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3、6、7、12、15、16课教学设计
3 posters
人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3、6、7、12、15、16课教学设计
3 倾听声音
周军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目标: 1、能用科学的表达方式描述自己听到的声音。2、能够在多个问题中确定适合自己探究的问题。3、能用“耳”和“眼”共同感觉各种物体发声时产生的现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乐于对周围的各种声音提出自己想研究的问题。能够与其他同学交流自己对声音问题的看法。科学知识目标:能举例说明周围的声音是各种各样的。能归纳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教学准备:按组准备鼓和鼓槌1个、绿豆若干粒、锣1面、钢尺1根、纸杯1个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在我们的生活中,风声、雨声、读书声,处处充满着各种各样的声音。
二、活动一:寻找声音
1、观察书中的四幅插图
2、倾听声音:让学生倾听声音,知道这个声音是由谁发出的。
3、想一下某些物体和动物在发出声音时的变化。
4、关于声音,你想知道些什么?
三、活动二:观察物体发声时的现象
1、用“耳”和“眼”共同感觉各种物体发声时产生的现象。
学生实验
全班讨论,交流得出结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填写各种物体发声时的现象记录表
讨论物体发声时有什么现象?它们有什么共同之处?
2、提问:用什么办法能使物体停止发声呢?
演奏者如何使鼓或锣停止发声?
物体停止发声时有什么共同的现象?这说明了什么?
四、小结
板书设计 3 倾听声音
寻找声音
声音的产生:现象:
结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6声音与生活》教学设计
平山营小学 邵国荣
一、教材分析:
本课在学生认识了声音性质的基础上,为进一步探究声音与我们的关系而设计的。通过“声音能告诉我们什么?”“减少噪声”及拓展活动,引导学生知道声音能告诉我们很多信息,可以使我们心情愉快或烦躁,帮助学生懂得噪声的危害及减少噪声的方法。增强环保意识,发挥创造力。
二、学生分析:
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生活中的声音他们听到了很多,根据平时的生活经验能够了解声音帮助我们做了很多事情,传递给人的一些信息,要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试着描述“乐音”和“噪声”。学生可能会对利用声纳怎样找到沉船和森林、树木可以减少噪声的强度这两点产生好奇。通过学生阅读教材和搜集相关资料来完成本课的学习。
三、教学目标:
1.探究目标:
①能从日常现象总结出声音对我们自己生活有哪些作用;
②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设计出“无噪声书房”。
2.情感目标:
①愿意把自己知道的减少噪声的办法与同学交流,体会合作的愉快;
②愿意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改进生活。
3.知识目标:
①能用自己的话描述“乐音”和“噪声”;
②能举例说明噪声的危害和减少噪声的方法;
③能举例说明声音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和“坏处”。
4.STSE目标:
①能举例说明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声音,但噪声也会影响我们的生活;
②能体会到运用一些技术和设备可以减少噪声的影响。
四、教学重点:
本节课的重点是懂得噪声的危害及减少噪声的方法,来完成“无噪声书房”的设计,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五、材料准备:
各种声音资料、搜集相关信息。
六、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理念
1.谈话:声音与我们的生活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今天我们一起探究第6课声音与生活(板书课题),在你的生活中声音能帮你做你做些什么?
2.提问:声音还有什么用处?把你知道的与小组同学交流一下。
3.谁能代表你的小组谈一谈?
4.讲述:老师这里搜集到了一些声音资料,愿意听听吗?这些声音能告诉我们什么信息?
(出示声音资料)
5.小结:声音给我们传来很多信息,帮助我们认识周围的世界。
6.提问:生活中你听到过哪些好听的声音?
7.讲解:这些好听的声音在科学上叫乐音。
8.提问:关于不好听的声音你搜集到哪些?
9.讲解:这些不好听的声音在科学上叫噪声。
10.谈话:老师这里有两段录音,希望大家用心去听,听后谈谈你的感受。
11.小结:乐音可以使我们心情愉快,噪声令人烦躁不安。
(板书)
12.谈话:关于声音给我们带来的好处,你搜集到哪些资料?
13.我们接着往下谈声音带给人的坏处。
14.讲述:噪声是现代社会的一大公害,人们在减少噪声危害方面想了许多办法,关于这方面的资料你搜集到什么?
15.提问:关于未来在减少噪声的问题上,你有自己的设想吗?
