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学区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学区教研组成员来签到啦
4 posters
语文单元整体教学-------各种课型的教学目标
上学期市级活动中总结、提供了各种课型的教学目标(或教学内容提示):
※单元整读课目标
1、整体了解单元学习内容。
2、训练学生阅读速度。
3、激发学生深入学习单元内容的积极性。
4、进行对比阅读,初步感受围绕单元同一主题不同文体表达的作用。
※单元朗读课目标
1、训练学生朗读能力(读正确、读流利、有感情)。
2、了解学习重点(参考课后阅读提示等把握)。
3、部分重点句段能够背诵。
※单课品读课目标与要求
1、完成课文后的阅读要求。
2、进一步深入了解课文内容,体现三维目标。
3、淡化繁琐的课文内容分析,强化一课一得,提高课堂效率;强调教语文,而不是教课文。争取一篇课文一课时完成。
※单元扩展课的目标与提示
1、多方面、多角度进行扩展,如,作者的其他作品,同主题、同体裁的作品;同主题的其他艺术表现形式(雕塑、摄影、绘画、歌曲……)
2、使学生感受同一主题的多种表达形式。
3、使学生对单元主题得以进一步内化吸收。
※单元整理课的目标与提示
1、中高年级尽量避免完全上成单元复习课。而是对单元字、词、句、段、表达方式的品析、积累、鉴赏(知道一点常识 识记一批雅词 品味一组奇字 积累一些美句 重温一个精段 解析一个段落 揣摩一例写法……)
2、避免重复句段的内容。
3、根据年级不同灵活掌握,不能拔高要求。
※单元习作指导课的提示
1、注重课堂结构的设计(结构决定质量,结构决定功能)。
2、注重引导学生布置文章结构。
3、课上进行多种形式的习作练习,如连词成句、成段。
4、不只关注学生的习作内容,而且关注语言。
5、不能过分强调“我手写我心”。
6、明确为“用”而写。
※单元习作讲评课的提示
1、可以安排一些基本的练习。(比如:连词成话 )
2、要注意基本要求,不要盲目拔高。
3、讲评课还要和指导课对应起来。
※单元整读课目标
1、整体了解单元学习内容。
2、训练学生阅读速度。
3、激发学生深入学习单元内容的积极性。
4、进行对比阅读,初步感受围绕单元同一主题不同文体表达的作用。
※单元朗读课目标
1、训练学生朗读能力(读正确、读流利、有感情)。
2、了解学习重点(参考课后阅读提示等把握)。
3、部分重点句段能够背诵。
※单课品读课目标与要求
1、完成课文后的阅读要求。
2、进一步深入了解课文内容,体现三维目标。
3、淡化繁琐的课文内容分析,强化一课一得,提高课堂效率;强调教语文,而不是教课文。争取一篇课文一课时完成。
※单元扩展课的目标与提示
1、多方面、多角度进行扩展,如,作者的其他作品,同主题、同体裁的作品;同主题的其他艺术表现形式(雕塑、摄影、绘画、歌曲……)
2、使学生感受同一主题的多种表达形式。
3、使学生对单元主题得以进一步内化吸收。
※单元整理课的目标与提示
1、中高年级尽量避免完全上成单元复习课。而是对单元字、词、句、段、表达方式的品析、积累、鉴赏(知道一点常识 识记一批雅词 品味一组奇字 积累一些美句 重温一个精段 解析一个段落 揣摩一例写法……)
2、避免重复句段的内容。
3、根据年级不同灵活掌握,不能拔高要求。
※单元习作指导课的提示
1、注重课堂结构的设计(结构决定质量,结构决定功能)。
2、注重引导学生布置文章结构。
3、课上进行多种形式的习作练习,如连词成句、成段。
4、不只关注学生的习作内容,而且关注语言。
5、不能过分强调“我手写我心”。
6、明确为“用”而写。
※单元习作讲评课的提示
1、可以安排一些基本的练习。(比如:连词成话 )
2、要注意基本要求,不要盲目拔高。
3、讲评课还要和指导课对应起来。
高海银- 帖子数 : 142
注册日期 : 11-02-23
语文单元整体教学---学习资料
向大家介绍一下山东德州跃华学校在单元整体教学方面的改革实践。虽然在具体实施上和我市有所不同,但可以帮我们对语文“整体教学”有更加深透的认识。
首先推荐跃华学校校长李怀源先生的一篇演讲。(有16000余字,需要一点耐心哦!可以下载慢慢读)
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与读写策略
──李怀源在小学语文“读写”策略研讨会上的演讲稿
尊敬的崔峦理事长,可爱的玉贵老师,各位尊贵的客人:
今天我们大家聚集在这里,为了研究小学语文的读写策略。
我今天的演讲有四个部分。第一,单元整体教学是什么?第二,单元整体教学怎么做?单元整体教学从哪里来?单元整体教学到哪里去?
单元整体教学有三大板块。第一教科书教学,第二读整本书,第三语文实践活动,这是我们单元整体教学的三大模块。小学语文是一个完整的整体,现在我们把小学语文分成三个大的部分。第一部分就是教科书的教学,第二大部分读整本书,第三部分就是语文实践活动。这样通过这三个板块的划分,大家可以感觉到单元整体教学与以往教学的明显不同。单元整体教学与我们以前提到的单元整组教学也有所不同,因为单元整体教学加进了读整本书和语文实践活动。那么教科书的教学指的是什么,就是我们人教版的一到十二册的教科书,这是我们非常重视的,因为到目前为止,人教版的小学语文教科书是我们实施教学的重要凭借,不是说有的时候,网上的网友热衷于讨论一个问题,就是给教材指错误。他说这个教材选文不经典,那个教材中间有一处错误,那个教材是怎么怎么样?我觉得作为一个语文教师而言,我们想去了解一篇文章,它的背景也好,作为一个文学爱好者,它是对的,但我觉得作为一个语文教师而言,我们最应该做得恰恰不是指出错误,世界上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证明没有问题的东西的存在,任何一个东西,角度不同就有问题,同样一个事,学生看、老师看、校长看有没有问题,学生在校园里乱跑,学生觉得没有问题啊,玩的多么开心啊,老师觉得也行啊,学生不就跑跑嘛,不就自由嘛,班主任就想了,他碰着怎么办,校长就想了,伤着一个家长找来怎么办?有问题没?有的。所以我觉得我们这些人不是去找问题,我觉得有一个人讲的非常有意思,他说矛与盾这里面最没有意思的人是那个最后问“用你的矛戳你的盾会是什么结果呢”这个人最无聊,为什么?因为人家是在介绍他的产品。他既不能创新也不能发展,他应该想矛与盾结合在一起,咱不就早发明出坦克来了嘛。但是他没有,他只会问用你的矛戳你的盾怎么样?所以我觉得作为语文老师最大的任务是教语文。我一直给青年教师说,你首先实现的第一个转变,你在大学里面是学语文、学文学的,你在小学里面是教语文的,他的概念不再是中文系,数学系,而你的专业是教语文、教数学,这里面的差别是很大的。所以,我说用语文教科书去教语文,很多老师没有做到、没有做好。我的意思不是说教材就是经典,我的意思是我们怎么样凭借教材、依托教材把语文教好,就是叶圣陶先生说的“课文无非是个例子”。所以大家现在要用好的课文的功能,所有的文章为我所用。好的文章学它好的地方,不好的地方引导学生去评价。所以我们对人教版的语文教科书抱着充分利用,把价值开发到极致的这样一种态度。就是充分利用它的单元主题,充分利用它的组元方式,充分利用它的口语交际等。所有教科书上的东西一概不丢,我们所做的是什么?就是提高了效率,加快了速度,几篇课文我们把它整合到一起来学,不像传统教学,一篇课文讲了个什么故事,我们从头讲到尾,不是这样的,我们是把它整合到一起,一会儿我会讲我们是怎么利用教科书教学。
第二个大的板块是读整本书,我觉得读整本书,我如果给大家一个问题的话,你认为读整本书好不好?我想在场的所有人都会举起手来说好。如果我再问读整本书好在哪里?我不知道多少老师能得出答案来。读整本书的好处到底是什么?现在有一种观念叫“大量读写”。这个观念是对的,但是我们怎样读?怎样写?我有一个不太好的观念,书不是读得越多越好,书要读本源性的东西,本源性的东西吸收进来,你有了自己的哲学的方法论、方法观,你再去看任何东西的时候,都会推出去,就是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感觉,你不是说我把世界上所有的书都读了,我学生的能力就提升了,所以说读是需要策略的。读整本书同样需要策略。但据我所知,大家对读整本书有一种认识,就是教科书都没有教完,我怎么去读整本书,首先是老师们的这个问题,是回答我们老师的问题,就是你的教科书要压缩时间,给整本书让路。为什么要读整本书,我现在做的一篇论文的题目就是《叶圣陶读整本书思想研究》。我对中国近一百年来传统的东西进行了梳理,大家其实应该懂得一些教育史,语文老师应该知道语文从哪儿来,语文到哪儿去?但是咱们现在很多老师就局限在我们的课本是怎么编的,我就是被动的受用者,我老师怎么教的,我就怎么教,书上怎么写的,我就怎么教,教材上怎么写的,我就怎么教,其实大家想一想,中国从有文字以来,到什么时候才有了课本,有了文选型的课本。其实,中国古代学得经学也好,更早的时候的非文字的教学都好,到底是什么?包括一直到清代末年,在学的四书五经,这都是什么?这都是在读整本书。文选型的书是什么时候来的?是从南北朝时期,昭明太子编的《昭明文选》开始选,再后来大家知道的《古文观止》,再后来这些书。但大家注意一点,中国古代教科书体系里面,是两条线并存,两条腿走路,一部分是经史子集,一部分是编出来的唐诗三百首啊这些东西,一部分是在应试,但是一部分是在修他的学养,我说的这些意思是中国从古至今,从传统的语文教育上而言,读整本书从来没有脱离过教科书的体系,所以我们现在把整本书纳入单元整体教学,恰恰是对中国传统语文教育的一种反思和回顾,我们把它再拿进来,其实读整本书有它深厚的理论基础。这里我不仿多讲一讲,中国哲学里面比较重要的概念,也就是现在大家都在讲得天人合一的概念,就是和合的概念。大家看到奥运会开幕式上指出来的那个字是和,和平的和,还有一个合是合起来的合,和合的观念在中国的哲学里面,就是一生二、二生三一种观念一样。在我们的思想里面,我们重视天人是整体的,人物是整体的,物我同统一的。在中国美学里面,中国画、中国的音乐,跟审美有关的,包括中国的文字,你看一看中国古代的文论,中国古代的美学,就会发现一点,中国人在评一本书的时候,他不是讲修辞是怎么样的,而是讲意象、意会,读书的方法是虚心涵泳,什么叫“虚心涵永”?就是一颗心拿出来浸泡在语言文字营造出来的语言环境之中,这叫“涵泳”。泳是游泳的泳,而不是歌咏的咏。这是我们自己的老祖宗读书的方法,为什么这样读?大家知道朱子读书法有六种,虚心涵泳是非常重要的,他为什么要从中国人的角度去总结中国人读书的方法,这就是中国的审美观念,我们看重的是整体,然后才是部分,这也非常的有意思。其实格式塔心理学也在讲“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可是大家对于这个概念要清楚的多。因为你在引用的时候,这句话非常好引用。整体是怎么大于部分之和的,我们传统的语文教育早就回答这个问题了。而格式塔心理学到后期才提出了这一点。所以说中国很多的本源性思想,恰恰像我们自己感受到的一样。叶圣陶的思想没有一是一、二是二、三是三,没有体系,但是大家想中国传统语文教育的思想有体系吗?中国其他的东西有完整的体系吗?中国的科学在过去其实是非常发达的,有体系吗?不能说没有,就是表述方式不明确,这就是中国思维的特点。为什么中国所有的东西都不明确的表达?中国血脉里流的就是这种不张扬、含蓄的表达。我们永远没有条分缕析,我不是说条分缕析不好,我是说我们这些人长在中国的大地上,流着中国的血液,我们的头脑、我们的思维已经写下了密码,基因密码。我们的人也是这样,看一个人,也不是把他分析的头头是道再去跟他交往,而是一看就是这样的。举这个例子可能不贴切,我想说的是我们很多东西,是重视整体的,中国哲学、美学、文论,包括中国式的思维,我们更多的是强调整体,因此我们把读整本书拿进来,如果从中国传统思维而言,它是什么?什么是学习?你现在给自己一个概念?你是一个学习者的话,对你而言,什么是学习?学习是听我说吗?不对。学生学习呢?也不是听老师讲,老师的作用是什么?新课程的方案里面提的很明确,引导者什么的。我想说的是学习依托的是什么?学习依托的是情境。大家想一想,你给学生放一幅画面,放一首音乐,你给他营造的是环境情境、情感情境等等,哪里情境营造的最好?整本书。整本书对学习语文的孩子而言,它是一个情境,把学生放入这个完整的情景里面,学生的感受,学生自学的能力,学生个人学习的特点在这里面都能得到显示。
