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存在的问题
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资金严重不足,基础设施比较薄弱。
要想在农村落实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一个关键的限制因素就是资金问题。资金不足,犹如一个瓶颈,使信息技术教育中一些必需的设备无法提供。
(1)经费紧缺,微机数量不足。有许多学校建成了多媒体网络机房,但机器数一般在20台到40台左右,少于学生数,使得在上机练习过程中一些学生没有事做,影响教学效果。
(2)经费紧缺,有的学校只建有单机机房,没有建成网络机房,个别学校现有的微机房是以前的486机器或别的学校、单位捐赠的旧机器,内存少,硬盘小,无法安装教学必须的软件,学生没有上机操作的机会。
(3)经费紧缺,致使学校的计算机无法及时修理和更新。例如我校在2003年通过“借、贷”等形式建起了多媒体网络教室,虽然只有四十多台电脑,但所借款项必须在五年内还清,每期要还款二万多元,从学生收到的费用往往只有一半,学校还得从其他经费中挤出一万多元还账,哪有一分钱来投入到软件购买和易损件维护更换?所以机房里的耳机不响,鼠标不灵是正常情况;机房中电脑病毒肆虐,死机瘫痪是家常便饭。
(二)师资队伍素质有待提高、地位低、任务重、缺乏激励机制。
1、师资短缺,信息技术教师在数量和质量上还不能满足目前开展信息技术教育的需要。目前农村中小学由于重视程度、人员编制和教育经费等方面因素,许多学校几乎没有配备信息技术专业教师。改行和兼职的比较多,只有很少一部分是正规本、专科院校计算机专业毕业生。教龄稍长一些的信息技术教师在最近几年走过了从“电教教师”到“计算机教师”再到“信息技术教师”的路,这样的师资状况,难以胜任信息技术课教学工作。而学校在建设的时候基本上是关注硬件,对配备相应软件和人员培训却关注很少。形成“有网无车,有车无货,缺少驾驶员”的现象。
2、信息技术教师在学校工作中得不到学校领导和老师的理解。绝大部分学校的信息技术教师地位低、环境差、待遇低、工作重(有的老师每周要上到20节课),还要负责学校机房和办公室计算机的维护,制作多媒体课件,制作网页,统计学生考试的各科成绩,统计汇总上级各个部门的数据,辅导学生参加常规竞赛,甚至要完成打印任务。而且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缺乏一套激励机制,导致大部分教师人心思动、另谋他就或在电脑店做兼职工作,陷入恶性循环之中。
(三)教育观念相对滞后。
1、对信息技术教育认识不够明确。农村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农民收入仍然偏低。有些学校领导人缺乏现代教育意识,农村教育基本上还徘徊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许多领导还是将学生的考试成绩、中高考的升学率作为评价教师教学水平的唯一标准,不重视信息技术教育的建设,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阻碍了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也影响着信息技术课程的内容和体系结构。
2、虽说我区中心小学以上学校都开设了信息技术必修课,但各校在执行课时计划的时候存在随意性。有的学校随意减少规定的课时数,有的学校因为老师的原因停开信息技术课。学校在信息技术课程的常规教学管理方面抓得不严,对教师的备课、教学等情况没有进行定期检查和督促。
3、购买计算机是为了验收达标,搞政绩。等“标”达了,逢人便炫耀,遇会就总结汇报,至于使用,那是“软件”,无关紧要。于是,每周两节的信息技术课减为一节,摸摸键盘成了孩子们最奢侈的事。更有甚者,把计算机“束之高阁”──计算机,多珍贵的东西啊!好不容易买来了,让老师胡捣鼓,给那些小毛孩儿瞎折腾?坏了怎么办?没有参观视察的领导来不得开门。
(四)教学难度大、教学方法不合理。
1、现在的农村学校,存在教师少,班级学生多的现象。一个班往往有四五十个学生,而学校只有二十多台微机,上一堂信息技术教学课,需要学生轮流多次才行,其教学难度和教学效果就可想而知。
2、很多教师把信息技术课按照学习语数学科的老办法去讲、去学、去考,照本宣科,以一种完成课时任务的姿态去应付这门课。
3、部分上机操作课,变成了无任务的打字课、上网课或者是放任自流的游戏课、聊天课。
4、没有充分发挥计算机这种学习资源的重要作用。在今天,利用计算机上网查阅资料、开阔视野、获取知识,已经成为现代人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许多学校只是让学生在信息技术课上学学开机、关机,建个文件夹,练习画画、打字,根本不让学生上网。花几百元钱买个学习机就能干的事,却让计算机来干,浪费了资源不说,还浪费了学生宝贵的时间、精力。这就如同让孙悟空捉耗子,实在是委屈了这神通广大的智慧之神。
(五)适合青少年、儿童的网络信息资源少。
各学校校园网络或多媒体网络教室相继组建后,与Internet联上了,以网络为基础的种种教学活动也开展起来了,学生也能很方便地从互联网上获取大量的信息,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网上信息资源适合青少年、儿童的比较少,很多是舶来之品,其中精华和糟粕成半分之势。在网上,学生最热衷于聊天、游戏,甚至浏览不良网站,教师也很难控制和管理信息来源,于是,出现了珠渣混进的现象。这样下去,不但有违信息化教学的初衷,而且对于鉴别能力较弱的中小学生来说有“网络鸦片”之危险。