16.评价学生的设想。
17.谈话:这节课我们相互交流获取了很多信息,可是小明课下跟教师说他遇到一个问题:平时小明喜欢在安静的环境中看书,但小明看书的周围却有很多噪声,请大家帮他设计一个无噪声的书房来安静的学习,可以用图或文字来表达,在设计前要先考虑三个问题:(出示问题)
18.巡视观察。
19.评价学生活动。 1.学生汇报
2.组内交流
3.汇报
4.听声音、汇报
5.学生可以模仿汇报
6.学生模仿汇报
7.谈感觉
8.学生汇报
9.学生汇报搜集的资料
10.谈自己的设想
11.先自己想一想,再分组讨论
12.汇报交流
13.设计无噪声书房
14.展示作品 重视学生的学习基础,从生活经历中提出鲜活的问题,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认识声音能传递给我们很多信息,便于学生理解。
根据情况适当为学生补充相关资料来丰富教学。
声音到处都有,关于好听和不好听的声音学生会有切身的感受,这些活动是学生熟悉的,能直接引起学习兴趣。
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搜集信息,这也是科学探究的一部分。
培养学生的创新设计能力。
培养学生想象能力,发挥学生的个性。
7、光的传播
大道小学 刘忠义
教材分析:
《光的传播》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河北人民出版社)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光”单元的首篇内容。这一单元继续围绕“性质与功能”这一统一概念,引领学生探究学生生活中最常见、离不开的光。本课从光与我们一天的生活导入,设计了“寻找光源”、“我看见了光”两个活动。通过“寻找光源”,帮助学生认识许多物体能发光,启发学生对发光的物体进行简单分类。通过“我看见了光”探究实验活动,引导学生证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并启发学生用其它材料设计实验,来进一步验证光的直线传播。
学生分析:
光在学生生活中是最常见的、离不开的,学习本课他们可能对一些生物能够发光感兴趣,有些学生还可能认为月亮是发光物体,教学时应注意引导学生认知。
三维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目标:
1.能根据人造光源和自然光源对发光物体进行分类。
2.能够对光传播的路线提出自己的猜想。
3.能设计实验证实自己的猜测是否正确。
4.能从多个方面证实最初实验结果的正确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愿意与小组同学一起研究光是怎样传播的。
科学知识目标:
能说出光(在同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教具学具: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蜡烛,蚊香,带小孔的硬纸卡及底座,手电筒,厚玻璃,激光灯。
学生准备:本课学具材料,蜡烛,手电筒,细、直、能弯曲的塑料管等。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 激趣导入
同学们,每天我们一走进教室,看到明媚的阳光照进来,老师就能看到大家一张张可爱的笑脸。接下来我们想象一下,如果在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周围漆黑一片,我们还能看见东西吗?这是为什么呢?(夜晚没有光,就什么也看不见。)
下面,我请同学们闭上眼睛。现在,我们的教师里可是一片光明,可你能看见东西吗?这又是因为什么?(光没有进入我们的眼睛,同样什么也看不见。)
看来,我们要想看到东西,必须要有光,而且光必须进入我们的眼睛。一句话:有了光,我们才能看到五彩缤纷的世界。那谁知道光能帮我们做哪些事情呢?(如果你想不起来,可以打开课本第22页,上边有一些小朋友的插图,看看有没有启发。如:看电视、看教学投影、打电脑、信号灯指挥交通等。)
实际上,我们的周围就是一个光的世界。同学们想不想知道光有什么奥秘呢?好,从本章开始,老师将带领大家一起走进绚丽的光的世界!(板书章课题:光)
二、祛疑存真 合作探究
1.联系生活,寻找光源。
⑴我们生活在光的世界,自然界中有很多能发光的物体,谁能给大家举几个例子呢?这么多同学都举手了,看来,老师可得提几个要求了:
①你想到了一个两个发光物体不算你的本领大,如果你能想到5个甚至5个以上,才算最棒。
②如果你一个人想不到那么多,可以在小组里讨论讨论。
③如果讨论好了,每个小组选一名代表,把你们想到的写到老师发给你们的纸上。好,下面咱们开始吧。
⑵写好了吗?那个小组先说说?其它小组有补充吗?。
如有学生认为月亮是发光物体,应注意及时引导学生认知月亮本身不能发光,它只是反射太阳光;学生如果找的不是发光物体,师要引导学生设法验证。(如:把它放在黑暗的屋子里或晚上去看它,是否能看见它。)
2.光的分类。
⑴同学们找到这么多发光物体,我们把这些自己能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板书)。
⑵提问:接下来,我们好好研究一下这些光源,看看它们哪些能分成一类,哪一些能分成另一类。思考思考,谁说说?
⑶指导学生分类练习:生根据教师提示把学生找到的光源分成天然光源、人造光源两类。
老师这里呢,给这些光源小朋友安了个家,有天然光源的家,有人造光源的家。下面每个小组先讨论讨论,看看这些光源属于哪个家的成员。
讨论好的,请举手。好,下面请每个小组的代表上台,把它们贴在黑板上,给它们找到家吧。
好了,我们看看大家把这些光源小朋友领到自己家了吗?一组,二组……
看来我们班的同学都挺棒,谁也没有做错事,把小朋友领到别人的家。
3.活动:我看见了光
⑴刚才呢,我们找到了很多光源,还给它们分了类,下面,我们找找教室里有什么光源。(电灯)
如果打开电灯,整个房间就被照亮了;平时我们看到太阳一出来,整个大地都被照亮了,我们并没有看到光的传播路线。再请看老师手中的小激光器,它发出的光在远处会打一个亮点(演示)。但也无法看到中间的传播过程。请大家猜测一下,这些光源发出的光是怎样向外传播的呢?
学生猜测,师板书:光沿着 传播。生发言。
你们的猜想正确吗?生活中,大家见过光沿直线传播的实例吗?(如透过密林、云层和门窗的阳光是直的,手电筒或汽车灯射出的光直的,电影放映机射向银幕的光直的等。)
回答的很好,但要想确切了解光的直线传播的规律,同学们必须用实验自己去研究。
⑵老师这里给大家准备了一只手电筒和三张带孔的纸板,中间还栓有细线,下面请大家想一想,怎样用这些材料证明你的猜想。一起讨论讨论!
谁来说说?下面同学们就试试吧!
⑵学生合作探究,分组实验。
⑶得出结论,表达交流。
⑷学生汇报、演示实验。师适当评价鼓励并得出结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4.各尽所能,思维拓展
⑴谈话:光的传播路线我们已经有了初步的结论,要想进一步证明它,你还有什么好办法?
⑵激光器演示:喷水壶
三、结束语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研究了光的传播,懂得了光沿直线传播的性质,好多同学都找到了各种各样的光源,还发现了生活中光沿直线传播的例子。希望大家以后都要注意观察生活,留心我们周围的世界,那里有很多的知识等着我们去探索,去发现呢!