第三个大的板块是语文实践活动。什么是语文实践?对我们学校而言,语文实践就是能帮助学生进行语文实践的活动,就是语文实践。我没有给它明确的定义,语文实践干什么?语文实践中,老师创造大的情境,让学生在这里面听说读写,这就是我们的语文实践活动。那么这三个板块,又不是像我这么表述的分离的,它是融合的。怎样去融合?我们的语文课程标准里面把语文教学分成五大板块,识字、写字、阅读、口语交际、习作和综合性学习。那么我们的单元整体教学,就是把三大板块和五大领域融合在一起。大家可以看,先看这圆,最中间这个圆是教科书教学,再外面这个圆,是读整本书,再外面一圈这个圆,是读整本书活动,最小的圆里面,我分了五个板块,其实就是五大板块,识字、写字、阅读、口语交际、习作和综合性学习,这就是以教科书为出发点的这五个领域的学习,然后扩大出来,相对应的大家看,识字、写字在读整本书里面,读整本书提高字出现的频率。现在非常单一,这只是其中的一点。大家想一想,学生不断地读,很多的字还用写在上面,每个人读三遍、读五遍吗?其实真正的去认了,在环境中去认了,他不会忘记,然后我们的识字剧场等活动,让学生拿出来讲一讲,每个人都来交流,交流一个是巩固他们的识字成果,再一个是互相之间进行交流,大家认识的字更多。其实大家看单独的这个扇形,它应该是没有尽头的,它是一个无限开放的一个领域,向哪里开放,以教科书为起点,向生活开放。很多老师都听过“语文即生活”这句话,但我想语文怎样是生活。很多老师说语文就是生活,语文就是读书,老师不用管了,给孩子很多书,让孩子去读吧,去生活中体验吧。老师的作用是什么呢?老师的作用是引领、帮助,我一直持这种观点。所以不论是在教科书教学,还是读整本书、还是语文实践活动当中,老师的作用时刻都是引领。当然每一个部分的作用都是不一样的。大家都知道,课文分为精读和略读,整本书也同样分为精读和略读,语文实践我们也有学生自己设计语文实践,也有老师创设情境让他们进行的语文实践活动,这就是我们的一个融合。其实我想最终让学生利用语文去生活,或者是让学生在生活中去享受语文,它不是一个空的事情。大家想,你让一个不会游泳的孩子,去大海里游一下吧,大海里非常广阔,去展示你自己,那么扔进去的这个孩子,肯定沉下去了。我们先在池子里,再到大河里练练,然后他才能去大海里。老师就是教练,我们的作用就是引领和帮助。所以我们不能放弃自己的责任,当孩子真正有能力之后,我们才能去放手,我想我们这个无限开阔的区域,我们这个圆是非常大的,接触的领域是非常广的,但是小学是有限的,课堂是有限的,语文教学是有限的,我们不能把所有的任务都归到自己身上,“语文即生活”不假,但生活不只是语文,因此我们这些人既要有理想、有梦想,又要有理智、有信念,我们不能包办代替,也不能大包大揽,语文的任务我们要彻底完成,不是语文的任务我们也可以拒绝。其实这个思维是来自这个图,这个图是我们中国思维的集中的体现。任何一方面的弱了,另一方面就会强,反过来一方面强了,另一方面就会弱,不像这个,是互动的、循环的、不停的运转。大家想,这个图里面,其实在现实的教学里面,我问一下大家,有哪一个老师非常重视识字、写字,说我对小学生应该掌握的字数,小学生应该知道的识字的方法我知道,中国汉字的构成规律我知道,我能引领学生沿着老祖宗创造这些字的发展来认识这些字,我想前两个,很多老师都知道,第三个很多优秀的老师能做到,第四个我们不去探讨本源的时候,我们就会本末倒置。为什么?因为我们告诉学生的不是方法,而是记住了字。那么中国汉字的特点,中国汉字的文化,我们这些人其实完全有必要去探讨,一个字它究竟是怎么来的?我们完全有必要去探讨。所以说我们这个领域是这样的。其实现在很多教学是重视阅读的,不重视习作。我们也是如此。所以上半年的时候,我们想搞的一次研讨会,叫“小学习作研讨会”,为什么?就因为我么的习作太弱了,我们的阅读占领的时间太多了,如果不去重视习作的话,我们的学生的能力会获得发展吗?是读了就会写吗?不是的。所以我们面临的问题就是阅读挤占了习作,那么我再问一下,有哪位老师在自己的课堂上真正进行口语交际的教学。又有多少老师在带领学生进行语文的综合性学习。除了课本编的单元以外,课程标准为什么把它划分成这五个领域。当然它不可能是绝对对等的。但重视程度在这里就是对等的,就是我们老师去研究的。所以我么想的就是这么一个循环互动的过程。所以我们想的就是这么一个过程,而不是谁挤占了谁。
第二方面,我想讲一下单元整体教学怎么做?这也是大家比较关心的。单元整体教学怎么做?不是单兵作战,不是各自为战,不是个人想怎么做就怎么做。因此我们在单元整体教学的时候,建立了一个基本的课程体系。这样说虽然有点大,但这样说比较准确。就是我们建立的课程体系,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目标体系,一部分是课程体系。在我们的教学设计当中,我想问老师们,你要是上一个公开课,你脑子里想的最多的是什么?当然你肯定想精彩,让听课人一听就非常好,让学生学得特别有意思。那么我们想的什么呢?我们想的更多的是教学的流程,教学的环节,教学的设计。我想问你想教学目标了没有?你想是在哪个学年、哪个学期、哪个单元没有?你的目标还是通过什么的学习了解什么道理吗?你还是通过什么什么的学习,让学生认识25个汉字,会写10个词语吗?是的,课标都说了,要实现三维目标,你想你三年级的目标和四年级的目标有多大的区别了吗?非常明显的一点,我们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写作文,三年级写得,四年级写得,五年级写得,六年级写得,老师们,你们这四年写作的时候,写人的要求有什么不同?三年级写人,写出什么样的人来?四年级、五年级、六年级写人,到六年级的时候,写出什么样的人来?同样的是阅读,讲一篇课文,一篇文章,你三年级怎么教、四年级怎么教、五年级怎么教?课文是增长了,你的方式变了没有?为什么没有?因为你心中没有目标,你的目标是把这节课教完。学生在这个年段,是凭借这个教材,应该达到什么程度?所以我们要建立一个目标体系,这比操作体系更重要。我们用了将近两年的时间,修改了十次,做了一本小学语文课程改革与实施方案,二十多万字。把所有的学科,包括形体课,一共上面是十三个学科都放进去,放进去怎么样,把所有学科按十二学期目标分化,每一个学期,每一个领域应该达到什么目标,教科书教学应该怎么样,读整本书应该怎么样,语文实践应该怎么样,除内容体系以外更多的是能力体系,而不是知识体系,也就是说一个完整的目标体系,应该是内容、能力、知识融合的。大家为什么在你的教学里面没有区别呢,是因为你不太重视能力的发展而过于重视课文内容的学习。我是这么认为的,我说大家不是光指你们而是我们自己碰到了太多太多这样的问题,当我们弄出来以后它不是完美的,我跟我们的老师们说只要你有感觉了,就是这项工作最大的成果。有什么感觉,我每一天,每一节课,我每一学期我应该让孩子学到点什么,达到一个什么样的高度,这就是我们的目标体系的作用。我们要去实施,那么首先有一个十二学期的目标分化,在这我就不详细讲了。
第二,我们有一个读整本书的序列对着人教版教科书的九十四个单元我们推荐了大约一百本书,每个单元对着一本书,很多人就问我你推荐的书就那么适当,你说的就那么准吗?我就看我说用你的矛戳你的盾会怎么样的人一样的看着他,我这个永远是开放的,永远是动态的,永远是变化的。所以大家可能还不知道我们的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它叫《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构建艺术》由西南师范大学出版,一共二十七万多字,我说老师们拿到这本书作个纪念品就好了,这都是我们的过去了,这都是我们落后的东西了。我们现在尝试的东西才是我们应该做的东西,所以永远不要去问自己我的这个东西怎么样,有点趣问的是我的这个东西还能怎么样,我的这个东西还能更好、还能更完善、更贴近学生。其实,那天晚上我去飞机场接李玉贵老师回来的路上,我就跟她交流这个问题,我说我们在某个时期,我们这些人都在推荐外国的书,在座的我知道有许多学校在推广儿童文学阅读,在推荐图画书,在推荐经典的儿童文学著作,但我现在已经醒悟了,我醒悟到什么地步了。我说中国的孩子应该读中国的书。为什么,我还是从语言特点上来说,翻译过来的语言,虽然是汉字,但它不是汉语不是汉学的字,或者说不是中华民族的思维,就不要说故事的情境、人物的特色,社会的背景就不说那些了。我再说台湾过来的书,我们虽然隔着一湾海峡,但我们这么多年受到的西方文化的浸润也好、沉积也好程度是不一样的。台湾方面过来的书我们读起来,很多孩子也会感觉不理解、不适应,我为什么说中国的孩子要读中国作家的书我还是那个概念,中国作家写的书不一定是最好的,故事也可能不优美,转折可能很生涩、人物可能很单薄,但我认为他们是用中国的思维在努力地为孩子写一本书,孩子读这些书容易理解、容易接受这是其一,我觉得其潜在的中华民族文化传承这是第二。前段时间,在宁波,他们让我上节课,我就选了殷健灵的《轮子上的麦小麦》读过的老师请举手,有啊,总归还是有。我上完课以后,评课的那位老师就说我非常感谢李老师选了中国一个不太出名的青年作家的不是代表作品来给孩子们阅读,我想这里面不是狭隘的民族情结,而是对我们自己的语文教育的一种反思。其实,李玉贵老师也说了,他们在台湾推广阅读同样发现这样的问题,所以现在他们在给孩子推荐图书的时候也有意识的注意这些问题。那天,她也给我举了几个非常明显的例子。《爷爷有没有穿西装》这是乌克兰的一个故事,他爷爷去世的时候,所有的场景、所有的服饰,家人送别的方式,都是外国式的我们这些人读起来,没有切身体验,所以对于死亡教育这个主题而言,很多人都选择《爷爷有没有穿西装》爷爷变成了幽灵,爷爷怎么样,这一系列的。但是和孩子真正情感那根弦的共鸣究竟有多少我想这是值得我们反思的。所以说这也是我在推荐整本书里注意,这次非常有幸和中国出版协会的副会长海飞先生在一个桌吃饭,他也一再告诫,我用告诫这个词,因为我听出来了这是在告诫。告诫这些儿童阅读的推广人,他说你们呀要重视对我们大陆自己出版物的开发和推广,他说中国那么多好的东西就比不上别的国家吗?所以就这个问题而言,我回去就赶快看我推荐的一百本书里面究竟有多少中国出版的书我数了数有三十多本,超过了三分之一,我的心才塌下来。老先生的这种问,我们这些人得去答。所以我推荐的这一百本书用处不同,书是材料,有精读,有略读,这一百本书我给老师们的任务是一学期八个单元可能要推荐八本书,二到三本精读,其他的略读就像课文一样。但是略读是什么我在这想更正一个概念,其实很多专家都在讲,讲得很正确,但我们的老师他不去听。他自己就去理解了略读就是粗略地读、大略地读,不需要老师指导地读其实是错误的。略读也是一种读的策略,即是读的策略就需老师的指导,指导的少一点精一点这是略读,精读是什么精读就是读得细一点指导地多一点、指导地突出一点,我觉得如果我这样说大家还不够清楚的话,大家可以查阅资料自己看一下,叶圣陶先生对精读与略读有着非常完整的概念,我们非常有必要,我为什么老是提到叶志涛我觉得中国语文教育传统的集大成者就是叶圣陶先生,他把很多中国传统的东西化成了非常平易简单的话向我们的语文老师宣讲,但是这个老人就像他的性格一样,他不张扬、很含蓄,不太爱讲话,但是我们不能因为他的这种特点而忽略了他的思想,所以我想大家应该去研究,那么这就是我们的读整本书序列。