要想在农村落实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一个关键的限制因素就是资金问题。资金不足,犹如一个瓶颈,使信息技术教育中一些必需的设备无法提供。
(1)经费紧缺,微机数量不足。有许多学校建成了多媒体网络机房,但机器数一般在20台到40台左右,少于学生数,使得在上机练习过程中一些学生没有事做,影响教学效果。
(2)经费紧缺,有的学校只建有单机机房,没有建成网络机房,个别学校现有的微机房是以前的486机器或别的学校、单位捐赠的旧机器,内存少,硬盘小,无法安装教学必须的软件,学生没有上机操作的机会。
(3)经费紧缺,致使学校的计算机无法及时修理和更新。例如我校在2003年通过“借、贷”等形式建起了多媒体网络教室,虽然只有四十多台电脑,但所借款项必须在五年内还清,每期要还款二万多元,从学生收到的费用往往只有一半,学校还得从其他经费中挤出一万多元还账,哪有一分钱来投入到软件购买和易损件维护更换?所以机房里的耳机不响,鼠标不灵是正常情况;机房中电脑病毒肆虐,死机瘫痪是家常便饭。
(二)师资队伍素质有待提高、地位低、任务重、缺乏激励机制。
1、师资短缺,信息技术教师在数量和质量上还不能满足目前开展信息技术教育的需要。目前农村中小学由于重视程度、人员编制和教育经费等方面因素,许多学校几乎没有配备信息技术专业教师。改行和兼职的比较多,只有很少一部分是正规本、专科院校计算机专业毕业生。教龄稍长一些的信息技术教师在最近几年走过了从“电教教师”到“计算机教师”再到“信息技术教师”的路,这样的师资状况,难以胜任信息技术课教学工作。而学校在建设的时候基本上是关注硬件,对配备相应软件和人员培训却关注很少。形成“有网无车,有车无货,缺少驾驶员”的现象。
2、信息技术教师在学校工作中得不到学校领导和老师的理解。绝大部分学校的信息技术教师地位低、环境差、待遇低、工作重(有的老师每周要上到20节课),还要负责学校机房和办公室计算机的维护,制作多媒体课件,制作网页,统计学生考试的各科成绩,统计汇总上级各个部门的数据,辅导学生参加常规竞赛,甚至要完成打印任务。而且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缺乏一套激励机制,导致大部分教师人心思动、另谋他就或在电脑店做兼职工作,陷入恶性循环之中。
(三)教育观念相对滞后。
1、对信息技术教育认识不够明确。农村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农民收入仍然偏低。有些学校领导人缺乏现代教育意识,农村教育基本上还徘徊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许多领导还是将学生的考试成绩、中高考的升学率作为评价教师教学水平的唯一标准,不重视信息技术教育的建设,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阻碍了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也影响着信息技术课程的内容和体系结构。
2、虽说我区中心小学以上学校都开设了信息技术必修课,但各校在执行课时计划的时候存在随意性。有的学校随意减少规定的课时数,有的学校因为老师的原因停开信息技术课。学校在信息技术课程的常规教学管理方面抓得不严,对教师的备课、教学等情况没有进行定期检查和督促。
3、购买计算机是为了验收达标,搞政绩。等“标”达了,逢人便炫耀,遇会就总结汇报,至于使用,那是“软件”,无关紧要。于是,每周两节的信息技术课减为一节,摸摸键盘成了孩子们最奢侈的事。更有甚者,把计算机“束之高阁”──计算机,多珍贵的东西啊!好不容易买来了,让老师胡捣鼓,给那些小毛孩儿瞎折腾?坏了怎么办?没有参观视察的领导来不得开门。
(四)教学难度大、教学方法不合理。
1、现在的农村学校,存在教师少,班级学生多的现象。一个班往往有四五十个学生,而学校只有二十多台微机,上一堂信息技术教学课,需要学生轮流多次才行,其教学难度和教学效果就可想而知。
2、很多教师把信息技术课按照学习语数学科的老办法去讲、去学、去考,照本宣科,以一种完成课时任务的姿态去应付这门课。
3、部分上机操作课,变成了无任务的打字课、上网课或者是放任自流的游戏课、聊天课。
4、没有充分发挥计算机这种学习资源的重要作用。在今天,利用计算机上网查阅资料、开阔视野、获取知识,已经成为现代人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许多学校只是让学生在信息技术课上学学开机、关机,建个文件夹,练习画画、打字,根本不让学生上网。花几百元钱买个学习机就能干的事,却让计算机来干,浪费了资源不说,还浪费了学生宝贵的时间、精力。这就如同让孙悟空捉耗子,实在是委屈了这神通广大的智慧之神。
(五)适合青少年、儿童的网络信息资源少。
各学校校园网络或多媒体网络教室相继组建后,与Internet联上了,以网络为基础的种种教学活动也开展起来了,学生也能很方便地从互联网上获取大量的信息,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网上信息资源适合青少年、儿童的比较少,很多是舶来之品,其中精华和糟粕成半分之势。在网上,学生最热衷于聊天、游戏,甚至浏览不良网站,教师也很难控制和管理信息来源,于是,出现了珠渣混进的现象。这样下去,不但有违信息化教学的初衷,而且对于鉴别能力较弱的中小学生来说有“网络鸦片”之危险。
周军- 帖子数 : 210
注册日期 : 11-02-24
您在这个论坛的权限: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回复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