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的填写指导
2 posters
浅谈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的填写指导
小学科学课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这门课程不仅要求学生亲历以观察、实验为主的探究过程,而且还要求学生通过实验报告单将实验过程、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记载下来。这一环节是对实验过程的再现和总结,既有助于学生加深对新的科学概念的理解,又有助于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但由于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都较低,完成一个实验,他们不会感到困难,然而独立地完成一个实验报告却很困难。主要表现在不会用简明准确的语言描述实验过程和实验现象,对实验现象的分析抓不住要害和实质。因此指导学生学会填写科学实验报告单,是科学课教学的另一项艰巨的工作,必须引起我们科学课教师的高度重视。下面我就如何指导学生填写科学实验报告单,谈谈我的一些想法和做法,与同行们商榷。
一、要正确认识科学教学质量与科学素养的关系
由于我县的小学科学课是期末全县统一检测的学科,因此我县的科学课教师同时肩负着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提高科学教学质量的双重任务。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虽然重要,但目前尚无评价的标准,这项任务的完成情况还无法进行量化考核,不会影响任课教师的切身利益,而科学课教学质量的高低却直接影响着教师的年度考核成绩和绩效工资分配。因此不少科学课教师难免会采取重质量轻素质的做法,比如要求学生写科学实验报告,教师不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只是为了应付县教研室的检查。教师口述,学生听写,几乎成了学生完成科学实验报告的主要途径。
其实,提高科学课的教学质量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并不矛盾,而且两者还是相辅相成的。学生只有形成了一定的科学素养,掌握了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亲历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才能深刻地理解需要掌握的科学知识,才会运用掌握的科学知识解释身边的自然现象。只有这样的教学质量,才是最有价值的质量。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科学教学质量的评价标准会逐渐形成、科学教学质量的检测内容、检测形式也将会不断地改变,单凭死记硬背是不可能提高科学教学质量的。严格要求,积极指导学生编写科学实验报告,既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需要,也是提高科学教学质量的需要。
二、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实验探究的全过程,是学生写好科学实验报告的重要前提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一般应包括“我们的猜想”、“我们的做法”、“我们看到的现象”、“我们认为”、“我们的发现”、“实验结论”等主要项目,而要填好这些项目的具体内容,不亲历实验探究的全过程是不可能的。因此,要填好科学实验报告单,首先必须调动学生积极参与以下探究过程。
1、引导学生提出与课题有关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问题是科学研究的出发点,是进行科学探究的开始,没有问题的探究便成为无源之本。只有学生自己主动提出问题,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得以真正的发挥,从而促使学生作进一步深入细致的观察、思考和探索。
我在教学《探究马铃薯的沉浮原因》一课时,先让学生观察马铃薯在清水和浓盐水中的沉浮状态,然后引导学生提出自己最感兴趣的问题:“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状态与哪些因素有关呢?”从而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
2、对自己提出的问题进行大胆而有依据的猜想与假设
牛顿曾说过:“没有大胆的猜测,就作不出伟大的发现。”在学生提出了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后,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猜想或假设,要让学生从各个角度去思考。学生进行猜测后,要求学生说出自己猜测的理由,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的良好思维习惯,又使学生交流了提出假设的思维方法,相互之间受到启发,并使学生明白提出的假设不是凭空乱猜的。
3、指导学生讨论制定实验计划,确保实验有序进行
让学生自行设计实验,制定实验探究计划,是一种实验前的“动脑”活动。这个实验前的“动脑”活动是必不可少的,它一方面能够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去动手实验,而不是单纯“好玩”;另一方面使各个实验小组的探究活动能够有序、有效地开展。学生在动手实验之前,如果没有充分地“动脑”,设计好实验的各个环节,考虑清楚应注意的问题,在实验时,就不可能取得良好的实验效果,课堂上很可能会出现学生随意玩弄实验器材、做一些与教学内容无关的事情等现象,甚至还可能出现教学秩序失控的现象。实验前指导学生制定试验计划,还可以确保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分工合作,人人参与。实验计划一般包括提出与课题有关的科学问题和对问题答案的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过程、确定实验方法和实验材料,考虑注意的问题等内容。
指导学生自行设计实验,一定要循序渐进,有计划地开展,逐步提高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对于中低年级学生,由于他们对研究的问题缺乏了解,对科学实验方法、实验常规等还没有掌握,教师要指导学生制定实验计划。这样不仅降低了学习难度。同时还向学生示范、渗透了设计实验的方法,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逐渐掌握实验设计方法。对于具备了一定科学素养的高年级学生,教师只作一些提示和要求,计划的具体内容则放手让学生去讨论确定。