第三个,我们建立了一个习作的序列,我们有目标,但是我们现在用老师能接受的方式,我说出来你也接受,因为它这样比较好,比较让老师有感觉。所以我说我就像一个农民一样,用农民的方式表达农民的感情,我可能不能用学术的观点、学术的东西来表达,我觉得我这种表达只要我的老师们能够理解能够做到,能够对学生起作用,我觉得这就是好的。那么我们一年级让学生学写儿童诗;二年级的让学生创编图话书;三年级、四年级让学生用白描的手法写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五年级用散文的方式表示;六年级创作小说。我跟崔峦老师交流时,我说我们在这样做,他笑了说这样是不是有点高。现在我来解释一下,一年级我们让学生用他自己的语言,来描绘他周围的世界,这就是用儿童诗的语言,我一会再说我们的经典诵读序列的时候,一、二年级我们强调让学生去读儿歌、童谣的,我们在这个会议手册后面也附了一个案例,一个关于儿童诗创作的。一年级下学期的一个实录大家可以会后可以看一下,我在这里就不再讲了。我现在再来说一下五、六年级,五、六年级我为什么会这样做,我刚才就想回答一下刚才我给老师们的问题,你三年级写人到六年级写人之间有没有变化,怎么样去体现这种变化,我在三、四年级的时候所有的作文就不要求非得写成完整的篇。其实在课程标准里要写成片段,我不知道大家对于片段的理解究竟是什么样的,其实片段就不是篇吗?篇就不是片段吗?其实我觉得集中写某一方面这就是一个片段,我写一个人,我写他的外貌是一个片段,我写他的心理是一个片段,我是这样认为的,所以我们的老师也是这样做。在三、四年级的成果还是比较好的,我们也是能看出来的,所以在下午活动当中有一个现场作文的展示,就是一到六年级。一年级因为是上学期可能命题作文有点难,但是看图作文应该没有多大的问题,三到六年级我们是邀请在座的各位出题,出作文题目让我们的学生在四十分钟到五十分钟完成习作,具体怎么给我怎么操作,下午开会的时候我们再具体说。现在你就可以想我让几年级的学生来写一个什么样的题目我们就来试一试,看看我们的学生现场习作的能力怎么样。
那么第四个目标体系里面我们建立起经典诵读的序列,我们可能是课标推荐的是八十首我们是三百首,大家可能想三百首可能太多了怎么能实现的了。我们分化到十二个学期,大家想想一学期多少首,一学期二十五首,一学期除了期终、期末考试大概剩多少周,我觉得大概剩十五周到十七周是有的,一周背诵几首,大家可以想一想一周背诵几首?其实我觉得在教学这个实践领域里面难的不是发现了什么,难的是坚持了什么做了什么,你如果天天让你的学生侵润在这个经典的诗词、美文的环境中我们的学生怎么能不发展?所以对于我们的老师我们每学期都要有检测,所以说到目标体系我还想多说几句,就是我们老师经常关心的问题。有的老师讲李老师你讲得非常好,我们也想读整本书,但我们还要考试;我们也想语文实践啊,但也要考试;我们上语文课的时候也想生动点有活泼一点,但也要考试。好像所有的东西都指向考试,整个社会的教育不行好像就取消高考就行了,要是没有高考,所有的教育都发展起来,我觉得这是个非常有意思的问题。我想大家也都知道今年这一年,中国是一个告别大师的一年,季羡林、钱学森几位大师相继过世,他们在给总理说的大体的意思是:温总理为什么我们的学校培养不出卓越的人才?多么痛心呀!有意思的是二十多年前有一份非常有意思的报告,中国教育考察团去美国,美国教育考察团来中国,写的内容大体是一样的。中国写的是外国基础教育已病入膏肓,无可救药了,二十年以后,中国青年一定会超过美国;美国人几乎也是这么写的,说中国的基础教育非常的好,学生学得非常认真,在各项竞赛中,在世界各项竞赛中他们的能力是非常卓越的、超群的,二十年以后中国一定会胜过美国。两个教育考察团下的结论是相同的,大家再看看二十多年以后,中国超过美国了吗?美国在这二十多年中培养了多少对世界有过卓越贡献的人才,中国呢?我想我给我们的老师讲,我说如果你不想做事情你就说我不想干,校长你找个零活让我干,别让我教书了我干别的。我说你别胡说什么事情都推到离你非常遥远的事情,这是一种心态的问题,现在很多人都在讲正思维、正念、正心态我也在想有一个吸引力原则。不知大家读过这本书没有,我觉得他不一定有这么玄,但他有一个概念只要你想你就会拥有。我也想告诉老师们这句话,只要你想你就能做到,关键是你想不想。人心是个非常奇怪的,如果我们把所有的东西都归结到考试上,那我们这些人做什么?那么我们就什么都不要做了,就去做题好了。
面对老师们的这些疑问,我们首先要解决的是考试改。我们现在的考试有一个方向,我们把它分为几个板块,一字词,在座的语文老师非常多,我们考试的那张试卷里面看拼音写词语,一般有五六个词,最少有五六分,但是语文老师们为了这五六个词把整本书里一百个词、二百个词练了多少遍你们自己知道吗?学生错了一个字回去改了多少遍,重写多少遍你们自己知道吗?虽然你没有准确的数,但我知道你知道自己在这上面耗费了多大的心血。我们现在改的是把词语单独做一张试卷,教材上需要掌握多少词语,这张试卷上就有多少词语,可能是一百可能一百二,可能更多,学生拿出半小时时间集中进行训练来考这张试卷。我举例子一百个词,学生会了六十个,不会的是四十个,学生会了八十个、会了九十个学生会了一百个得到相应的分数,你说学生心里清楚不清楚他哪些掌握了,哪些没掌握。我想考试的功能我们更重视了甄别而忽略了反省,我们把这个试卷给学生,学生知道了我哪些还不会。我们第二个就是积累,还有句子作为一张试卷来考句子是应用性的句子。我们扩句、缩句、修改病句成了我们语文的沉重的负担,很多老师我就问你为了考试的那一个缩句、那两分,你会让学生集中训练多少句,一百句总有吧,为了修改病句那两分,你让学生看了多少有病的句子,一百句总有吧。让孩子整天看到有病的句子,如果让你眼前整天晃着病人,你的心情是怎样的,我就问大家你的眼前整天有拄拐的、缠着头的病人走来走去你吃饭也好、睡觉也好玩乐也好你是什么感觉,所以我们要反省不是考试有问题而是方式有问题。我们最主要改革的是阅读的考试,老师们知道阅读试卷一篇短文、两篇短文后面几个问题在这个短文的问题里面有时很奇怪,他让你找出那个词的反义词,他让你画出那个什么来,他让你看拼音来选,这个字应该读哪个读音,可能也算是语音运用的一种吧。我再问你考阅读能力的是哪一题,经常是最后一题。看了这篇短文你获得了什么启示明白了什么道理,学生胡诌一气得分如果是三分绝对超过两分。道理吗,老师天天都讲,谁不会讲道理。但是考完了这十分的阅读题,考察的阅读能力是什么除了认字以外考察了什么能力呢?那么我再问老师们阅读能力分几个层次?国际阅读能力是分四个层次,朱新华教授提出的阅读能力是分六个层次,在我们的头脑中阅读能力是什么?所以我们现在改革阅读,改革阅读的测试方式,老师在教的时候要教阅读的能力,学生在考的时候要考他们的阅读能力。三年级一张试卷可能是三篇短文,四年级可能是四篇短文,五年级六年级可能更多就是把这一册书中接受的所有体裁的文章都放上去,说明文有、童话有、记事写人的记叙文有,有什么教材里有什么,试卷里有什么要对应,因为教材里面学了,这是选材,这是内容。内容有了还不是最重要的,命题最重要,命题根据什么我让老师们去读国际阅读能力测试的题,你看后面怎么考,我让他们去读祝新华教授的六层次在评估和教学中的运用,现在朱新华就在课程与教法上刚发了一篇文章,也是关于阅读中能力的层级的问题。他说层级有六个,复述,解释,重整,伸展,创意,评鉴。六个里面,大家想一想我们最多运用的能力是什么?孩子你讲讲这是个什么故事,复述能力。重整是什么,根据文本信息重新整合获得结论。好,我又想起来了,复述、重整、推论或者叫推断或者叫推理然后是伸展、评鉴和创意。推论是什么?给你一个命题,这个故事为什么这么发展?你凭借文中的信息进行推论,他会得到一个什么样的结论,这是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对文本的一种预测。那么通过这个文本你会伸展到哪些文本里面去?你会获得哪些能力?你会不会创意的阅读?我可以给他改一改,这本书我可以给他改一改,这个过程我可以给他改一改更好。其实这六个层级可以给他分为三个大的领域,有的是依托于文本有的是超越于文本。那么我们在给学生的命题当中,我们就是这样的。当然不是说你有成套的试卷拿出来我看看吗?我首先告诉你没有,因为我们感觉还不成熟,就像那本书里一样,我已经做出了诵读的体系,目标的体系。但我最后我狠狠心只放了读整本书的序列,我认为它相对成熟,其他的我拿出去我要负责任,为什么负责任,我要经过实践检验的,就像一个药拿出去要经过临床检验,我们这个也是,我们既然想把它拿出去,就要在我们学校这个实践领域里面做的基本上接近我们于我们的理想状态,我们再拿出来,但是我们可以互相交流。