12、《让灯亮起来》教学设计
高庄小学——陈贵权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目标:
1、能选用一些基本组件和材料,设计和连接简单的电路。
2、能用简图或文字表示自己的设计和实施方案。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愿意把自己知道的关于电路和开关的知识告诉其他同学。
2、愿意发现自己及别人设计制作的电路与开关有什么缺点。
科学知识目标:
能举例说出常用电器工作时,需要电源、开关、电线并要形成一个回路。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在认识电器元件的基础上,能够连接简单电路。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独立设计实验方案,并用实验验证 。
教具准备:
实验袋1: 小灯泡1个,电线1根,电池1节,记录单一
实验袋2:小灯座1个(已装有小灯泡),电池盒1个,开关1个,电线3 根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1.让学生观察P37上部的各种玩具图片,提示观察共性。
2.学生总结出都与灯有关,教师板书:灯
二.创设问题情境,学生猜想、判断
1.教师提示:同学们,你们在日常生活当中,都看到了那些与灯有关的事物,它们都是一直亮着的嘛?如果灯不亮了是什么原因呢?
2.学生讨论、交流。
3.教师进一步提问:你们都是怎么解决的呢?学生充分发言。
4.分小组讨论,猜想:小灯泡亮与不亮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
三.独立探究,自主验证
(一)、认识电路元件及作用
1、灯泡构造的奥妙在哪里?
小小灯泡给人类生活带来了很多很大的方便,那么你们知道谁发明了它吗?
是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发明了灯泡从此改变了人类生活。神奇的小灯泡构造上的奥妙是什么呢?
观察提问:仔细观察灯泡,你有什么发现?(投影实物灯泡,从外形到构造.引导学生描述灯泡上有玻璃罩,下面有螺丝,玻璃罩里有灯丝,灯丝的两端连接在二条金属架上, 一条金属架连在螺丝侧的连接点上,另一金属架连在螺丝底部的连接点上)
2、小灯泡发亮,还要哪些元件?
1) 生边回答师边出示电池、电线
2) 仔细观察电池、电线,看看你又有什么发现?(引导学生讲清电池有正负两极,两极的形状)
(二)、 组装简单电路
活动1: 尝试用一根导线,一个灯泡,一节电池,让灯泡亮起来
1、组织实验: 请从实验盒中取出材料,看哪一个小组的小灯泡最先亮起来(注意事项:不能用一根导线直接连在电池正负极上。电池两端要分别与灯泡两小圆点相连。)
2、分组操作(巡视指导学生)
3、小组展示实验成果
请展示一下你组亮起来的灯,说说你们是怎么连接的?
4、猜测:
灯泡亮了,说明有电流过了小灯泡了,那你猜测一下,电是怎样流过小灯泡的?
5、讲述:
通常我们是这样认为的电从电池正极出发,从小灯泡的一个连接点进入,经过灯丝再从另一个连接点流出,流到电池的负极,形成回路。这条路一通,小灯泡马上就亮了。
回顾刚才实验用到的材料:
电路元件:电池,电线,灯
电路元件 回路 灯亮
6、尝试用绘图的方法表示你设计的电路?(将灯亮后的实物电路图画在记录单一)
7、说说画图感受,介绍标准的电路图符号。学生跟老师画。(生在记录单一画)
(板书简单电路图)
活动2: 让开关控制灯泡亮灭
提出问题: 用刚才的材料灯是亮了,但你们觉得这套电路装置怎么样?存在什么不足?
1、交谈:
1)用开关自由控制小灯泡亮灭
用手按下开关电就能通过,松开开关电不能通过(师及时演示开关使用方法)
学会开关的简单画法
2)用电池盒,小灯座固定
逐一认识电池盒,小灯座,说说它们有什么用处? (生答)
起固定作用,电池盒两端的铜片和弹簧分别紧连电池的正极和负极,并与电池盒两端的接线柱相连,使用方法:将电池卡入电池盒中,电池两极要连接导线直接连在两端的接线柱上。(师及时演示电池入电池盒及灯柱接线方法)
2、实验:利用电池盒,小灯座固定,让开关控制灯泡亮灭
1) 实验要求:
先连好电路,再装电池,最后按下开关。
实验完毕,请及时取出电池。
2) 动手操作,连电路
现在请同学们打开2号实验盒,按照实验要求小组合作让灯亮起来,并把灯亮后的简单电路图画在课本38页方框里。(巡视学生实验)
3) 实验结束,小组汇报,互动交流。
请小组学生上台展示组装好的电路(把开关加在哪里,怎样控制灯亮灭) 。
生上台板书该组简单电路图。
3、讲述:
灯泡是用电才能工作的,像灯泡这样凡是用电工作的,我们统称为用电器。用电器工作时,需要电源、开关、电线。
四、小结:
电源、开关、电线
五、拓展活动:
认识电池:简单介绍常用的几种电池
六、课后作业:
1)、回家后画画手电筒的电路图。
2 )、 收集开关的资料或开关的有关图片。
板书设计:
12 让灯亮起来
电池 电池夹(提供电源)
小灯泡 灯座(能够发光)
开关(控制灯泡亮灭)
导线(能够导电)
15、制作小磁针
一、科学探究目标:
1、能从两块磁铁相互作用的实验现象中,归纳出关于磁极相互吸引相互排斥的规律的假设。
2.能设计实验验证关于两块磁铁的磁极靠近时,相互吸引和排斥规律的假设。
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能将自己制作小磁针的方法告诉别人;同时,能学习别人的方法。
2.能说出反复实验的重要性。
