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略读课 教学设计 王盈
单元略读课 教学设计 王盈
•冀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单元略读课教学设计
13*四个人和一只箱子 15*米芾学书
小部落小学 王盈
【教材分析】
《四个人和一个箱子》这个故事讲四个在丛林中探险的人,为了实现一个承诺而历尽艰辛、团结一致,最终走出丛林获得生存的故事。本文思路明晰,情节引人入胜。以一只箱子为灵魂,为线索,贯穿始终。文章一开始便设置悬念,格拉夫临去世时留下一只神秘的木箱,要求他们做出承诺——把箱子安全送达目的地,这样他们会得到丰厚的回报。神秘木箱里到底装的是什么,没有人知道,但他们认定只有齐心协力把这只箱子抬出去才能获得比黄金更宝贵的东西。为了实现对格拉夫的承诺,这支神秘的木箱成为四个人的精神支柱和纽带。正是在这种信念支配下,他们团结协作,历尽艰辛,才使探险队最终战胜困难,走出困境,获得了比黄金更宝贵的东西——生命。而箱子里装的是一文不值的石头。文中的格拉夫可以说是爱心和智慧的化身,当自己生命垂危时想到的是四位伴侣的生命,他又一次及极其巧妙的用一个可以实现的希望鼓励他们前进,使他们冲出逆境,走出噩梦,获得新生。箱子是智慧的具体物象,如果没有箱子,就没有四个人共同的诺言,就没有四个人坚定不移的信念,就没有四个人团结协作的精神,就没有四个人战胜困难的勇气,更没有四个人重获新生的希望。本文在布局谋篇上采用了倒叙的手法。增强了文章的生动性,使文章产生悬念,更能引人入胜,避免了叙述的平板和结构的单调。
《米芾学书》讲的是米芾学书的故事。米芾开始跟私塾先生学书,每天机械练字,三年没有长进。后来又跟过路秀才练字,秀才用纸贵之法,逼他仔细琢磨字的结构,使他心领神会,后来成了有名的书法家。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学东西、做事情机械盲目,不会取得很好的效果,只有用心、得法才能有较快的进步和提高。整篇文章层次清楚,主题鲜明。作者围绕思想主旨精心选材,主要写了两个故事:一是米芾和私塾先生学书,二是米芾和过路秀才学书。前后两件事对比,作者的观点立刻明朗化,读者很容易从中悟出道理。
本组课文主题是“启智于身边”。本课教学宜放手让学生自主阅读,自读自悟。通过自读、品读,体会身边的人给予自己的智慧、信念与精神的启迪。
【学情分析】
学习这篇课文的学生年龄一般都在11~12岁之间,该年龄阶段的学生善于探索,敢于质疑,对事物有一定的见解和方法,养成了提前预习、查阅、收集资料的好习惯,还具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和上网浏览、搜索信息的能力。
【教学目标】
1.在理解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感受格拉夫的爱心和智慧以及秀才的独具匠心。
2.学习倒叙的写作方法。
3.懂得信守诺言、团结协作和必胜的信念才是克服困难的无价之宝以及做什么事都要用心的道理。
【教学重点】
在理解课文内容基础上,用对比阅读的方法,感受格拉夫的爱心和智慧以及秀才的用心良苦;懂得信守诺言、团结协作和必胜的信念才是克服困难的无价之宝以及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用心去悟,用心去领会,这样才能有较快的进步的道理。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四个人在体力不支、生存条件异常艰难的情况下为什么能活着走出丛林;能结合实际谈谈《米芾学书》一文给自己的启发。
【教学方法】
自主阅读,自主学习。
【教学准备】
学生预习,读熟课文,自学生字词,了解课文内容,搜集关于米芾的资料,了解背景。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与课文相关的图片,文字资料等。)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一)出示米芾图片,米芾简介。
(二)了解米芾的书法成就。.