还有一个就是习作,其实就像我们这种方式每学期都有现场作文,所有的班级在那个时间都考作文,老师把题目写在黑板上,或者把要求打在电脑上就结束多长时间收卷根据这张试卷来打分,这就是学生的习作能力的测试,所以说我们把测试体系也相对的把它对应起来,将来我有一种构想,单元整体教学应该是十二本书,对应每一学期有一本。这本书里有三部分,第一部分是目标体系,本学期在每一个领域该达到什么目标;第二部分是操作老师的教学设计、教学实录包括任何一个领域的;第三部分是测试。你说的好你做的好,就用你的矛去戳你的盾看看怎么样,我们就想出这样的十二本书。我想如果这十二本书出来我们的体系就接近于我们自己的理想状态,这就是我说的,现在最重要的一般都放在最后时间一般都不够。所以这个操作体系,我这样来说,我们现在是分了七个模块。我们也不要赶流行,现在外面的信息没有办法不占领你的大脑,我们就借用了模块,我们分了七个模块,预习是一、二理解内容与体会感情我就不一一念了。我就看了它大体怎么样来做,我觉得我们的老师在实践中发现。有时候很多老师都在讨论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都在讨论,讨论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我觉得很有必要。但是我认为在语文教育或者语文教学这个领域里,如果只讨论学科恰恰丧失了语文性。所以我在我的第一本书写了这样一篇文章,我在语文教育的路上失落了学生。当时是评韩斌的两节课,语文教育也好其他教育也好,如果过多的关注学科你就丢失了学生谁来学习,学生来学习,学生来学习就要有学习的规律,就要看到学生学习的能力,如果你把学生丢了你只研究学科了那就有问题了。所以我们这个体系是照顾到学生的。我永远把学生放在第一位,包括这次试课包括这次我们要上的课,我给所有老师提出的第一个要求就是学生要有自学、讨论、思考交流、评价的时间。我先不管你空间怎么样,问题怎么样,你必须有这样的时间。我们平时也是这样的如果你不照顾到学生,你的情感再丰富,我觉得他不但是不人文而且是不人道。学生要学习,老师不能太多占领课堂时间。所以把预习放在第一位就是去关注学生的学习,关注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已有的学习能力。我有一个理想状态我们的学生到六年级的时候,从一年级培养起来到六年级的时候,基本上不用老师了就是自助餐式的语文学习。老师是什么,老师是服务员。老师我这肉少了,老师就赶快去弄些肉放这儿让人家吃,老师我这菜少了,就赶快去端盘菜来,这是老师的任务。任务是什么,整本书读完了,语文实践我策划了我需要出去需要搜集资料,自己找不到怎么办,老师帮助。学生自己有自己的能力,学习能力从哪里来一开始,从预习开始所以我们现在从单元整体教学而言把预习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两课时通读一单元的教材里的课文学生在三、四年级的时候给他预习单,三年级和四年级肯定不一样。给他预习单就是一个预习的指导,但是这里面有个问题就是预习单不能用的太频,我想顶多用到四年级。五、六年级应该让学生自己去尝试。我还是说能力体系目标体系我们有了我们就不要忽略,我们在三年级我们已经让学生会了会了大体的结构了,到五六年级你还弄这个你自己不是给你自己过不去。前天参加省里那个会张志勇副厅长就在会上说了非常好的一句话,他说老师们校长们,学案导学把我们山东的教育弄乱了,我觉得这句话里是非常有深意的。把教案变成学案很好的想法,但是如果用学案限制了学生的学习,学生没有发展那么就真的把山东的教育弄乱了。所以我想我也给我们的老师说,预习结构单、预习单不能把学生从一个陷阱拉进另一个陷阱,你要时刻想着放手,对我们的老师我觉得我也是这样的。过去我比较专制,在单元整体教学未成形之前所有的课可以这样说,或者说很多的课关键的地方都要按照大家共同商定的标准去上,上不出来不行。这次课我只参与了前期的归划,后期的上课改动我几乎没有参与。对老师也是这样,很多东西他都知道了,他都成型了,你得让他有创造性,得让他有感觉,得让他在这个过程中去创造性地开展东西。学校不是一个人的,不是的校长一个人的,班级不是一个人的,不是班主任一个人的。是谁的?是大家的,是所有人的,准确的说是学生的。只有一线的老师他才能真正掌握学生的特点,如果他有了这种观念去这里面尝试他才能有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只有一种思想在学校里是很危险的。所以我也不停的告诫自己,我们的老师在提出了单元整体教学以后完全可以有自己的教学主张,教学实践。任何靠一种药包治百病是有问题的。所以在网上有网友就提出来了他说我们看了单元整体教学很好,你们搞的两个案例,一个是人物描写一组,一个是童话一组我们认为也很好,但是这两组是人教版教材里面编的特点最鲜明的两组,是最好做的两组。我说是的,如果你最先做的时候不从最好做的做起,那么这件事你还能做成功吗?我跟李玉贵老师说我们现在已经从典型走向非典型,我们就去找那个非典型的来做。其实这次十月份的展示课中我们的说明文那一组,上完之后,大家都说非常好,但是上完了都上完了,没有说明文了,我说放弃,展示课的时候不展示。我说你们觉得那些难我们就挑哪些,所以我们就挑了四年级的写景这一组,哪些难我们就做哪些,我们挑了六年级的跟动物有关的,我们把他命名为小说的。哪些难我们挑哪些,最后我让这些课成为经典,当然这里的经典是我们大家研究的心血啊,终于突破了说明文过去不会领悟表达、不会整本书阅读不会语文实践,这下都会了好了把课例巩固下来,成为我们今后的思考的凭借,不是唯一、不是抄袭,是我们思考的凭借。所以我们这样去做,所以理解内容,体会感情大家很容易理解,就是把所有课文都讲了什么,表达的基本情感都把他理清。领悟表达、欣赏评价我想这是很多语文教学中不怎么有,这个得益于我们两三年三四年以前的第二课时的研究。当时山东就提出来回趟的教学,要有来趟也要有回趟,就是一定要知道领悟表达,就是一定要知道文章表达的方式和方法,并且让学生欣赏和评价。这篇文章写得怎么样,教材不是所有的东西都可接受性格特点不同。再一个口语交际与习作就是接着这一单元的,再一个就是读整本书。这里的读整本书不是读书而是一种交流与引导,我们跟大家不同的我不敢说不同啊,我一说不同你又该说了跃华那些孩子有时间,我现在就回答这个问题,我跟所有老师说人家说咱们的孩子时间多,我现在告诉你们我说从星期一排到星期五,每天就只排六节课所有的都和国办学校一样,星期六一天都是活动,下个星期两周连上,下个星期按上周的课程表,星期一到星期五,每天下午两节都是校本课程,学生必须到专业教室去不准留在教室。明天下午有兴趣的老师可以看一下,正好明天下午有校本课程。三十多门,轮滑、乒乓球等等,有三十多门,有美术等等的这些课程,学生都要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所以我们的时间和大家大体是相同的,我们也是语文课每周七课时,每周七课时有两课时必须在阅览室自由阅读。大家永远要记住一点读整本书是好事,但是一定要给学生空间,读整本书要引领,就是同读一本书,老师和学生要一块读,一块交流。但是学生一定要自由阅读,在阅览室没有任何的约束两节课,三到六年级是两节课,就是这样的一个规定。当然我们确实有空余的时间,孩子回宿舍睡觉,洗漱完毕了他睡不着有二十分钟的读书时间,早晨因为是寄宿制学校生活老师得去弄饭我们有二十分钟的早读时间,我们的校本课程里面给语文排了两节实践,给数学排了两节实践,真的我们就这些时间,但是早晨早读这个时间只能读经典诵读和课文,任何人不准上课,晚自习期间任何人不准上课。我们晚上有个日记时间,现在推广到语文日记、数学日记、英语日记,谁盯日记写哪个学科,不能让语文一统天下,这也是让学科之间均衡的。我们今天下午展示的课里语文、数学、英语、美术、音乐、科学读写策略的课都有。有的老师说这跟我们的主题也不贴边,音乐、美术弄这个,你这节课四十分钟如果能给我上下来就是给我最大的成功。为什么?因为读写是一种策略,它应该运用到任何一个学科领域里面去,我们任何一个学科都应该去读去写,当然每个学科有每个学科的特点,下午大家可以有意识的看一下。还有语文实践,语文实践就不再说了。
再一个是检测,检测是非常重要的,检测像预习一样重要,重要到什么程度,重要到让学生养成自我反思的能力,反思不是凭空的,不是说我得到了什么,失去了什么学到了什么知识,我觉得更应该反思的是我的学习策略,我在学习这一单元的时候用了哪些方面的方法?我学得比较得心应手,我学得怎么样?这时老师出一些检测方面的内容让学生去反思。反思不是凭空的,唉同学站起来你说说,老师说大家说的都很好,我们下课吧。我觉的这不是我们想的检测的东西,我们检测就要检测到当中去,就要让学生感受到、体会到。重要的就这么多说完了。
第三,单元整体教学从哪里来,一句话、两句话是说不明白的,但我想把他说明白。单元整体教学从传统中来,这个我在单元整体教学那本书里写得很详细了这里就不再多说了。第二点,单元整体教学从实践中来,是我们自己从2002年建校到现在不间断地努力、概括、总结提炼的。但是大家可以发现单元整体教学不是我们的创新,更不是我们的创造,也不是我们想另立山头的一个口号,而是我们走着走着不得不走到单元整体教学这条路上来。在座的其实我知道廊坊教研室的张占国主任一直也是致力于单元整体教学。我那本书里对他们也有一些介绍。我可以这样讲,所有的人都来做,我们才能把这件事情做好。我们和清华大学附属小学的窦桂梅老师建立了发展共同体,我们这个发展共同体不是挂个名,不是把窦桂梅的名挂在这,我们进行实质性的交流。我们第一个成型的课例童话教学单元就是在清华附小上的,六节课,从早晨第一节上到第六节,我们就是这样研讨。上一学期他们来了六位老师,五位上课一位做讲座,就在我们学校。这学期我想说的是窦桂梅非常想来这个会场上课,但是一开始是流感,后来是做北京市特级教师的评委,前两天还给我发短信,向各位抱歉,说下次一定来。我说下次一定来,我说为什么?因为山高水远,很多合作我们是要有长久的,我们就是要展示自己用不同的文化去冲击、去交流。在车上我也冒昧的跟李玉贵老师说为什么请您来就是想跟您牵手,想做一个发展的共同体。海峡两岸牵在一起,因为读写策略让两所学校先牵起来。我在这里也想说,牵志同道合的手共同为了小学语文的教育贡献我们的智慧、贡献我们的能力,我们做得不完美,我们做得也不穷尽。因为即使我们离开了这个世界,语文教育还在进行,我们只是走在语文教育的路上,永远在路上。但是作为语文教师,作为语文工作者我们不为语文做点什么的话,我们就枉为语文教师,枉为语文教育工作者。
所以,我想告诉大家的是第四个问题——单元整体教学到哪里去。到未来中去,到实际工作中去。我们很多的老师仍然在艰辛的摸索,为什么?因为他不知道他们的这个领导明天还有什么想法,怎么样才能适应,怎么样才能去发展但我只有一个想法,我们做过的我们就要把他做好,我们没有做的一定要把他做出来。只有这样一个想法,我想让单元整体走得更远走得更广。我最先想到的是偏远地区,当时我有一种想法,很多语文口号都提出来了大家也很清楚,但我想做的是如果我们的单元整体教学能让一个山村的老师在他没有很好的条件下,他能教好他的一本书,他能在得到一个纸片、一张报纸的情况下进行阅读,能把孩子领到田野中去做一些语文实践方面的综合性学习,我们就想创建这样的一个体系。任何一个人,不论你的起点有多低,只要你是一个语文老师,只要你认字,就能实现你理想化的教学,这是我们最大的希望。
我想每个人、每个学校都有理想和追求,我们学校提出的是让每门学科成为特色课程,让每一位教师成为专业教师,让每一位学生成为能发展会发展的人,我想研究只有开始没有结束,不管出来多少本书,不管获得多大的成就,我觉得最大的获益者是学生,其次是老师,最后是学校。
最后,我真诚地呼吁所有致力于语文教育研究的,不管你持什么样的观点,我们都可以交流,不管你持什么样的想法,不管你有什么样的做法,我们都可以沟通,因为我们手里抓着的是一把孩子的前途和命运。我希望,我也想让我们自己学校的老师成为学生发展的推手。我说学校、老师就像三级火箭里的一级一样,家庭作为一级推到学校,家庭就慢慢地脱离了,当我们所有的火箭脱落的时候,宇宙飞船、人造卫星向他生命的轨道上去运转,这是我们这些人最大的欣慰。
好,谢谢大家!