三、科学知识目标
1.能用自己的话描述两块磁铁相互靠近时,同极相斥,异极相吸。
2.能用自己的话解释在地球上磁铁能指南北方向的原理。
四、其它目标;
能设法将缝衣针制作成小磁针
五、课时安排:
本课共需2课时。第一课时完成导人部分和活动1,第二课时完成活动2。
六、课前准备:条形磁铁、环形磁铁、蹄形磁铁、玩具小车
七、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将全班学生按二至4人分组,活动时间为15分钟。
2.本活动以“把两个磁铁的磁极相互靠近,看看会发生什么现象”问题导人。引导学生用实验证明自己的假设,并对发生的现象做出自己的解释。然后启发学生根据教材中的实验图的提示,动手实验,做一次初步验证,再引导学生多次变换相对的磁极,并用自己想出的其他方法进行实验验证。
3.教师应该提示学生,随时做好记录,把自己的结论填写在记录表中。
4.活动结束后,教师要组织学生分小组汇报,在全班进行交流。
5、指导学生阅读科学在线,加深学生对磁极相互作用及指南针原理的理解。
第二课时
活动目标
1.能仿照教材中的方法制作小磁针。
2.能用已有的知识,检验自己制作的小磁针,哪端是南极,哪端是北极。
3.能与其他同学交流自己制作和测量小磁针南、北极的方法。同时,能学习别人的好方法。
4.能解释磁铁在地球上可以指南北的道理。
课前准备:缝衣针、条形磁铁、大头针、曲别针、指南针。
教学过程:
1.将全班按2至3人分组,活动时间为20分钟。
2.开始制作活动前,可以由学生猜想磁铁是怎样制造出来的,导出课题;也可以用“缝衣针可以变成小磁针吗?” 这个问题导入;还可以用生活中钉子被磁化的事例导人。
3.指导学生认清所需材料和教材中的提示,学生活动开始前,教师要具体指导或演示操作方法。(注意:磁铁不要来回摩擦,应始终朝同一方向摩擦。)
4.要引导学生检验缝衣针是否制成了小磁针,启发学生用学过的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知识来检验,或用N极指北、S极指南的性质来检验,并找出小磁针的两极。最后,教师要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同学交流制作过程中的感想和收获。
学生得出结论:
我的解释是:磁铁同极相斥,异极相吸。
我的结论是:当两个磁极靠近时,同极相斥,异极相吸。
5.课堂练习:
要求学生完成下面的填空:
1.我预测磁铁 极与 极,接近 。
2.通过实验,我知道磁铁两极靠近时,会发生 。
3.我制作的小磁针,针尖是 极,针眼是 极。
4.我制作的小磁针能吸引 个大头针。
拓展知识
能被磁铁吸引的材料称为磁性材料(如:铁、钻、镍和它们的合金)。磁性材料(如:铁)中有许多细小的、分散的磁畴,当它们与永久磁铁(体)接触时,这些磁铁会朝同一方向,整齐聚集排列,从而使铁产生磁力,即被磁化。
16磁的应用
大深港小学 车会敏
科学探究目标:
1、 能说出搜集有关应用磁铁解决生活和生产中实际问题的信息资料的方法。
2、 能通过观察和测试,找出哪些日常生活用品中使用了磁铁。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 愿意关注磁铁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情况。
2、 能从别人那里获得有关磁铁在实际生活和生产中应用的实例。
科学知识目标:
1、 能列举我国古代人们利用磁铁的实例。
2、 能说出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教学重难点:
能举出日常生活和生产中利用磁铁和磁性材料的实例。
教具准备:小电机、小喇叭、耳机、话筒、大头针、图片资料。
课时安排:1课时
知识点 课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对教材另作处理的理由
认识磁的应用 磁的应用 一、教学引入
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两千多年前,中国人最早发现了磁石,制作了司南。在现代社会中,磁在许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活动二:
找找磁在生活中的应用
1、说说人们利用磁能做什么?
2、讨论:磁具有广泛的用途,我们还知道生活中什么地方用了磁?
三、活动三:哪里有磁铁?
1、想办法检验一下,音箱、话筒等物体中有没有磁铁?
2、下面这台机器中装有磁铁,让我们来找一找。给这台机器起个名字吧!
3、在哪些家用电器中还用到了磁铁?把自己的发现与同学说一说。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找出磁的应用,并进行全班交流
学生举出实例
小组合作检查,找出磁铁。并把发现全班交流。
起名:垃圾分类机
学生举例 加深对磁的认识
让学生认识到磁的用途真多!
认识磁的作用
加深对磁的认识
知识点 课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对教材另作处理的理由
认识磁的应用 磁的应用 四、活动三:磁悬浮列车
1、 引导学生看图
讨论:磁悬浮列车是根据磁铁的什么性质设计而成的?与一般列车相比,有哪些优点?
2、感受一下磁悬浮的力量吧?
3、 学习科学在线
五、拓展:磁记忆
1、你知道吗?磁还可以用来记录信息。录音机就是用磁带记录声音的,计算机磁盘也是用磁来储存信息的。
2、还能举出更多的例子吗?