4、合作探究,人人参与
实验计划确定后,就要组织学生开展实验探究活动,这是填写科学实验报告单不可缺少的环节。在实验过程中必须做到合理分工,人人参与,要按照实验计划有条不紊地进行实验操作,认真细致地观察实验现象,及时做好实验现象和实验数据的记录。实验结束后,每个组员要及时在组内交流自己的发现和疑问。
三、组织交流汇报,重温实验过程
一个实验做完之后,教师必需了解学生是怎样做的,看到了什么现象,有什么发现和疑问,这就有了交流汇报的环节。这一环节既是教师检验实验教学效果的需要,也是学生填写科学实验报告单的需要。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可以请实验很成功的小组交流他们探究的问题、实验的步骤、看到的现象和得出的结论。由于小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还较低,对实验步骤的汇报,实验现象的描述,难免会出现步骤错乱,语句不通的问题,这就要组织学生讨论,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修改意见,最后由教师进行评价总结。
四、引导实验现象分析,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引导学生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总结概括实验结论,这是实验探究活动由动手转入动脑的过程,是思维从感性到理性的质的飞跃,只有完成了这个飞跃,学生才能真正获得知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要运用学过的科学知识解释观察到的实验现象,这既巩固了学生已有的科学知识,又锻炼了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当然,这个过程是整个探活动最困难的阶段,这就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科学知识储备、认知能力、思维规律给予恰当的引导。凡是学生能够运用已有的科学知识解释的实验现象,就必须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进行解释,如果是学生运用现有的科学知识无法解释的现象,就不要求学生解释。
五、学生实验报告的批阅必须突出科学课程的宗旨
学生认真填写科学实验报告单,既是巩固深化所学科学知识的需要,又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需要,因此既要积极指导,又要认真批阅。学生的实验报告单,必须书写整齐、格式规范、语句通顺,条理清晰。要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去记录实验步骤,描述实验现象,概括实验结论。切忌学生相互传抄,报告千篇一律。教师更不能越俎代庖,让学生听写老师口授的报告内容。教师要按时批阅、公正地评价学生的实验报告,对于学生报告中的重要错误,要明确指出,并要求学生认真纠正。
六、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中的项目设计应该具有童趣
好奇,是小学生的天性,但由于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还处在发展阶段,对于缺乏童趣的成人化语言,他们不仅难于理解和接受,而且还会产生厌烦和抵触的情绪。因此,在设计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时,每个项目的名称要尽量使用学生易懂且乐于接受的儿童语言,每个项目要填写的内容应该是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描述的。根据这一设计思想,我将全县统一印发的《中小学科学实验报告》进行了重新设计,使它比较贴近了儿童的认知心理。
一、要正确认识科学教学质量与科学素养的关系
由于我县的小学科学课是期末全县统一检测的学科,因此我县的科学课教师同时肩负着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提高科学教学质量的双重任务。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虽然重要,但目前尚无评价的标准,这项任务的完成情况还无法进行量化考核,不会影响任课教师的切身利益,而科学课教学质量的高低却直接影响着教师的年度考核成绩和绩效工资分配。因此不少科学课教师难免会采取重质量轻素质的做法,比如要求学生写科学实验报告,教师不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只是为了应付县教研室的检查。教师口述,学生听写,几乎成了学生完成科学实验报告的主要途径。
其实,提高科学课的教学质量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并不矛盾,而且两者还是相辅相成的。学生只有形成了一定的科学素养,掌握了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亲历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才能深刻地理解需要掌握的科学知识,才会运用掌握的科学知识解释身边的自然现象。只有这样的教学质量,才是最有价值的质量。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科学教学质量的评价标准会逐渐形成、科学教学质量的检测内容、检测形式也将会不断地改变,单凭死记硬背是不可能提高科学教学质量的。严格要求,积极指导学生编写科学实验报告,既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需要,也是提高科学教学质量的需要。
二、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实验探究的全过程,是学生写好科学实验报告的重要前提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一般应包括“我们的猜想”、“我们的做法”、“我们看到的现象”、“我们认为”、“我们的发现”、“实验结论”等主要项目,而要填好这些项目的具体内容,不亲历实验探究的全过程是不可能的。因此,要填好科学实验报告单,首先必须调动学生积极参与以下探究过程。
1、引导学生提出与课题有关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问题是科学研究的出发点,是进行科学探究的开始,没有问题的探究便成为无源之本。只有学生自己主动提出问题,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得以真正的发挥,从而促使学生作进一步深入细致的观察、思考和探索。