2011-07-29 人教网
单元整体教学的操作流程及实施策略
山东省德州市跃华学校
进行“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可以把一个单元当作以单元主题为题目,以每篇课文和“积累运用”为段落的一篇“大文章”;也可以把一个单元当作以单元主题为“书名”,每篇课文和积累运用为“章节”的一本“小书”。
我们的单元整体教学,包括“教科书教学”“整本书阅读”“语文实践活动”三部分,各部分既横向联系,又有一个纵向的序列。
单元整体教学因为年段不同表现形式也不同,精读指导重点也不同。一、二年级宜以“识字”为整合点,指导重点在比较词句中理解与朗读。单元整体识字,有益于把更多的字集中在一起,使低年级的学生不但能够认识更多的字,而且通过分析比较,让学生了解汉字构字规律,对汉字的特点有更深的体会。三、四年级以单元主题为纲,整合课本内容,指导学生预习,指导重点在句段推敲中理解内容,体会情感,领悟表达效果。五、六年级以单元主题为发散点,整合课内外内容,以学生自学为基础,指导重点在于通过句段和篇章的对比,体会情感,领悟表达。
我们把单元整体教学分为7个模块:预习模块;理解内容模块;领悟表达模块;口语交际与习作模块;整本书阅读讨论模块,语文实践活动模块;检测模块。每个模块大概为2课时,大概用14各课时完成包括“教科书教学”“整本书阅读”“语文实践活动”的教学。
以下对每个模块的目标和操作进行简要的说明。
预习模块: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整体感知单元的学习内容。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能够读通、读懂课文,能够画出不懂的地方。在不同的年段要求不同:一、二年级,就是让学生自己读读课文,画画生字词;三、四年级不但要读课文、画字词,还要能够提出问题;五、六年级,读课文、画字词、提问题时要注意多个角度,比如主题的角度、体裁的角度、表达的角度、个人的观点等。
之所以安排预习,是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让学生凭借自己的能力去学习。预习主要是尊重学生已有的学习基础,承认学生具备学习经验和学习能力。预习还在于让学生养成预习的习惯。提出问题之所以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是因为提出问题需要多个角度的思考,有价值的问题往往能促使更深入的思考。
理解内容模块:理解内容模块有两个任务,一是理解内容,二是体会感情。理解内容就是在教师的带领下,通过解决提出的的问题,能够复述、解释、重整文本,获得自己的体会。在理解文章说了什么以后,还要能够体会到文字背后传递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不同年段,对理解的要求不同。一、二年级能够知道文章讲了什么就可以了。三、四年级,不但要知道讲了什么事,而且对某些细节能够联系上下文进行解释。五、六年级,不但要知道讲了什么,而且能够对文字中的信息进行整合,通过推理论证得到问题的答案。
不同年段,对价值观的理解也应该不同。一、二年级明白文章告诉什么就可以了。三、四年级不但要知道文章告诉了什么,而且要知道作者想要告诉读者什么。五、六年级不但要知道作者想告诉读者什么,还要知道自己在学习文章以后获得什么启示。
领悟表达模块:领悟表达模块也有两个任务,一是领悟表达,二是欣赏评价。领悟表达,就是在教师带领下对文章的表达方式进行研究,从体裁、表达方式等方面对文章进行探讨。欣赏评价,就是在领悟和接受的基础上,从读者的角度,对文章好的地方进行欣赏,对文章某些地方提出自己的看法,或者能够进行修改。本模块重点培养学生伸展、评鉴和创意阅读的能力,让学生在接受的基础上又能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不同年段,对领悟表达的要求是不同的。低年级,领悟表达重在词语和句子,理解重点句子的表达作用和表达效果,可以通过替换词语等方式进行体会。中年级重在领悟句子和段落的表达效果,能够对一些表达方法进行辨析,能够通过具体的语言点,感受到作者表达的独特性。高年级除了领悟词句段的表达效果外,重在对文章篇章结构的领悟。
不同年段,对欣赏评价的要求也有不同。低年级的欣赏评价,只要能够用朗读的形式把自己觉得好的地方读出来即可。中年级,要能够对具体的词句说出自己的看法,还要能够用朗读的形式表现出来。高年级,能够用自己的话说出对文章的看法,还要能够提出自己的见解。
口语交际与习作模块:教学中对人教版“积累运用”中的“口语交际”“习作”“交流平台”等进行整合。先从教材的设计来看,结合“口语交际”的要求和“交流平台”的内容,设计口语交际的话题。从口语交际向习作进行自然过渡。口语交际的内容往往与习作的内容紧密相连。口语交际的过程往往也是习作指导的过程。
如果说前面三个模块是吸收的话,那么,口语交际和习作是倾吐。在口语交际模块中,让学生结合话题进行准备,并且充分表达。表达的过程就是调整思路,不断修改的过程。在学生充分交流的基础上,让学生互相评价,在此基础上动笔写作。
整本书阅读讨论模块:整本书的选择要和教科书中的单元有密切的联系,有的是主题的相似,有的是体裁的相似,有的是内容的相似,从这些相似点入手寻求结合点,然后确定应该读哪本书。选好书以后,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自由阅读。
一二年级阅读整本书,可以由教师讲给学生听。三四年级,教师可以先进行导读,激起读书兴趣,学生在阅读期待中阅读。五六年级,可以让学生自由阅读,提出自己的问题。自由阅读以后,进行读书交流。读书交流大概分为两部分:一是理解内容、体会感情;二是领悟表达,欣赏评价。大体的操作方法与理解内容和领悟表达模块相类似。不同的是,学生自主阅读的空间更大,学生自由发表见解的机会更多,学生进行细节挖掘的时间更长,培养学生伸展、评鉴、创意阅读能力的机会更多。
整本书阅读讨论,重要的是提出讨论的话题。话题可以由教师提出来,也可以由学生提出来。学生提出的多是内容方面的问题,重在理解和解释文本。教师提出的问题要有指向性,指向于阅读的方向和规律。在内容方面可以提示学生忽略的细节问题,让学生通过细节的整合推出问题的结论。师生还可以在共同的情景中对整本书进行欣赏和评价。教师的任务是提出表达方面的问题,让学生能够从表达上了解一本书,了解一本书的结构与一篇文章的异同。
语文实践活动模块:“语文实践活动”与“语文实践”有区别。“语文实践”是指学生听说读写等一切与语文能力有关的实践,在前面任何一个模块中,学生都是在进行“语文实践”,并且是在语文实践的过程中学习、发展、提高。“语文实践活动”,是以某种语文实践为主所组织的活动,活动因素多,参与程度高,每个学生都能在实践活动中得到锻炼和提高。
“语文实践活动”的组织大体可以分为两种方式:课内的语文实践活动和课外的语文实践活动。课内语文实践活动,可以和单元联系。比如,在上完人教版四年级童话单元,整本书阅读讨论了《木偶奇遇记》,安排了“编写剧本”的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把自己写的童话或者《木偶奇遇记》中的某个段落编写成剧本。编写剧本,一是让学生简单认识剧本与文章的不同,二是让学生通过实践,把自己的文章进行精细化描写,让人物形象更丰满,目的是锻炼学生文字的表现力。编写以后,让学生分小组设计表演,学生再通过表演加深对剧本的理解,边排练边修改。最后,在全班进行表演。同样是“编写剧本”,每个年级都可以进行,只是要求不同,四年级能够按照剧本的基本样式对人物语言动作进行细化就可以了。五、六年级可以在语言刻画和表演上再提高要求。
课外语文实践活动,就是需要学生在课外进行实践,在课内进行展示的活动。比如,低年级识字的实践活动。一年级的老师,让学生结合课本上的字,让学生搜集各种食品包装袋,自己认识包装袋上的汉字。语文实践活动的时间,让学生把食品包装袋带到班级,小组内互相交流,然后,全班交流,共同识字。二年级的老师让学生制作自己的识字课本或者识字卡片,让学生搜集各种材料(广告、包装纸等)上的字,把自己认识了的字剪下来,贴在一张白纸上,在认识的字上面注上拼音。把多张这样的纸钉在一起,就是一个识字课本,把做好的识字课本在班内交流。学生在剪剪贴贴的过程中,不仅认识了字,还锻炼了搜集、整理、构图等方面的能力。更主要的是学生的识字意识增强了,见到有字的纸就要看看。这样的识字,让学生的语文学习跳出课本,同时和他们的生活联系在一起。
检测模块:检测模块,一二年级由教师带领检测,三至六年级先由学生自己复习检测。通过复习让学生对整个学习过程进行梳理,同时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反思。学生可以重新回答一些问题,也可以向老师提出新的问题。学生自我检测完毕,教师再用适当的题目对学生进行检测。这个检测是对学习效果的检查,更重要的是对学习过程的反思和总结。不同的年级使用的方法不同,三年级开始的时候,即使是自测的部分,也在教师的带领之下,让学生知道要从哪些方面去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慢慢地,教师的作用就要淡化,到六年级的时候,就以学生自我检测为主,教师的作用在于和学生进行讨论,回答学生的问题。
每个年段,在7个模块中的操作重点不同。有的在于教给方法,有的在于启发引导,有的在于给予时间和空间。无论这7个模块怎样设置都服从于单元的总体要求,要求大体分为三个方面:主题、体裁、语文能力。整个过程都试图把学生放在学习者的位置上,让他们经历学习的过程,养成自主学习的意识,有自主学习的习惯,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最后,达到让学生自主学习。我们做了一个设想,我们学校的学生从一年级带起来的话,到五六年级的时候,学生就基本能够实现自主学习。这是整体教学的一个优势。