学生看图
学生回答:根据磁铁的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性质设计而成的。优点:速度快、噪音小。
学生亲自感受磁悬浮的力量
学习科学在线
了解有关磁的信息,举出生活中应用磁的实例。 感受到磁的神奇
能举出日常生活和生产中利用磁铁和磁性材料的实例。
教学反思:这一节课对学生来说并不陌生,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经常会接触到这方面的内容,只是没有一定的知识性和系统性,学生学起来很有兴趣,尤其是男生更是,所以在试验探究下教学效果会很好。
大深港小学
车会敏
周军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目标: 1、能用科学的表达方式描述自己听到的声音。2、能够在多个问题中确定适合自己探究的问题。3、能用“耳”和“眼”共同感觉各种物体发声时产生的现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乐于对周围的各种声音提出自己想研究的问题。能够与其他同学交流自己对声音问题的看法。科学知识目标:能举例说明周围的声音是各种各样的。能归纳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教学准备:按组准备鼓和鼓槌1个、绿豆若干粒、锣1面、钢尺1根、纸杯1个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在我们的生活中,风声、雨声、读书声,处处充满着各种各样的声音。
二、活动一:寻找声音
1、观察书中的四幅插图
2、倾听声音:让学生倾听声音,知道这个声音是由谁发出的。
3、想一下某些物体和动物在发出声音时的变化。
4、关于声音,你想知道些什么?
三、活动二:观察物体发声时的现象
1、用“耳”和“眼”共同感觉各种物体发声时产生的现象。
学生实验
全班讨论,交流得出结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填写各种物体发声时的现象记录表
讨论物体发声时有什么现象?它们有什么共同之处?
2、提问:用什么办法能使物体停止发声呢?
演奏者如何使鼓或锣停止发声?
物体停止发声时有什么共同的现象?这说明了什么?
四、小结
板书设计 3 倾听声音
寻找声音
声音的产生:现象:
结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6声音与生活》教学设计
平山营小学 邵国荣
一、教材分析:
本课在学生认识了声音性质的基础上,为进一步探究声音与我们的关系而设计的。通过“声音能告诉我们什么?”“减少噪声”及拓展活动,引导学生知道声音能告诉我们很多信息,可以使我们心情愉快或烦躁,帮助学生懂得噪声的危害及减少噪声的方法。增强环保意识,发挥创造力。
二、学生分析:
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生活中的声音他们听到了很多,根据平时的生活经验能够了解声音帮助我们做了很多事情,传递给人的一些信息,要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试着描述“乐音”和“噪声”。学生可能会对利用声纳怎样找到沉船和森林、树木可以减少噪声的强度这两点产生好奇。通过学生阅读教材和搜集相关资料来完成本课的学习。
三、教学目标:
1.探究目标:
①能从日常现象总结出声音对我们自己生活有哪些作用;
②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设计出“无噪声书房”。
2.情感目标:
①愿意把自己知道的减少噪声的办法与同学交流,体会合作的愉快;
②愿意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改进生活。
3.知识目标:
①能用自己的话描述“乐音”和“噪声”;
②能举例说明噪声的危害和减少噪声的方法;
③能举例说明声音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和“坏处”。
4.STSE目标:
①能举例说明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声音,但噪声也会影响我们的生活;
②能体会到运用一些技术和设备可以减少噪声的影响。
四、教学重点:
本节课的重点是懂得噪声的危害及减少噪声的方法,来完成“无噪声书房”的设计,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五、材料准备:
各种声音资料、搜集相关信息。
六、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理念
1.谈话:声音与我们的生活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今天我们一起探究第6课声音与生活(板书课题),在你的生活中声音能帮你做你做些什么?
2.提问:声音还有什么用处?把你知道的与小组同学交流一下。
3.谁能代表你的小组谈一谈?
4.讲述:老师这里搜集到了一些声音资料,愿意听听吗?这些声音能告诉我们什么信息?
(出示声音资料)
5.小结:声音给我们传来很多信息,帮助我们认识周围的世界。
6.提问:生活中你听到过哪些好听的声音?
7.讲解:这些好听的声音在科学上叫乐音。
8.提问:关于不好听的声音你搜集到哪些?
9.讲解:这些不好听的声音在科学上叫噪声。
10.谈话:老师这里有两段录音,希望大家用心去听,听后谈谈你的感受。
11.小结:乐音可以使我们心情愉快,噪声令人烦躁不安。
(板书)
12.谈话:关于声音给我们带来的好处,你搜集到哪些资料?
13.我们接着往下谈声音带给人的坏处。
14.讲述:噪声是现代社会的一大公害,人们在减少噪声危害方面想了许多办法,关于这方面的资料你搜集到什么?
15.提问:关于未来在减少噪声的问题上,你有自己的设想吗?
