山、黄山、庐山等名山游记17篇和《浙游日记》、《江右游日记》、《楚游日记》、《粤西游日记》、《黔游日记》、《滇游日记》等著作,除佚散者外,遗有60余万字游记资料。死后由他人整理成《徐霞客游记》。世传本有10卷、12卷、20卷等数种。主要按日记述作者1613~1639年间旅行观察所得,对地理、水文、地质、植物等现象,均作详细记录,在地理学和文学上卓有成就。
《徐霞客游记》是中国最早的一部比较详细记录所经地理环境的游记,也是世界上最早记述岩溶地貌并详细考证其成因的书籍。徐霞客一生除了家中发生重大事件外,几乎没有停止旅游,并详细记录途中所见,是地理学家和考古学家不可多得的研究材料。《徐霞客游记》自明崇祯十五年(1642年)初版到1985年朱惠荣校注本。已出版38次,相关的研究论文有139篇。
刘宏- 帖子数 : 43
注册日期 : 11-02-24
应注意教学目标的设定
三维目标的核心是人的发展,我们实施三维目标必须强调它的统一性,即:三维目标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只有实现三维目标的有机整合的教学才能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是新课程目标的三个维度。学生学习任何知识和技能都需要运用一定的方法,运用一定的方法解决问题都需要经历一个过程。同样道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总会伴随着一定的情感和态度。所以,我们说三维目标应该是一个目标的三个方面,而不是相互孤立的三个目标。从数学学科的角度讲,实现三维目标是既要促进学生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掌握,促进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同时也要促进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为此,我们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如何科学合理地实施三维目标是至关重要的。
首先,数学教学三维目标中把知识和技能目标放在首位,因为它是三维目标中的基础性目标,对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仍然是数学课堂教学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常规性教学任务,仍然是数学学习的重点,仍然是教师钻研教材和预设教学过程首先必须明确的问题。当然知识虽是学生发展的基础,但它不是教育的终极目的。
其次,过程和方法被首次列为课程目标,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过程和方法虽然是隐性的,但其作用极为重要,因为“知识和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两个维度是要靠“过程和方法”来实现的。如果说,数学知识和技能是数学学科的“肌体”,那么,探究过程和探究方法就是数学学科的“灵魂”,只有二者的有机结合才能体现数学学科的整体内涵和思想。
然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本身成为数学教学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并不是附属的。情感不仅对学习过程有着重要的启动、激励、维持和调控作用,而且与学生学习态度的形成、信仰的确立、个性的完善息息相关。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克服困难的意志与自信心,实事求是解决问题的态度以及善于质疑和独立思考习惯的养成,无疑在有效实现三维目标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得到有效的、全面的发展,就要让学生真正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努力满足学生的需求,为学生创设理解和感悟数学知识和技能的有效情境,给学生提供探索的空间,促使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去体验创新,感受成功的艰辛和喜悦。
首先,数学教学三维目标中把知识和技能目标放在首位,因为它是三维目标中的基础性目标,对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仍然是数学课堂教学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常规性教学任务,仍然是数学学习的重点,仍然是教师钻研教材和预设教学过程首先必须明确的问题。当然知识虽是学生发展的基础,但它不是教育的终极目的。
其次,过程和方法被首次列为课程目标,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过程和方法虽然是隐性的,但其作用极为重要,因为“知识和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两个维度是要靠“过程和方法”来实现的。如果说,数学知识和技能是数学学科的“肌体”,那么,探究过程和探究方法就是数学学科的“灵魂”,只有二者的有机结合才能体现数学学科的整体内涵和思想。
然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本身成为数学教学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并不是附属的。情感不仅对学习过程有着重要的启动、激励、维持和调控作用,而且与学生学习态度的形成、信仰的确立、个性的完善息息相关。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克服困难的意志与自信心,实事求是解决问题的态度以及善于质疑和独立思考习惯的养成,无疑在有效实现三维目标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得到有效的、全面的发展,就要让学生真正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努力满足学生的需求,为学生创设理解和感悟数学知识和技能的有效情境,给学生提供探索的空间,促使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去体验创新,感受成功的艰辛和喜悦。
卢宝红- 帖子数 : 26
注册日期 : 11-02-25
您在这个论坛的权限: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回复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