以上所说,只是一个大体流程。不同的年级有不同的要求,另外还要根据教材的特点,不同体裁的文章会有不同的变式。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尤其要重视学习情境的营造,始终让语文学习有情趣。
我们试图从单元整体教学的历史及理论上进行研究,从“教科书教学”“读整本书”“语文实践活动”的角度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尝试。这种探索和尝试是否符合语文教学的规律,是否是一种有效的可以推广的教学方式,我没有办法确定。我只能说在我们实践的这所学校中,学生因为单元整体教学而在语文学习中受益。单元整体教学节省了教学时间,节省出来的时间用来“读整本书”,用来进行“语文实践活动”。语文教学形成了以教科书为基本出发点,向“整本书”和“语文实践活动”辐射的丰富的体系。单元整体教学以教科书的单元为凭借,从小学六年的角度综合考虑各方面的目标,建构起一个六年十二学期的目标体系和实践体系。
除了“读整本书”以外,我们还确立了经典诵读的序列。每学期背诵古诗词25首,6年下来,学生就能够背诵300百首。这就是我们的经典诵读序列,也是我们单元整体教学的一部分。
在语文教学偏重阅读的现状下,我们又进行了习作教学的探讨,建立了一个习作的目标和实施体系。我们确立的基本目标是:一二年级,培养学生用儿童的语言写出自己想写的话;三四年级,培养学生写实的基本功,让学生用手中的笔描绘所见所闻所思所想;五六年级,培养学生用文学的笔法来习作,来创作。举个例子说,一年级引导学生学写儿童诗,二年级引导学生创编图画书;三年级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场景;四年级让学生描写内心活动;五年级让学生用散文的方式来写作;六年级让学生创作小小说。当然这只是一个例子,并不代表全部的想法和做法。我们建立的这个习作体系,同样要纳入单元整体教学之中,这样单元整体教学的内涵就更丰富。
教学的改革,势必受到教学评价的制约。实施单元整体教学,对学生和老师的评价方式很重要。如果还是把一张考卷作为考核的全部,势必影响到师生的学习热情。所以,我们用分板块测试的方式,分别对字词、句段、积累(包括经典诵读)阅读(包括朗读)习作等方面进行测试。要求测试的时段分开,不在一张试卷里呈现,命题的方式也要发生变化。我们吸收国际阅读能力测试中的合理部分(我们目前能够接受和运用的部分)出阅读题,对学生进行阅读测试。我们用现场命题,现场写,然后划分等级的形式让学生写出自己的习作,进行习作测试。对字词等测试要求包含的面要宽,测试的词语要多,并且测试的形式从死记硬背向活学活用方面转变。这种分板块测试看起来加重了学生负担,拖延了测试的时间。但是,事实并非如此。单项的测试,让学生看到成绩与不足,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有明确的方向,知道努力方向。单项测试,让老师对所有学生的学习有较为准确的把握。测试的目的就是发现问题,进行反思,不断努力,获取进步。
单元整体教学整合小学阶段各学科(我校初中也在多个学科进行单元整体教学的研究)。单元整体教学从语文走向了小学各个阶段。小学数学、英语、科学、音乐、体育、美术、计算机等学科,也以“教科书教学”“读整本书”“学科实践活动”为基本的课程构成方式,开展立
首先推荐跃华学校校长李怀源先生的一篇演讲。(有16000余字,需要一点耐心哦!可以下载慢慢读)
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与读写策略
──李怀源在小学语文“读写”策略研讨会上的演讲稿
尊敬的崔峦理事长,可爱的玉贵老师,各位尊贵的客人:
今天我们大家聚集在这里,为了研究小学语文的读写策略。
我今天的演讲有四个部分。第一,单元整体教学是什么?第二,单元整体教学怎么做?单元整体教学从哪里来?单元整体教学到哪里去?
单元整体教学有三大板块。第一教科书教学,第二读整本书,第三语文实践活动,这是我们单元整体教学的三大模块。小学语文是一个完整的整体,现在我们把小学语文分成三个大的部分。第一部分就是教科书的教学,第二大部分读整本书,第三部分就是语文实践活动。这样通过这三个板块的划分,大家可以感觉到单元整体教学与以往教学的明显不同。单元整体教学与我们以前提到的单元整组教学也有所不同,因为单元整体教学加进了读整本书和语文实践活动。那么教科书的教学指的是什么,就是我们人教版的一到十二册的教科书,这是我们非常重视的,因为到目前为止,人教版的小学语文教科书是我们实施教学的重要凭借,不是说有的时候,网上的网友热衷于讨论一个问题,就是给教材指错误。他说这个教材选文不经典,那个教材中间有一处错误,那个教材是怎么怎么样?我觉得作为一个语文教师而言,我们想去了解一篇文章,它的背景也好,作为一个文学爱好者,它是对的,但我觉得作为一个语文教师而言,我们最应该做得恰恰不是指出错误,世界上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证明没有问题的东西的存在,任何一个东西,角度不同就有问题,同样一个事,学生看、老师看、校长看有没有问题,学生在校园里乱跑,学生觉得没有问题啊,玩的多么开心啊,老师觉得也行啊,学生不就跑跑嘛,不就自由嘛,班主任就想了,他碰着怎么办,校长就想了,伤着一个家长找来怎么办?有问题没?有的。所以我觉得我们这些人不是去找问题,我觉得有一个人讲的非常有意思,他说矛与盾这里面最没有意思的人是那个最后问“用你的矛戳你的盾会是什么结果呢”这个人最无聊,为什么?因为人家是在介绍他的产品。他既不能创新也不能发展,他应该想矛与盾结合在一起,咱不就早发明出坦克来了嘛。但是他没有,他只会问用你的矛戳你的盾怎么样?所以我觉得作为语文老师最大的任务是教语文。我一直给青年教师说,你首先实现的第一个转变,你在大学里面是学语文、学文学的,你在小学里面是教语文的,他的概念不再是中文系,数学系,而你的专业是教语文、教数学,这里面的差别是很大的。所以,我说用语文教科书去教语文,很多老师没有做到、没有做好。我的意思不是说教材就是经典,我的意思是我们怎么样凭借教材、依托教材把语文教好,就是叶圣陶先生说的“课文无非是个例子”。所以大家现在要用好的课文的功能,所有的文章为我所用。好的文章学它好的地方,不好的地方引导学生去评价。所以我们对人教版的语文教科书抱着充分利用,把价值开发到极致的这样一种态度。就是充分利用它的单元主题,充分利用它的组元方式,充分利用它的口语交际等。所有教科书上的东西一概不丢,我们所做的是什么?就是提高了效率,加快了速度,几篇课文我们把它整合到一起来学,不像传统教学,一篇课文讲了个什么故事,我们从头讲到尾,不是这样的,我们是把它整合到一起,一会儿我会讲我们是怎么利用教科书教学。
第二个大的板块是读整本书,我觉得读整本书,我如果给大家一个问题的话,你认为读整本书好不好?我想在场的所有人都会举起手来说好。如果我再问读整本书好在哪里?我不知道多少老师能得出答案来。读整本书的好处到底是什么?现在有一种观念叫“大量读写”。这个观念是对的,但是我们怎样读?怎样写?我有一个不太好的观念,书不是读得越多越好,书要读本源性的东西,本源性的东西吸收进来,你有了自己的哲学的方法论、方法观,你再去看任何东西的时候,都会推出去,就是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感觉,你不是说我把世界上所有的书都读了,我学生的能力就提升了,所以说读是需要策略的。读整本书同样需要策略。但据我所知,大家对读整本书有一种认识,就是教科书都没有教完,我怎么去读整本书,首先是老师们的这个问题,是回答我们老师的问题,就是你的教科书要压缩时间,给整本书让路。为什么要读整本书,我现在做的一篇论文的题目就是《叶圣陶读整本书思想研究》。我对中国近一百年来传统的东西进行了梳理,大家其实应该懂得一些教育史,语文老师应该知道语文从哪儿来,语文到哪儿去?但是咱们现在很多老师就局限在我们的课本是怎么编的,我就是被动的受用者,我老师怎么教的,我就怎么教,书上怎么写的,我就怎么教,教材上怎么写的,我就怎么教,其实大家想一想,中国从有文字以来,到什么时候才有了课本,有了文选型的课本。其实,中国古代学得经学也好,更早的时候的非文字的教学都好,到底是什么?包括一直到清代末年,在学的四书五经,这都是什么?这都是在读整本书。文选型的书是什么时候来的?是从南北朝时期,昭明太子编的《昭明文选》开始选,再后来大家知道的《古文观止》,再后来这些书。但大家注意一点,中国古代教科书体系里面,是两条线并存,两条腿走路,一部分是经史子集,一部分是编出来的唐诗三百首啊这些东西,一部分是在应试,但是一部分是在修他的学养,我说的这些意思是中国从古至今,从传统的语文教育上而言,读整本书从来没有脱离过教科书的体系,所以我们现在把整本书纳入单元整体教学,恰恰是对中国传统语文教育的一种反思和回顾,我们把它再拿进来,其实读整本书有它深厚的理论基础。这里我不仿多讲一讲,中国哲学里面比较重要的概念,也就是现在大家都在讲得天人合一的概念,就是和合的概念。大家看到奥运会开幕式上指出来的那个字是和,和平的和,还有一个合是合起来的合,和合的观念在中国的哲学里面,就是一生二、二生三一种观念一样。在我们的思想里面,我们重视天人是整体的,人物是整体的,物我同统一的。在中国美学里面,中国画、中国的音乐,跟审美有关的,包括中国的文字,你看一看中国古代的文论,中国古代的美学,就会发现一点,中国人在评一本书的时候,他不是讲修辞是怎么样的,而是讲意象、意会,读书的方法是虚心涵泳,什么叫“虚心涵永”?就是一颗心拿出来浸泡在语言文字营造出来的语言环境之中,这叫“涵泳”。泳是游泳的泳,而不是歌咏的咏。