16.评价学生的设想。
17.谈话:这节课我们相互交流获取了很多信息,可是小明课下跟教师说他遇到一个问题:平时小明喜欢在安静的环境中看书,但小明看书的周围却有很多噪声,请大家帮他设计一个无噪声的书房来安静的学习,可以用图或文字来表达,在设计前要先考虑三个问题:(出示问题)
18.巡视观察。
19.评价学生活动。 1.学生汇报
2.组内交流
3.汇报
4.听声音、汇报
5.学生可以模仿汇报
6.学生模仿汇报
7.谈感觉
8.学生汇报
9.学生汇报搜集的资料
10.谈自己的设想
11.先自己想一想,再分组讨论
12.汇报交流
13.设计无噪声书房
14.展示作品 重视学生的学习基础,从生活经历中提出鲜活的问题,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认识声音能传递给我们很多信息,便于学生理解。
根据情况适当为学生补充相关资料来丰富教学。
声音到处都有,关于好听和不好听的声音学生会有切身的感受,这些活动是学生熟悉的,能直接引起学习兴趣。
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搜集信息,这也是科学探究的一部分。
培养学生的创新设计能力。
培养学生想象能力,发挥学生的个性。
7、光的传播
大道小学 刘忠义
教材分析:
《光的传播》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河北人民出版社)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光”单元的首篇内容。这一单元继续围绕“性质与功能”这一统一概念,引领学生探究学生生活中最常见、离不开的光。本课从光与我们一天的生活导入,设计了“寻找光源”、“我看见了光”两个活动。通过“寻找光源”,帮助学生认识许多物体能发光,启发学生对发光的物体进行简单分类。通过“我看见了光”探究实验活动,引导学生证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并启发学生用其它材料设计实验,来进一步验证光的直线传播。
学生分析:
光在学生生活中是最常见的、离不开的,学习本课他们可能对一些生物能够发光感兴趣,有些学生还可能认为月亮是发光物体,教学时应注意引导学生认知。
三维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目标:
1.能根据人造光源和自然光源对发光物体进行分类。
2.能够对光传播的路线提出自己的猜想。
3.能设计实验证实自己的猜测是否正确。
4.能从多个方面证实最初实验结果的正确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愿意与小组同学一起研究光是怎样传播的。
科学知识目标:
能说出光(在同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教具学具: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蜡烛,蚊香,带小孔的硬纸卡及底座,手电筒,厚玻璃,激光灯。
学生准备:本课学具材料,蜡烛,手电筒,细、直、能弯曲的塑料管等。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 激趣导入
同学们,每天我们一走进教室,看到明媚的阳光照进来,老师就能看到大家一张张可爱的笑脸。接下来我们想象一下,如果在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周围漆黑一片,我们还能看见东西吗?这是为什么呢?(夜晚没有光,就什么也看不见。)
下面,我请同学们闭上眼睛。现在,我们的教师里可是一片光明,可你能看见东西吗?这又是因为什么?(光没有进入我们的眼睛,同样什么也看不见。)
看来,我们要想看到东西,必须要有光,而且光必须进入我们的眼睛。一句话:有了光,我们才能看到五彩缤纷的世界。那谁知道光能帮我们做哪些事情呢?(如果你想不起来,可以打开课本第22页,上边有一些小朋友的插图,看看有没有启发。如:看电视、看教学投影、打电脑、信号灯指挥交通等。)
实际上,我们的周围就是一个光的世界。同学们想不想知道光有什么奥秘呢?好,从本章开始,老师将带领大家一起走进绚丽的光的世界!(板书章课题:光)
二、祛疑存真 合作探究
1.联系生活,寻找光源。
⑴我们生活在光的世界,自然界中有很多能发光的物体,谁能给大家举几个例子呢?这么多同学都举手了,看来,老师可得提几个要求了:
①你想到了一个两个发光物体不算你的本领大,如果你能想到5个甚至5个以上,才算最棒。
②如果你一个人想不到那么多,可以在小组里讨论讨论。
③如果讨论好了,每个小组选一名代表,把你们想到的写到老师发给你们的纸上。好,下面咱们开始吧。
⑵写好了吗?那个小组先说说?其它小组有补充吗?。
如有学生认为月亮是发光物体,应注意及时引导学生认知月亮本身不能发光,它只是反射太阳光;学生如果找的不是发光物体,师要引导学生设法验证。(如:把它放在黑暗的屋子里或晚上去看它,是否能看见它。)
2.光的分类。
⑴同学们找到这么多发光物体,我们把这些自己能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板书)。
⑵提问:接下来,我们好好研究一下这些光源,看看它们哪些能分成一类,哪一些能分成另一类。思考思考,谁说说?
⑶指导学生分类练习:生根据教师提示把学生找到的光源分成天然光源、人造光源两类。
老师这里呢,给这些光源小朋友安了个家,有天然光源的家,有人造光源的家。下面每个小组先讨论讨论,看看这些光源属于哪个家的成员。
讨论好的,请举手。好,下面请每个小组的代表上台,把它们贴在黑板上,给它们找到家吧。
好了,我们看看大家把这些光源小朋友领到自己家了吗?一组,二组……
看来我们班的同学都挺棒,谁也没有做错事,把小朋友领到别人的家。
3.活动:我看见了光
⑴刚才呢,我们找到了很多光源,还给它们分了类,下面,我们找找教室里有什么光源。(电灯)
如果打开电灯,整个房间就被照亮了;平时我们看到太阳一出来,整个大地都被照亮了,我们并没有看到光的传播路线。再请看老师手中的小激光器,它发出的光在远处会打一个亮点(演示)。但也无法看到中间的传播过程。请大家猜测一下,这些光源发出的光是怎样向外传播的呢?
学生猜测,师板书:光沿着 传播。生发言。
你们的猜想正确吗?生活中,大家见过光沿直线传播的实例吗?(如透过密林、云层和门窗的阳光是直的,手电筒或汽车灯射出的光直的,电影放映机射向银幕的光直的等。)
回答的很好,但要想确切了解光的直线传播的规律,同学们必须用实验自己去研究。
⑵老师这里给大家准备了一只手电筒和三张带孔的纸板,中间还栓有细线,下面请大家想一想,怎样用这些材料证明你的猜想。一起讨论讨论!
谁来说说?下面同学们就试试吧!
⑵学生合作探究,分组实验。
⑶得出结论,表达交流。
⑷学生汇报、演示实验。师适当评价鼓励并得出结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4.各尽所能,思维拓展
⑴谈话:光的传播路线我们已经有了初步的结论,要想进一步证明它,你还有什么好办法?
⑵激光器演示:喷水壶
三、结束语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研究了光的传播,懂得了光沿直线传播的性质,好多同学都找到了各种各样的光源,还发现了生活中光沿直线传播的例子。希望大家以后都要注意观察生活,留心我们周围的世界,那里有很多的知识等着我们去探索,去发现呢!
