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第4课时《分数与除法》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第4课时《分数与除法》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第4课时
《分数与除法》教学设计
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分数可以表示具体的量,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会用分数表示两个数相除的结果。
过程与方法目标:结合具体事例,经历认识分数与除法关系的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利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培养知识的迁移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教学难点:会用分数表示两个数相除的结果。
教学准备:1米长的彩带;大、小两个茶叶盒;学生准备9个同样大小的圆片和一把剪刀。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教师拿出一根1米长的彩带,让学生估计彩带的长度。
2、学生估计后,教师告诉学生彩带长1米。
二、教学45页例题1:平均分彩带
1、提问:把1米长的彩带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多少?
2、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式描述平均分的结果。
预设:每份是5分米;每份是50厘米;每份是0.5米。每份是这根彩带的 。每份是 米。
【如果学生说不出最后一种说法,教师可由第四种说法进行启发引导。】
3、明确: 1米的 是 米。
4、教师再次口述问题:把1米长的彩带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多少米?鼓励学生列出除法算式,师生共同完成1÷2= (米)的式子。
5、教师说明本节课研究的问题:把1米平均分成2份,求每份是多少,可列出除法算式1÷2,结果是 米。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板书:分数与除法。)
6、提出“把l米长的彩带平均分成3份,求每份是多少米”的问题;
7、鼓励学生自己列式,并用分数表示结果。请一名学生同时板演。
【教师此时巡视,充分关注学困生,了解学情,还要关注学生是否遗漏了分数结果后的单位名称“米”】
8、交流:说一说是怎样想的,先请板演的同学介绍。如果学生说不完整,教师参与交流,并复述一遍。
9、提出“把1米长的彩带平均分成5份、6份”的问题,让学生自己列式,请两个一般的学生板演。
10、交流时,请学习稍差的同学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三、教学45页例题2:平均分茶叶
1、提出“把l千克茶叶平均装在4个茶叶盒中,平均每个茶叶盒装多少千克?”的问题,
2、学生自己列出除法算式并用分数表示结果。教师巡视
3、交流:谁来介绍一下你写的算式? 说一说是怎样想的。学生如果说不完整,教师指导,并强调。使学生知道l千克的 就是 千克。
4、提出:“把2千克茶叶平均装在5个茶叶盒中,平均每个茶叶盒装多少千克”的问题,鼓励学生自己列出除法算式并用分数表示结果。教师巡视关注学困生。
5、全班交流。重点交流是怎样得到 千克的。
6、让学生观察讨论黑板上的几个分数,提出问题:“观察 米, 米, 千克, 千克这几个分数与以前学过的分数有什么不同?
7、学生进行交流,使学生了解这些分数都有单位名称,表示一个具体的量,是两数相除的结果。
师:大家观察 米, 米, 千克, 千克这几个分数,看看这几个分数和我们以前学过的分数有什么不同?
预设一:都有单位名称,以前学的分数不带单位。
预设二:这几个分数带着计量单位,表示一个具体的量;以前学过的分数不带单位名称,表示部分占整体的几分之几。
【如果预设二学生没有人说出,教师作为参与者进行交流;如果有学生说出,教师进行强调。】
四、教学46页例题3:平均分月饼
1、过渡:刚才,我们解决了把彩带、茶叶平均分的问题,列出了除法算式并用分数表示结果。下面,大家再来研究一下分月饼的问题。请听问题:把3块月饼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人能分得几个? 可以怎样列式?
2、学生说,教师板书:3÷4。
3、学生思考:,每人能分得几个?