我在教学《探究马铃薯的沉浮原因》一课时,先让学生观察马铃薯在清水和浓盐水中的沉浮状态,然后引导学生提出自己最感兴趣的问题:“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状态与哪些因素有关呢?”从而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
2、对自己提出的问题进行大胆而有依据的猜想与假设
牛顿曾说过:“没有大胆的猜测,就作不出伟大的发现。”在学生提出了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后,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猜想或假设,要让学生从各个角度去思考。学生进行猜测后,要求学生说出自己猜测的理由,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的良好思维习惯,又使学生交流了提出假设的思维方法,相互之间受到启发,并使学生明白提出的假设不是凭空乱猜的。
3、指导学生讨论制定实验计划,确保实验有序进行
让学生自行设计实验,制定实验探究计划,是一种实验前的“动脑”活动。这个实验前的“动脑”活动是必不可少的,它一方面能够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去动手实验,而不是单纯“好玩”;另一方面使各个实验小组的探究活动能够有序、有效地开展。学生在动手实验之前,如果没有充分地“动脑”,设计好实验的各个环节,考虑清楚应注意的问题,在实验时,就不可能取得良好的实验效果,课堂上很可能会出现学生随意玩弄实验器材、做一些与教学内容无关的事情等现象,甚至还可能出现教学秩序失控的现象。实验前指导学生制定试验计划,还可以确保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分工合作,人人参与。实验计划一般包括提出与课题有关的科学问题和对问题答案的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过程、确定实验方法和实验材料,考虑注意的问题等内容。
指导学生自行设计实验,一定要循序渐进,有计划地开展,逐步提高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对于中低年级学生,由于他们对研究的问题缺乏了解,对科学实验方法、实验常规等还没有掌握,教师要指导学生制定实验计划。这样不仅降低了学习难度。同时还向学生示范、渗透了设计实验的方法,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逐渐掌握实验设计方法。对于具备了一定科学素养的高年级学生,教师只作一些提示和要求,计划的具体内容则放手让学生去讨论确定。
4、合作探究,人人参与
实验计划确定后,就要组织学生开展实验探究活动,这是填写科学实验报告单不可缺少的环节。在实验过程中必须做到合理分工,人人参与,要按照实验计划有条不紊地进行实验操作,认真细致地观察实验现象,及时做好实验现象和实验数据的记录。实验结束后,每个组员要及时在组内交流自己的发现和疑问。
三、组织交流汇报,重温实验过程
一个实验做完之后,教师必需了解学生是怎样做的,看到了什么现象,有什么发现和疑问,这就有了交流汇报的环节。这一环节既是教师检验实验教学效果的需要,也是学生填写科学实验报告单的需要。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可以请实验很成功的小组交流他们探究的问题、实验的步骤、看到的现象和得出的结论。由于小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还较低,对实验步骤的汇报,实验现象的描述,难免会出现步骤错乱,语句不通的问题,这就要组织学生讨论,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修改意见,最后由教师进行评价总结。
四、引导实验现象分析,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引导学生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总结概括实验结论,这是实验探究活动由动手转入动脑的过程,是思维从感性到理性的质的飞跃,只有完成了这个飞跃,学生才能真正获得知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要运用学过的科学知识解释观察到的实验现象,这既巩固了学生已有的科学知识,又锻炼了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当然,这个过程是整个探活动最困难的阶段,这就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科学知识储备、认知能力、思维规律给予恰当的引导。凡是学生能够运用已有的科学知识解释的实验现象,就必须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进行解释,如果是学生运用现有的科学知识无法解释的现象,就不要求学生解释。
五、学生实验报告的批阅必须突出科学课程的宗旨
学生认真填写科学实验报告单,既是巩固深化所学科学知识的需要,又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需要,因此既要积极指导,又要认真批阅。学生的实验报告单,必须书写整齐、格式规范、语句通顺,条理清晰。要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去记录实验步骤,描述实验现象,概括实验结论。切忌学生相互传抄,报告千篇一律。教师更不能越俎代庖,让学生听写老师口授的报告内容。教师要按时批阅、公正地评价学生的实验报告,对于学生报告中的重要错误,要明确指出,并要求学生认真纠正。
六、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中的项目设计应该具有童趣
好奇,是小学生的天性,但由于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还处在发展阶段,对于缺乏童趣的成人化语言,他们不仅难于理解和接受,而且还会产生厌烦和抵触的情绪。因此,在设计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时,每个项目的名称要尽量使用学生易懂且乐于接受的儿童语言,每个项目要填写的内容应该是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描述的。根据这一设计思想,我将全县统一印发的《中小学科学实验报告》进行了重新设计,使它比较贴近了儿童的认知心理。
庞志伟- 帖子数 : 122
注册日期 : 11-10-24
您在这个论坛的权限: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回复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