12、《让灯亮起来》教学设计
高庄小学——陈贵权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目标:
1、能选用一些基本组件和材料,设计和连接简单的电路。
2、能用简图或文字表示自己的设计和实施方案。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愿意把自己知道的关于电路和开关的知识告诉其他同学。
2、愿意发现自己及别人设计制作的电路与开关有什么缺点。
科学知识目标:
能举例说出常用电器工作时,需要电源、开关、电线并要形成一个回路。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在认识电器元件的基础上,能够连接简单电路。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独立设计实验方案,并用实验验证 。
教具准备:
实验袋1: 小灯泡1个,电线1根,电池1节,记录单一
实验袋2:小灯座1个(已装有小灯泡),电池盒1个,开关1个,电线3 根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1.让学生观察P37上部的各种玩具图片,提示观察共性。
2.学生总结出都与灯有关,教师板书:灯
二.创设问题情境,学生猜想、判断
1.教师提示:同学们,你们在日常生活当中,都看到了那些与灯有关的事物,它们都是一直亮着的嘛?如果灯不亮了是什么原因呢?
2.学生讨论、交流。
3.教师进一步提问:你们都是怎么解决的呢?学生充分发言。
4.分小组讨论,猜想:小灯泡亮与不亮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
三.独立探究,自主验证
(一)、认识电路元件及作用
1、灯泡构造的奥妙在哪里?
小小灯泡给人类生活带来了很多很大的方便,那么你们知道谁发明了它吗?
是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发明了灯泡从此改变了人类生活。神奇的小灯泡构造上的奥妙是什么呢?
观察提问:仔细观察灯泡,你有什么发现?(投影实物灯泡,从外形到构造.引导学生描述灯泡上有玻璃罩,下面有螺丝,玻璃罩里有灯丝,灯丝的两端连接在二条金属架上, 一条金属架连在螺丝侧的连接点上,另一金属架连在螺丝底部的连接点上)
2、小灯泡发亮,还要哪些元件?
1) 生边回答师边出示电池、电线
2) 仔细观察电池、电线,看看你又有什么发现?(引导学生讲清电池有正负两极,两极的形状)
(二)、 组装简单电路
活动1: 尝试用一根导线,一个灯泡,一节电池,让灯泡亮起来
1、组织实验: 请从实验盒中取出材料,看哪一个小组的小灯泡最先亮起来(注意事项:不能用一根导线直接连在电池正负极上。电池两端要分别与灯泡两小圆点相连。)
2、分组操作(巡视指导学生)
3、小组展示实验成果
请展示一下你组亮起来的灯,说说你们是怎么连接的?
4、猜测:
灯泡亮了,说明有电流过了小灯泡了,那你猜测一下,电是怎样流过小灯泡的?
5、讲述:
通常我们是这样认为的电从电池正极出发,从小灯泡的一个连接点进入,经过灯丝再从另一个连接点流出,流到电池的负极,形成回路。这条路一通,小灯泡马上就亮了。
回顾刚才实验用到的材料:
电路元件:电池,电线,灯
电路元件 回路 灯亮
6、尝试用绘图的方法表示你设计的电路?(将灯亮后的实物电路图画在记录单一)
7、说说画图感受,介绍标准的电路图符号。学生跟老师画。(生在记录单一画)
(板书简单电路图)
活动2: 让开关控制灯泡亮灭
提出问题: 用刚才的材料灯是亮了,但你们觉得这套电路装置怎么样?存在什么不足?
1、交谈:
1)用开关自由控制小灯泡亮灭
用手按下开关电就能通过,松开开关电不能通过(师及时演示开关使用方法)
学会开关的简单画法
2)用电池盒,小灯座固定
逐一认识电池盒,小灯座,说说它们有什么用处? (生答)
起固定作用,电池盒两端的铜片和弹簧分别紧连电池的正极和负极,并与电池盒两端的接线柱相连,使用方法:将电池卡入电池盒中,电池两极要连接导线直接连在两端的接线柱上。(师及时演示电池入电池盒及灯柱接线方法)
2、实验:利用电池盒,小灯座固定,让开关控制灯泡亮灭
1) 实验要求:
先连好电路,再装电池,最后按下开关。
实验完毕,请及时取出电池。
2) 动手操作,连电路
现在请同学们打开2号实验盒,按照实验要求小组合作让灯亮起来,并把灯亮后的简单电路图画在课本38页方框里。(巡视学生实验)
3) 实验结束,小组汇报,互动交流。
请小组学生上台展示组装好的电路(把开关加在哪里,怎样控制灯亮灭) 。
生上台板书该组简单电路图。
3、讲述:
灯泡是用电才能工作的,像灯泡这样凡是用电工作的,我们统称为用电器。用电器工作时,需要电源、开关、电线。
四、小结:
电源、开关、电线
五、拓展活动:
认识电池:简单介绍常用的几种电池
六、课后作业:
1)、回家后画画手电筒的电路图。
2 )、 收集开关的资料或开关的有关图片。
板书设计:
12 让灯亮起来
电池 电池夹(提供电源)
小灯泡 灯座(能够发光)
开关(控制灯泡亮灭)
导线(能够导电)
15、制作小磁针
一、科学探究目标:
1、能从两块磁铁相互作用的实验现象中,归纳出关于磁极相互吸引相互排斥的规律的假设。
2.能设计实验验证关于两块磁铁的磁极靠近时,相互吸引和排斥规律的假设。
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能将自己制作小磁针的方法告诉别人;同时,能学习别人的方法。
2.能说出反复实验的重要性。
三、科学知识目标
1.能用自己的话描述两块磁铁相互靠近时,同极相斥,异极相吸。
2.能用自己的话解释在地球上磁铁能指南北方向的原理。
四、其它目标;
能设法将缝衣针制作成小磁针
五、课时安排:
本课共需2课时。第一课时完成导人部分和活动1,第二课时完成活动2。
六、课前准备:条形磁铁、环形磁铁、蹄形磁铁、玩具小车
七、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将全班学生按二至4人分组,活动时间为15分钟。