预设一:3块月饼平均分4给个人,每人不够一个。
预设二:每人分半个多月饼。
4、提出“小组合作,用圆片代替月饼分一分”的要求。给学生充分的动手操作时间。
5、小组合作分月饼,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6、交流各组分的方法和结果,要给各组充分交流不同分法的机会。使大家了解,不管用什么方法,结果都是每人 个月饼。即:3÷4= (个)(板书)
预设学生可能出现的方法:
●把每个月饼平均分成4块,每人分得1块是 个,3个 个就是 个,每人分得 个月饼。
●可以把3个饼重叠起来,把它平均分成4份,1份中有3个 个合起来就是 个,所以每人分得 个月饼。
●把两个月饼重叠在一起,平均分成2份,每人分得 个,再把另一个月饼平均分成4份,每人分 个,合起来每人分 个月饼。
7、提问:观察今天我们解决问题中用的这个算式,你发现算式中的被除数、除数和分数的分子、分母有什么关系? 小组内互相说一说。
8、学生小组讨论,然后全班交流。
预设:
●被除数是分数的分子,除数是分母。
●被除数相当于分数的分子,除数相当于分数的分母。
●分数的分子是被除数,分母是除数。
9、教师肯定:分数的分子相当于除法中的被除数,分数的分母相当于除法中的除数。分数和除法的关系可以写成这样的形式(教师边说边板书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式)
10、质疑:如果用字母a表示被除数,用字母b表示除数,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如何表示?
11、学生说,教师板书: a÷b= 。
12、提问:a和b可以表示哪些数?”
13、师生进行讨论,得出:a可以是任意数,b不能是0。(b不能是0,因为分母表示平均分的份数,把一个数平均分成0份是没有意义的。)
14、教师强调:在除法和分数中,除数和分母不能是0,因为把一个数平均分成0份是没有意义的。所以,在所有的数学书上,凡是分数和除法的关系式上,都特别注明除数≠0,在字母式中就是b≠0。
完成板书:
被除数÷除数= (除数≠0)
a÷b= (b≠0)
五、课堂练习
1、练一练第1题。先让学生自己读题,再引导学生列出算式并用分数表示结果。
2、练一练第2题。独立完成,直接做在书上,集体交流。
六、课下作业:
练一练第3、4、5题。提出独立完成的要求,做完后指名学生讲题。
(附板书设计)
分数与除法
1÷2= (米) 1÷4= (千克) 3÷4= (个)
被除数÷除数= (除数≠0)
a÷b= (b≠0)
《分数与除法》教学设计
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分数可以表示具体的量,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会用分数表示两个数相除的结果。
过程与方法目标:结合具体事例,经历认识分数与除法关系的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利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培养知识的迁移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教学难点:会用分数表示两个数相除的结果。
教学准备:1米长的彩带;大、小两个茶叶盒;学生准备9个同样大小的圆片和一把剪刀。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教师拿出一根1米长的彩带,让学生估计彩带的长度。
2、学生估计后,教师告诉学生彩带长1米。
二、教学45页例题1:平均分彩带
1、提问:把1米长的彩带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多少?
2、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式描述平均分的结果。
预设:每份是5分米;每份是50厘米;每份是0.5米。每份是这根彩带的 。每份是 米。
【如果学生说不出最后一种说法,教师可由第四种说法进行启发引导。】
3、明确: 1米的 是 米。
4、教师再次口述问题:把1米长的彩带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多少米?鼓励学生列出除法算式,师生共同完成1÷2= (米)的式子。
5、教师说明本节课研究的问题:把1米平均分成2份,求每份是多少,可列出除法算式1÷2,结果是 米。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板书:分数与除法。)
6、提出“把l米长的彩带平均分成3份,求每份是多少米”的问题;
7、鼓励学生自己列式,并用分数表示结果。请一名学生同时板演。
【教师此时巡视,充分关注学困生,了解学情,还要关注学生是否遗漏了分数结果后的单位名称“米”】
8、交流:说一说是怎样想的,先请板演的同学介绍。如果学生说不完整,教师参与交流,并复述一遍。
9、提出“把1米长的彩带平均分成5份、6份”的问题,让学生自己列式,请两个一般的学生板演。
10、交流时,请学习稍差的同学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三、教学45页例题2:平均分茶叶
1、提出“把l千克茶叶平均装在4个茶叶盒中,平均每个茶叶盒装多少千克?”的问题,
2、学生自己列出除法算式并用分数表示结果。教师巡视
3、交流:谁来介绍一下你写的算式? 说一说是怎样想的。学生如果说不完整,教师指导,并强调。使学生知道l千克的 就是 千克。
4、提出:“把2千克茶叶平均装在5个茶叶盒中,平均每个茶叶盒装多少千克”的问题,鼓励学生自己列出除法算式并用分数表示结果。教师巡视关注学困生。
5、全班交流。重点交流是怎样得到 千克的。
6、让学生观察讨论黑板上的几个分数,提出问题:“观察 米, 米, 千克, 千克这几个分数与以前学过的分数有什么不同?