【设计意图】通过了解与感受杰出人物及其成就,激发学生积极上进之心以及学习课文的兴趣。
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文学家米芾的书法令我们在座的每一位为之羡慕,其人其事更是令我们为之敬仰。大家都知道,我们本单元的主题是“启智于身边”。 在这里,我认为“智”不单指智慧,更多的是一种精神、一种信念。它告诉我们,作为一个人,要想取得成功,需要他人的帮助,同时更需要认识到别人给予的帮助并转化为自身的精神与信念。在今天的两篇课文里,我们将进一步感悟“启智于身边”的事例:《13*四个人和一只箱子》、《 15*米芾学书》。板书课题:《13*四个人和一只箱子》、《 15*米芾学书》
【设计意图】谈话导入,进一步明确本单元的主题,以及本课内容对主题的拓展。
二、明确学习要求
教师说明:《四个人和一只箱子》、《 米芾学书》是两篇略读课文,把这两篇文章放在一起学习,在于二者有共同的地方:都有“启智”者,以及“受启者”通过个人自身的努力,用精神与信念战胜困难,最终取得成功的典型事例。所以今天我们采用比较阅读的方法欣赏两篇课文,有没有信心挑战自己?下面我们来看阅读提示(教师多媒体出示)
1、 两篇文章各写了一件什么事?文中的人物主要有谁?他们各有什么特点?从哪里看出来?
2、 两篇文章各可分为几部分?《四个人和一只箱子》采用了何种叙事顺序?《 米芾学书》采用了何种写作手法?
3、 四个人在体力不支、生存条件异常艰难的情况下为什么能活着走出丛林?米芾为什么第二次能把字写漂亮?
4、 两个故事各揭示了一个什么道理?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导入及阅读提示,明确本课学习目标及学习方法。
三、根据“阅读提示”速读全文
1、根据提示自课文。完成第一个阅读提示。(生答)师板书:(格拉夫、四个探险者、秀才、米芾、智慧的化身、坚定的信念、钻研精神)
【设计意图】通过了解文章内容,整体感知课文。
(师:同学们对文章的内容及人物有了总体的把握,那么在层次结构上有何特点?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将文章分为三部分)
2、默读两篇课文,完成阅读提示第二个问题,并出示课件,完成对比阅读表格前三个部分。
四个儿子和一个箱子 米芾学书
结构 交箱子——做承诺——艰难跋涉——走出丛林
叙事顺序 倒叙 顺叙
写作手法 分——总
总——分——总
道理 信守诺言、团结协作和必胜的信念才是克服困难的无价之宝 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用心去悟,用心去领会,这样才能有较快的进步的道理。
【设计意图】从层次上进一步理清文章结构,感悟内容。
3、快速浏览课文,思考预读提示3,、4,完成预习提示第四部分,突破文章重难点。
【设计意图】从内容上进一步理解、感悟课文,完成对主题的升华。
四、总结全文。
格拉夫的爱心和智慧,以及四个探险者信守诺言、团结协作的高贵品质和必胜的信念给我们以深深的启迪,而秀才的良苦用心和米芾的用心钻研更让我们为之感动,这就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启智”故事,希望同学们利用自己敏锐的眼睛去观察、去寻找生活中向上的智慧与力量,做事有信念,肯用心的人。
【设计意图】对全文作总结,升华情感
五、课后作业。
结合生活实际,谈谈《米芾学书》一文给自己的启发。
【设计意图】让学生根据课堂感悟,结合自己生活实际,加深理解,明确自己的生活目标。
板书设计:
《13*四个人和一只箱子》、《 15*米芾学书》
格拉夫 —— 秀才——智慧的化身(启)
探险者 —— 米芾—— 坚定的信念
用心的钻研(发)
课后反思:
课前预习做得好,为课堂的讨论、交流、探究争取到了更大的空间和时间。
《四个人和一个箱子》课文篇幅较长,故事情节引人入胜。在教学时我鼓励学生用对比阅读方法自读自悟,读懂课文。通过初读课文,使学生对课文内容和写法有个大致的了解,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课文“交箱子——做承诺——艰难跋涉——走出丛林”的行文线索。在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和故事条理之后,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自读自悟。学生默读课文,出示中心话题:四个人在体力不支、生存条件异常艰难的情况下为什么能活着走出丛林?带着问题边思考边阅读,并画出自己认为含义深刻或心灵为之一震的句子,在书的空白处旁注自己的感受,然后组织学生交流学习收获。
学《米芾学书》这篇文章,体会到秀才的智慧——善于“对症下药”,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试想:如果那个秀才只看量而不看质,规定一天写多少个字,米芾能有以后的造诣吗?秀才交给的米芾的不是每个字的写法,而是学习写字的门道,正是授之以渔,才使米芾受益终身。这正是我要学习的。我们的教学同样如此,也要讲“质”而不是论“量”。关注学生的作业结果,也要把写作业的过程变成真正“学习”的过程。在以后的工作中,无论学东西、做事情,我要用心去领悟,掌握要领,这样才会有较快的进步和提高。