2.本活动以“把两个磁铁的磁极相互靠近,看看会发生什么现象”问题导人。引导学生用实验证明自己的假设,并对发生的现象做出自己的解释。然后启发学生根据教材中的实验图的提示,动手实验,做一次初步验证,再引导学生多次变换相对的磁极,并用自己想出的其他方法进行实验验证。
3.教师应该提示学生,随时做好记录,把自己的结论填写在记录表中。
4.活动结束后,教师要组织学生分小组汇报,在全班进行交流。
5、指导学生阅读科学在线,加深学生对磁极相互作用及指南针原理的理解。
第二课时
活动目标
1.能仿照教材中的方法制作小磁针。
2.能用已有的知识,检验自己制作的小磁针,哪端是南极,哪端是北极。
3.能与其他同学交流自己制作和测量小磁针南、北极的方法。同时,能学习别人的好方法。
4.能解释磁铁在地球上可以指南北的道理。
课前准备:缝衣针、条形磁铁、大头针、曲别针、指南针。
教学过程:
1.将全班按2至3人分组,活动时间为20分钟。
2.开始制作活动前,可以由学生猜想磁铁是怎样制造出来的,导出课题;也可以用“缝衣针可以变成小磁针吗?” 这个问题导入;还可以用生活中钉子被磁化的事例导人。
3.指导学生认清所需材料和教材中的提示,学生活动开始前,教师要具体指导或演示操作方法。(注意:磁铁不要来回摩擦,应始终朝同一方向摩擦。)
4.要引导学生检验缝衣针是否制成了小磁针,启发学生用学过的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知识来检验,或用N极指北、S极指南的性质来检验,并找出小磁针的两极。最后,教师要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同学交流制作过程中的感想和收获。
学生得出结论:
我的解释是:磁铁同极相斥,异极相吸。
我的结论是:当两个磁极靠近时,同极相斥,异极相吸。
5.课堂练习:
要求学生完成下面的填空:
1.我预测磁铁 极与 极,接近 。
2.通过实验,我知道磁铁两极靠近时,会发生 。
3.我制作的小磁针,针尖是 极,针眼是 极。
4.我制作的小磁针能吸引 个大头针。
拓展知识
能被磁铁吸引的材料称为磁性材料(如:铁、钻、镍和它们的合金)。磁性材料(如:铁)中有许多细小的、分散的磁畴,当它们与永久磁铁(体)接触时,这些磁铁会朝同一方向,整齐聚集排列,从而使铁产生磁力,即被磁化。
16磁的应用
大深港小学 车会敏
科学探究目标:
1、 能说出搜集有关应用磁铁解决生活和生产中实际问题的信息资料的方法。
2、 能通过观察和测试,找出哪些日常生活用品中使用了磁铁。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 愿意关注磁铁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情况。
2、 能从别人那里获得有关磁铁在实际生活和生产中应用的实例。
科学知识目标:
1、 能列举我国古代人们利用磁铁的实例。
2、 能说出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教学重难点:
能举出日常生活和生产中利用磁铁和磁性材料的实例。
教具准备:小电机、小喇叭、耳机、话筒、大头针、图片资料。
课时安排:1课时
知识点 课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对教材另作处理的理由
认识磁的应用 磁的应用 一、教学引入
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两千多年前,中国人最早发现了磁石,制作了司南。在现代社会中,磁在许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活动二:
找找磁在生活中的应用
1、说说人们利用磁能做什么?
2、讨论:磁具有广泛的用途,我们还知道生活中什么地方用了磁?
三、活动三:哪里有磁铁?
1、想办法检验一下,音箱、话筒等物体中有没有磁铁?
2、下面这台机器中装有磁铁,让我们来找一找。给这台机器起个名字吧!
3、在哪些家用电器中还用到了磁铁?把自己的发现与同学说一说。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找出磁的应用,并进行全班交流
学生举出实例
小组合作检查,找出磁铁。并把发现全班交流。
起名:垃圾分类机
学生举例 加深对磁的认识
让学生认识到磁的用途真多!
认识磁的作用
加深对磁的认识
知识点 课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对教材另作处理的理由
认识磁的应用 磁的应用 四、活动三:磁悬浮列车
1、 引导学生看图
讨论:磁悬浮列车是根据磁铁的什么性质设计而成的?与一般列车相比,有哪些优点?
2、感受一下磁悬浮的力量吧?
3、 学习科学在线
五、拓展:磁记忆
1、你知道吗?磁还可以用来记录信息。录音机就是用磁带记录声音的,计算机磁盘也是用磁来储存信息的。
2、还能举出更多的例子吗?
学生看图
学生回答:根据磁铁的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性质设计而成的。优点:速度快、噪音小。
学生亲自感受磁悬浮的力量
学习科学在线
了解有关磁的信息,举出生活中应用磁的实例。 感受到磁的神奇
能举出日常生活和生产中利用磁铁和磁性材料的实例。
教学反思:这一节课对学生来说并不陌生,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经常会接触到这方面的内容,只是没有一定的知识性和系统性,学生学起来很有兴趣,尤其是男生更是,所以在试验探究下教学效果会很好。
大深港小学
车会敏
张菊玲- 帖子数 : 99
注册日期 : 11-02-23
您在这个论坛的权限: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回复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