这是我们自己的老祖宗读书的方法,为什么这样读?大家知道朱子读书法有六种,虚心涵泳是非常重要的,他为什么要从中国人的角度去总结中国人读书的方法,这就是中国的审美观念,我们看重的是整体,然后才是部分,这也非常的有意思。其实格式塔心理学也在讲“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可是大家对于这个概念要清楚的多。因为你在引用的时候,这句话非常好引用。整体是怎么大于部分之和的,我们传统的语文教育早就回答这个问题了。而格式塔心理学到后期才提出了这一点。所以说中国很多的本源性思想,恰恰像我们自己感受到的一样。叶圣陶的思想没有一是一、二是二、三是三,没有体系,但是大家想中国传统语文教育的思想有体系吗?中国其他的东西有完整的体系吗?中国的科学在过去其实是非常发达的,有体系吗?不能说没有,就是表述方式不明确,这就是中国思维的特点。为什么中国所有的东西都不明确的表达?中国血脉里流的就是这种不张扬、含蓄的表达。我们永远没有条分缕析,我不是说条分缕析不好,我是说我们这些人长在中国的大地上,流着中国的血液,我们的头脑、我们的思维已经写下了密码,基因密码。我们的人也是这样,看一个人,也不是把他分析的头头是道再去跟他交往,而是一看就是这样的。举这个例子可能不贴切,我想说的是我们很多东西,是重视整体的,中国哲学、美学、文论,包括中国式的思维,我们更多的是强调整体,因此我们把读整本书拿进来,如果从中国传统思维而言,它是什么?什么是学习?你现在给自己一个概念?你是一个学习者的话,对你而言,什么是学习?学习是听我说吗?不对。学生学习呢?也不是听老师讲,老师的作用是什么?新课程的方案里面提的很明确,引导者什么的。我想说的是学习依托的是什么?学习依托的是情境。大家想一想,你给学生放一幅画面,放一首音乐,你给他营造的是环境情境、情感情境等等,哪里情境营造的最好?整本书。整本书对学习语文的孩子而言,它是一个情境,把学生放入这个完整的情景里面,学生的感受,学生自学的能力,学生个人学习的特点在这里面都能得到显示。
第三个大的板块是语文实践活动。什么是语文实践?对我们学校而言,语文实践就是能帮助学生进行语文实践的活动,就是语文实践。我没有给它明确的定义,语文实践干什么?语文实践中,老师创造大的情境,让学生在这里面听说读写,这就是我们的语文实践活动。那么这三个板块,又不是像我这么表述的分离的,它是融合的。怎样去融合?我们的语文课程标准里面把语文教学分成五大板块,识字、写字、阅读、口语交际、习作和综合性学习。那么我们的单元整体教学,就是把三大板块和五大领域融合在一起。大家可以看,先看这圆,最中间这个圆是教科书教学,再外面这个圆,是读整本书,再外面一圈这个圆,是读整本书活动,最小的圆里面,我分了五个板块,其实就是五大板块,识字、写字、阅读、口语交际、习作和综合性学习,这就是以教科书为出发点的这五个领域的学习,然后扩大出来,相对应的大家看,识字、写字在读整本书里面,读整本书提高字出现的频率。现在非常单一,这只是其中的一点。大家想一想,学生不断地读,很多的字还用写在上面,每个人读三遍、读五遍吗?其实真正的去认了,在环境中去认了,他不会忘记,然后我们的识字剧场等活动,让学生拿出来讲一讲,每个人都来交流,交流一个是巩固他们的识字成果,再一个是互相之间进行交流,大家认识的字更多。其实大家看单独的这个扇形,它应该是没有尽头的,它是一个无限开放的一个领域,向哪里开放,以教科书为起点,向生活开放。很多老师都听过“语文即生活”这句话,但我想语文怎样是生活。很多老师说语文就是生活,语文就是读书,老师不用管了,给孩子很多书,让孩子去读吧,去生活中体验吧。老师的作用是什么呢?老师的作用是引领、帮助,我一直持这种观点。所以不论是在教科书教学,还是读整本书、还是语文实践活动当中,老师的作用时刻都是引领。当然每一个部分的作用都是不一样的。大家都知道,课文分为精读和略读,整本书也同样分为精读和略读,语文实践我们也有学生自己设计语文实践,也有老师创设情境让他们进行的语文实践活动,这就是我们的一个融合。其实我想最终让学生利用语文去生活,或者是让学生在生活中去享受语文,它不是一个空的事情。大家想,你让一个不会游泳的孩子,去大海里游一下吧,大海里非常广阔,去展示你自己,那么扔进去的这个孩子,肯定沉下去了。我们先在池子里,再到大河里练练,然后他才能去大海里。老师就是教练,我们的作用就是引领和帮助。所以我们不能放弃自己的责任,当孩子真正有能力之后,我们才能去放手,我想我们这个无限开阔的区域,我们这个圆是非常大的,接触的领域是非常广的,但是小学是有限的,课堂是有限的,语文教学是有限的,我们不能把所有的任务都归到自己身上,“语文即生活”不假,但生活不只是语文,因此我们这些人既要有理想、有梦想,又要有理智、有信念,我们不能包办代替,也不能大包大揽,语文的任务我们要彻底完成,不是语文的任务我们也可以拒绝。其实这个思维是来自这个图,这个图是我们中国思维的集中的体现。任何一方面的弱了,另一方面就会强,反过来一方面强了,另一方面就会弱,不像这个,是互动的、循环的、不停的运转。大家想,这个图里面,其实在现实的教学里面,我问一下大家,有哪一个老师非常重视识字、写字,说我对小学生应该掌握的字数,小学生应该知道的识字的方法我知道,中国汉字的构成规律我知道,我能引领学生沿着老祖宗创造这些字的发展来认识这些字,我想前两个,很多老师都知道,第三个很多优秀的老师能做到,第四个我们不去探讨本源的时候,我们就会本末倒置。为什么?因为我们告诉学生的不是方法,而是记住了字。那么中国汉字的特点,中国汉字的文化,我们这些人其实完全有必要去探讨,一个字它究竟是怎么来的?我们完全有必要去探讨。所以说我们这个领域是这样的。其实现在很多教学是重视阅读的,不重视习作。我们也是如此。所以上半年的时候,我们想搞的一次研讨会,叫“小学习作研讨会”,为什么?就因为我么的习作太弱了,我们的阅读占领的时间太多了,如果不去重视习作的话,我们的学生的能力会获得发展吗?是读了就会写吗?不是的。所以我们面临的问题就是阅读挤占了习作,那么我再问一下,有哪位老师在自己的课堂上真正进行口语交际的教学。又有多少老师在带领学生进行语文的综合性学习。除了课本编的单元以外,课程标准为什么把它划分成这五个领域。当然它不可能是绝对对等的。但重视程度在这里就是对等的,就是我们老师去研究的。所以我么想的就是这么一个循环互动的过程。所以我们想的就是这么一个过程,而不是谁挤占了谁。
第二方面,我想讲一下单元整体教学怎么做?这也是大家比较关心的。单元整体教学怎么做?不是单兵作战,不是各自为战,不是个人想怎么做就怎么做。因此我们在单元整体教学的时候,建立了一个基本的课程体系。这样说虽然有点大,但这样说比较准确。就是我们建立的课程体系,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目标体系,一部分是课程体系。在我们的教学设计当中,我想问老师们,你要是上一个公开课,你脑子里想的最多的是什么?当然你肯定想精彩,让听课人一听就非常好,让学生学得特别有意思。那么我们想的什么呢?我们想的更多的是教学的流程,教学的环节,教学的设计。我想问你想教学目标了没有?你想是在哪个学年、哪个学期、哪个单元没有?你的目标还是通过什么的学习了解什么道理吗?你还是通过什么什么的学习,让学生认识25个汉字,会写10个词语吗?是的,课标都说了,要实现三维目标,你想你三年级的目标和四年级的目标有多大的区别了吗?非常明显的一点,我们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写作文,三年级写得,四年级写得,五年级写得,六年级写得,老师们,你们这四年写作的时候,写人的要求有什么不同?三年级写人,写出什么样的人来?四年级、五年级、六年级写人,到六年级的时候,写出什么样的人来?同样的是阅读,讲一篇课文,一篇文章,你三年级怎么教、四年级怎么教、五年级怎么教?课文是增长了,你的方式变了没有?为什么没有?因为你心中没有目标,你的目标是把这节课教完。学生在这个年段,是凭借这个教材,应该达到什么程度?所以我们要建立一个目标体系,这比操作体系更重要。我们用了将近两年的时间,修改了十次,做了一本小学语文课程改革与实施方案,二十多万字。把所有的学科,包括形体课,一共上面是十三个学科都放进去,放进去怎么样,把所有学科按十二学期目标分化,每一个学期,每一个领域应该达到什么目标,教科书教学应该怎么样,读整本书应该怎么样,语文实践应该怎么样,除内容体系以外更多的是能力体系,而不是知识体系,也就是说一个完整的目标体系,应该是内容、能力、知识融合的。大家为什么在你的教学里面没有区别呢,是因为你不太重视能力的发展而过于重视课文内容的学习。我是这么认为的,我说大家不是光指你们而是我们自己碰到了太多太多这样的问题,当我们弄出来以后它不是完美的,我跟我们的老师们说只要你有感觉了,就是这项工作最大的成果。有什么感觉,我每一天,每一节课,我每一学期我应该让孩子学到点什么,达到一个什么样的高度,这就是我们的目标体系的作用。我们要去实施,那么首先有一个十二学期的目标分化,在这我就不详细讲了。