7、学生进行交流,使学生了解这些分数都有单位名称,表示一个具体的量,是两数相除的结果。
师:大家观察 米, 米, 千克, 千克这几个分数,看看这几个分数和我们以前学过的分数有什么不同?
预设一:都有单位名称,以前学的分数不带单位。
预设二:这几个分数带着计量单位,表示一个具体的量;以前学过的分数不带单位名称,表示部分占整体的几分之几。
【如果预设二学生没有人说出,教师作为参与者进行交流;如果有学生说出,教师进行强调。】
四、教学46页例题3:平均分月饼
1、过渡:刚才,我们解决了把彩带、茶叶平均分的问题,列出了除法算式并用分数表示结果。下面,大家再来研究一下分月饼的问题。请听问题:把3块月饼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人能分得几个? 可以怎样列式?
2、学生说,教师板书:3÷4。
3、学生思考:,每人能分得几个?
预设一:3块月饼平均分4给个人,每人不够一个。
预设二:每人分半个多月饼。
4、提出“小组合作,用圆片代替月饼分一分”的要求。给学生充分的动手操作时间。
5、小组合作分月饼,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6、交流各组分的方法和结果,要给各组充分交流不同分法的机会。使大家了解,不管用什么方法,结果都是每人 个月饼。即:3÷4= (个)(板书)
预设学生可能出现的方法:
●把每个月饼平均分成4块,每人分得1块是 个,3个 个就是 个,每人分得 个月饼。
●可以把3个饼重叠起来,把它平均分成4份,1份中有3个 个合起来就是 个,所以每人分得 个月饼。
●把两个月饼重叠在一起,平均分成2份,每人分得 个,再把另一个月饼平均分成4份,每人分 个,合起来每人分 个月饼。
7、提问:观察今天我们解决问题中用的这个算式,你发现算式中的被除数、除数和分数的分子、分母有什么关系? 小组内互相说一说。
8、学生小组讨论,然后全班交流。
预设:
●被除数是分数的分子,除数是分母。
●被除数相当于分数的分子,除数相当于分数的分母。
●分数的分子是被除数,分母是除数。
9、教师肯定:分数的分子相当于除法中的被除数,分数的分母相当于除法中的除数。分数和除法的关系可以写成这样的形式(教师边说边板书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式)
10、质疑:如果用字母a表示被除数,用字母b表示除数,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如何表示?
11、学生说,教师板书: a÷b= 。
12、提问:a和b可以表示哪些数?”
13、师生进行讨论,得出:a可以是任意数,b不能是0。(b不能是0,因为分母表示平均分的份数,把一个数平均分成0份是没有意义的。)
14、教师强调:在除法和分数中,除数和分母不能是0,因为把一个数平均分成0份是没有意义的。所以,在所有的数学书上,凡是分数和除法的关系式上,都特别注明除数≠0,在字母式中就是b≠0。
完成板书:
被除数÷除数= (除数≠0)
a÷b= (b≠0)
五、课堂练习
1、练一练第1题。先让学生自己读题,再引导学生列出算式并用分数表示结果。
2、练一练第2题。独立完成,直接做在书上,集体交流。
六、课下作业:
练一练第3、4、5题。提出独立完成的要求,做完后指名学生讲题。
(附板书设计)
分数与除法
1÷2= (米) 1÷4= (千克) 3÷4= (个)
被除数÷除数= (除数≠0)
a÷b= (b≠0)
周军- 帖子数 : 210
注册日期 : 11-02-24
您在这个论坛的权限: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回复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