13*四个人和一只箱子 15*米芾学书
小部落小学 王盈
【教材分析】
《四个人和一个箱子》这个故事讲四个在丛林中探险的人,为了实现一个承诺而历尽艰辛、团结一致,最终走出丛林获得生存的故事。本文思路明晰,情节引人入胜。以一只箱子为灵魂,为线索,贯穿始终。文章一开始便设置悬念,格拉夫临去世时留下一只神秘的木箱,要求他们做出承诺——把箱子安全送达目的地,这样他们会得到丰厚的回报。神秘木箱里到底装的是什么,没有人知道,但他们认定只有齐心协力把这只箱子抬出去才能获得比黄金更宝贵的东西。为了实现对格拉夫的承诺,这支神秘的木箱成为四个人的精神支柱和纽带。正是在这种信念支配下,他们团结协作,历尽艰辛,才使探险队最终战胜困难,走出困境,获得了比黄金更宝贵的东西——生命。而箱子里装的是一文不值的石头。文中的格拉夫可以说是爱心和智慧的化身,当自己生命垂危时想到的是四位伴侣的生命,他又一次及极其巧妙的用一个可以实现的希望鼓励他们前进,使他们冲出逆境,走出噩梦,获得新生。箱子是智慧的具体物象,如果没有箱子,就没有四个人共同的诺言,就没有四个人坚定不移的信念,就没有四个人团结协作的精神,就没有四个人战胜困难的勇气,更没有四个人重获新生的希望。本文在布局谋篇上采用了倒叙的手法。增强了文章的生动性,使文章产生悬念,更能引人入胜,避免了叙述的平板和结构的单调。
《米芾学书》讲的是米芾学书的故事。米芾开始跟私塾先生学书,每天机械练字,三年没有长进。后来又跟过路秀才练字,秀才用纸贵之法,逼他仔细琢磨字的结构,使他心领神会,后来成了有名的书法家。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学东西、做事情机械盲目,不会取得很好的效果,只有用心、得法才能有较快的进步和提高。整篇文章层次清楚,主题鲜明。作者围绕思想主旨精心选材,主要写了两个故事:一是米芾和私塾先生学书,二是米芾和过路秀才学书。前后两件事对比,作者的观点立刻明朗化,读者很容易从中悟出道理。
本组课文主题是“启智于身边”。本课教学宜放手让学生自主阅读,自读自悟。通过自读、品读,体会身边的人给予自己的智慧、信念与精神的启迪。
【学情分析】
学习这篇课文的学生年龄一般都在11~12岁之间,该年龄阶段的学生善于探索,敢于质疑,对事物有一定的见解和方法,养成了提前预习、查阅、收集资料的好习惯,还具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和上网浏览、搜索信息的能力。
【教学目标】
1.在理解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感受格拉夫的爱心和智慧以及秀才的独具匠心。
2.学习倒叙的写作方法。
3.懂得信守诺言、团结协作和必胜的信念才是克服困难的无价之宝以及做什么事都要用心的道理。
【教学重点】
在理解课文内容基础上,用对比阅读的方法,感受格拉夫的爱心和智慧以及秀才的用心良苦;懂得信守诺言、团结协作和必胜的信念才是克服困难的无价之宝以及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用心去悟,用心去领会,这样才能有较快的进步的道理。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四个人在体力不支、生存条件异常艰难的情况下为什么能活着走出丛林;能结合实际谈谈《米芾学书》一文给自己的启发。
【教学方法】
自主阅读,自主学习。
【教学准备】
学生预习,读熟课文,自学生字词,了解课文内容,搜集关于米芾的资料,了解背景。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与课文相关的图片,文字资料等。)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一)出示米芾图片,米芾简介。
(二)了解米芾的书法成就。.
【设计意图】通过了解与感受杰出人物及其成就,激发学生积极上进之心以及学习课文的兴趣。
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文学家米芾的书法令我们在座的每一位为之羡慕,其人其事更是令我们为之敬仰。大家都知道,我们本单元的主题是“启智于身边”。 在这里,我认为“智”不单指智慧,更多的是一种精神、一种信念。它告诉我们,作为一个人,要想取得成功,需要他人的帮助,同时更需要认识到别人给予的帮助并转化为自身的精神与信念。在今天的两篇课文里,我们将进一步感悟“启智于身边”的事例:《13*四个人和一只箱子》、《 15*米芾学书》。板书课题:《13*四个人和一只箱子》、《 15*米芾学书》
【设计意图】谈话导入,进一步明确本单元的主题,以及本课内容对主题的拓展。
二、明确学习要求
教师说明:《四个人和一只箱子》、《 米芾学书》是两篇略读课文,把这两篇文章放在一起学习,在于二者有共同的地方:都有“启智”者,以及“受启者”通过个人自身的努力,用精神与信念战胜困难,最终取得成功的典型事例。所以今天我们采用比较阅读的方法欣赏两篇课文,有没有信心挑战自己?下面我们来看阅读提示(教师多媒体出示)
1、 两篇文章各写了一件什么事?文中的人物主要有谁?他们各有什么特点?从哪里看出来?
2、 两篇文章各可分为几部分?《四个人和一只箱子》采用了何种叙事顺序?《 米芾学书》采用了何种写作手法?
3、 四个人在体力不支、生存条件异常艰难的情况下为什么能活着走出丛林?米芾为什么第二次能把字写漂亮?
4、 两个故事各揭示了一个什么道理?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导入及阅读提示,明确本课学习目标及学习方法。
三、根据“阅读提示”速读全文
1、根据提示自课文。完成第一个阅读提示。(生答)师板书:(格拉夫、四个探险者、秀才、米芾、智慧的化身、坚定的信念、钻研精神)
【设计意图】通过了解文章内容,整体感知课文。
(师:同学们对文章的内容及人物有了总体的把握,那么在层次结构上有何特点?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将文章分为三部分)
2、默读两篇课文,完成阅读提示第二个问题,并出示课件,完成对比阅读表格前三个部分。
四个儿子和一个箱子 米芾学书
结构 交箱子——做承诺——艰难跋涉——走出丛林
叙事顺序 倒叙 顺叙
写作手法 分——总
总——分——总
道理 信守诺言、团结协作和必胜的信念才是克服困难的无价之宝 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用心去悟,用心去领会,这样才能有较快的进步的道理。
【设计意图】从层次上进一步理清文章结构,感悟内容。
3、快速浏览课文,思考预读提示3,、4,完成预习提示第四部分,突破文章重难点。
【设计意图】从内容上进一步理解、感悟课文,完成对主题的升华。
四、总结全文。
格拉夫的爱心和智慧,以及四个探险者信守诺言、团结协作的高贵品质和必胜的信念给我们以深深的启迪,而秀才的良苦用心和米芾的用心钻研更让我们为之感动,这就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启智”故事,希望同学们利用自己敏锐的眼睛去观察、去寻找生活中向上的智慧与力量,做事有信念,肯用心的人。
【设计意图】对全文作总结,升华情感
五、课后作业。
结合生活实际,谈谈《米芾学书》一文给自己的启发。
【设计意图】让学生根据课堂感悟,结合自己生活实际,加深理解,明确自己的生活目标。
板书设计:
《13*四个人和一只箱子》、《 15*米芾学书》
格拉夫 —— 秀才——智慧的化身(启)
探险者 —— 米芾—— 坚定的信念
用心的钻研(发)
课后反思:
课前预习做得好,为课堂的讨论、交流、探究争取到了更大的空间和时间。
《四个人和一个箱子》课文篇幅较长,故事情节引人入胜。在教学时我鼓励学生用对比阅读方法自读自悟,读懂课文。通过初读课文,使学生对课文内容和写法有个大致的了解,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课文“交箱子——做承诺——艰难跋涉——走出丛林”的行文线索。在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和故事条理之后,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自读自悟。学生默读课文,出示中心话题:四个人在体力不支、生存条件异常艰难的情况下为什么能活着走出丛林?带着问题边思考边阅读,并画出自己认为含义深刻或心灵为之一震的句子,在书的空白处旁注自己的感受,然后组织学生交流学习收获。
学《米芾学书》这篇文章,体会到秀才的智慧——善于“对症下药”,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试想:如果那个秀才只看量而不看质,规定一天写多少个字,米芾能有以后的造诣吗?秀才交给的米芾的不是每个字的写法,而是学习写字的门道,正是授之以渔,才使米芾受益终身。这正是我要学习的。我们的教学同样如此,也要讲“质”而不是论“量”。关注学生的作业结果,也要把写作业的过程变成真正“学习”的过程。在以后的工作中,无论学东西、做事情,我要用心去领悟,掌握要领,这样才会有较快的进步和提高。
高海银- 帖子数 : 142
注册日期 : 11-02-23
您在这个论坛的权限: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回复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