第二,我们有一个读整本书的序列对着人教版教科书的九十四个单元我们推荐了大约一百本书,每个单元对着一本书,很多人就问我你推荐的书就那么适当,你说的就那么准吗?我就看我说用你的矛戳你的盾会怎么样的人一样的看着他,我这个永远是开放的,永远是动态的,永远是变化的。所以大家可能还不知道我们的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它叫《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构建艺术》由西南师范大学出版,一共二十七万多字,我说老师们拿到这本书作个纪念品就好了,这都是我们的过去了,这都是我们落后的东西了。我们现在尝试的东西才是我们应该做的东西,所以永远不要去问自己我的这个东西怎么样,有点趣问的是我的这个东西还能怎么样,我的这个东西还能更好、还能更完善、更贴近学生。其实,那天晚上我去飞机场接李玉贵老师回来的路上,我就跟她交流这个问题,我说我们在某个时期,我们这些人都在推荐外国的书,在座的我知道有许多学校在推广儿童文学阅读,在推荐图画书,在推荐经典的儿童文学著作,但我现在已经醒悟了,我醒悟到什么地步了。我说中国的孩子应该读中国的书。为什么,我还是从语言特点上来说,翻译过来的语言,虽然是汉字,但它不是汉语不是汉学的字,或者说不是中华民族的思维,就不要说故事的情境、人物的特色,社会的背景就不说那些了。我再说台湾过来的书,我们虽然隔着一湾海峡,但我们这么多年受到的西方文化的浸润也好、沉积也好程度是不一样的。台湾方面过来的书我们读起来,很多孩子也会感觉不理解、不适应,我为什么说中国的孩子要读中国作家的书我还是那个概念,中国作家写的书不一定是最好的,故事也可能不优美,转折可能很生涩、人物可能很单薄,但我认为他们是用中国的思维在努力地为孩子写一本书,孩子读这些书容易理解、容易接受这是其一,我觉得其潜在的中华民族文化传承这是第二。前段时间,在宁波,他们让我上节课,我就选了殷健灵的《轮子上的麦小麦》读过的老师请举手,有啊,总归还是有。我上完课以后,评课的那位老师就说我非常感谢李老师选了中国一个不太出名的青年作家的不是代表作品来给孩子们阅读,我想这里面不是狭隘的民族情结,而是对我们自己的语文教育的一种反思。其实,李玉贵老师也说了,他们在台湾推广阅读同样发现这样的问题,所以现在他们在给孩子推荐图书的时候也有意识的注意这些问题。那天,她也给我举了几个非常明显的例子。《爷爷有没有穿西装》这是乌克兰的一个故事,他爷爷去世的时候,所有的场景、所有的服饰,家人送别的方式,都是外国式的我们这些人读起来,没有切身体验,所以对于死亡教育这个主题而言,很多人都选择《爷爷有没有穿西装》爷爷变成了幽灵,爷爷怎么样,这一系列的。但是和孩子真正情感那根弦的共鸣究竟有多少我想这是值得我们反思的。所以说这也是我在推荐整本书里注意,这次非常有幸和中国出版协会的副会长海飞先生在一个桌吃饭,他也一再告诫,我用告诫这个词,因为我听出来了这是在告诫。告诫这些儿童阅读的推广人,他说你们呀要重视对我们大陆自己出版物的开发和推广,他说中国那么多好的东西就比不上别的国家吗?所以就这个问题而言,我回去就赶快看我推荐的一百本书里面究竟有多少中国出版的书我数了数有三十多本,超过了三分之一,我的心才塌下来。老先生的这种问,我们这些人得去答。所以我推荐的这一百本书用处不同,书是材料,有精读,有略读,这一百本书我给老师们的任务是一学期八个单元可能要推荐八本书,二到三本精读,其他的略读就像课文一样。但是略读是什么我在这想更正一个概念,其实很多专家都在讲,讲得很正确,但我们的老师他不去听。他自己就去理解了略读就是粗略地读、大略地读,不需要老师指导地读其实是错误的。略读也是一种读的策略,即是读的策略就需老师的指导,指导的少一点精一点这是略读,精读是什么精读就是读得细一点指导地多一点、指导地突出一点,我觉得如果我这样说大家还不够清楚的话,大家可以查阅资料自己看一下,叶圣陶先生对精读与略读有着非常完整的概念,我们非常有必要,我为什么老是提到叶志涛我觉得中国语文教育传统的集大成者就是叶圣陶先生,他把很多中国传统的东西化成了非常平易简单的话向我们的语文老师宣讲,但是这个老人就像他的性格一样,他不张扬、很含蓄,不太爱讲话,但是我们不能因为他的这种特点而忽略了他的思想,所以我想大家应该去研究,那么这就是我们的读整本书序列。
第三个,我们建立了一个习作的序列,我们有目标,但是我们现在用老师能接受的方式,我说出来你也接受,因为它这样比较好,比较让老师有感觉。所以我说我就像一个农民一样,用农民的方式表达农民的感情,我可能不能用学术的观点、学术的东西来表达,我觉得我这种表达只要我的老师们能够理解能够做到,能够对学生起作用,我觉得这就是好的。那么我们一年级让学生学写儿童诗;二年级的让学生创编图话书;三年级、四年级让学生用白描的手法写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五年级用散文的方式表示;六年级创作小说。我跟崔峦老师交流时,我说我们在这样做,他笑了说这样是不是有点高。现在我来解释一下,一年级我们让学生用他自己的语言,来描绘他周围的世界,这就是用儿童诗的语言,我一会再说我们的经典诵读序列的时候,一、二年级我们强调让学生去读儿歌、童谣的,我们在这个会议手册后面也附了一个案例,一个关于儿童诗创作的。一年级下学期的一个实录大家可以会后可以看一下,我在这里就不再讲了。我现在再来说一下五、六年级,五、六年级我为什么会这样做,我刚才就想回答一下刚才我给老师们的问题,你三年级写人到六年级写人之间有没有变化,怎么样去体现这种变化,我在三、四年级的时候所有的作文就不要求非得写成完整的篇。其实在课程标准里要写成片段,我不知道大家对于片段的理解究竟是什么样的,其实片段就不是篇吗?篇就不是片段吗?其实我觉得集中写某一方面这就是一个片段,我写一个人,我写他的外貌是一个片段,我写他的心理是一个片段,我是这样认为的,所以我们的老师也是这样做。在三、四年级的成果还是比较好的,我们也是能看出来的,所以在下午活动当中有一个现场作文的展示,就是一到六年级。一年级因为是上学期可能命题作文有点难,但是看图作文应该没有多大的问题,三到六年级我们是邀请在座的各位出题,出作文题目让我们的学生在四十分钟到五十分钟完成习作,具体怎么给我怎么操作,下午开会的时候我们再具体说。现在你就可以想我让几年级的学生来写一个什么样的题目我们就来试一试,看看我们的学生现场习作的能力怎么样。
那么第四个目标体系里面我们建立起经典诵读的序列,我们可能是课标推荐的是八十首我们是三百首,大家可能想三百首可能太多了怎么能实现的了。我们分化到十二个学期,大家想想一学期多少首,一学期二十五首,一学期除了期终、期末考试大概剩多少周,我觉得大概剩十五周到十七周是有的,一周背诵几首,大家可以想一想一周背诵几首?其实我觉得在教学这个实践领域里面难的不是发现了什么,难的是坚持了什么做了什么,你如果天天让你的学生侵润在这个经典的诗词、美文的环境中我们的学生怎么能不发展?所以对于我们的老师我们每学期都要有检测,所以说到目标体系我还想多说几句,就是我们老师经常关心的问题。有的老师讲李老师你讲得非常好,我们也想读整本书,但我们还要考试;我们也想语文实践啊,但也要考试;我们上语文课的时候也想生动点有活泼一点,但也要考试。好像所有的东西都指向考试,整个社会的教育不行好像就取消高考就行了,要是没有高考,所有的教育都发展起来,我觉得这是个非常有意思的问题。我想大家也都知道今年这一年,中国是一个告别大师的一年,季羡林、钱学森几位大师相继过世,他们在给总理说的大体的意思是:温总理为什么我们的学校培养不出卓越的人才?多么痛心呀!有意思的是二十多年前有一份非常有意思的报告,中国教育考察团去美国,美国教育考察团来中国,写的内容大体是一样的。中国写的是外国基础教育已病入膏肓,无可救药了,二十年以后,中国青年一定会超过美国;美国人几乎也是这么写的,说中国的基础教育非常的好,学生学得非常认真,在各项竞赛中,在世界各项竞赛中他们的能力是非常卓越的、超群的,二十年以后中国一定会胜过美国。两个教育考察团下的结论是相同的,大家再看看二十多年以后,中国超过美国了吗?美国在这二十多年中培养了多少对世界有过卓越贡献的人才,中国呢?我想我给我们的老师讲,我说如果你不想做事情你就说我不想干,校长你找个零活让我干,别让我教书了我干别的。我说你别胡说什么事情都推到离你非常遥远的事情,这是一种心态的问题,现在很多人都在讲正思维、正念、正心态我也在想有一个吸引力原则。不知大家读过这本书没有,我觉得他不一定有这么玄,但他有一个概念只要你想你就会拥有。我也想告诉老师们这句话,只要你想你就能做到,关键是你想不想。人心是个非常奇怪的,如果我们把所有的东西都归结到考试上,那我们这些人做什么?那么我们就什么都不要做了,就去做题好了。
面对老师们的这些疑问,我们首先要解决的是考试改。我们现在的考试有一个方向,我们把它分为几个板块,一字词,在座的语文老师非常多,我们考试的那张试卷里面看拼音写词语,一般有五六个词,最少有五六分,但是语文老师们为了这五六个词把整本书里一百个词、二百个词练了多少遍你们自己知道吗?学生错了一个字回去改了多少遍,重写多少遍你们自己知道吗?虽然你没有准确的数,但我知道你知道自己在这上面耗费了多大的心血。我们现在改的是把词语单独做一张试卷,教材上需要掌握多少词语,这张试卷上就有多少词语,可能是一百可能一百二,可能更多,学生拿出半小时时间集中进行训练来考这张试卷。我举例子一百个词,学生会了六十个,不会的是四十个,学生会了八十个、会了九十个学生会了一百个得到相应的分数,你说学生心里清楚不清楚他哪些掌握了,哪些没掌握。我想考试的功能我们更重视了甄别而忽略了反省,我们把这个试卷给学生,学生知道了我哪些还不会。我们第二个就是积累,还有句子作为一张试卷来考句子是应用性的句子。我们扩句、缩句、修改病句成了我们语文的沉重的负担,很多老师我就问你为了考试的那一个缩句、那两分,你会让学生集中训练多少句,一百句总有吧,为了修改病句那两分,你让学生看了多少有病的句子,一百句总有吧。让孩子整天看到有病的句子,如果让你眼前整天晃着病人,你的心情是怎样的,我就问大家你的眼前整天有拄拐的、缠着头的病人走来走去你吃饭也好、睡觉也好玩乐也好你是什么感觉,所以我们要反省不是考试有问题而是方式有问题。我们最主要改革的是阅读的考试,老师们知道阅读试卷一篇短文、两篇短文后面几个问题在这个短文的问题里面有时很奇怪,他让你找出那个词的反义词,他让你画出那个什么来,他让你看拼音来选,这个字应该读哪个读音,可能也算是语音运用的一种吧。我再问你考阅读能力的是哪一题,经常是最后一题。看了这篇短文你获得了什么启示明白了什么道理,学生胡诌一气得分如果是三分绝对超过两分。道理吗,老师天天都讲,谁不会讲道理。但是考完了这十分的阅读题,考察的阅读能力是什么除了认字以外考察了什么能力呢?那么我再问老师们阅读能力分几个层次?国际阅读能力是分四个层次,朱新华教授提出的阅读能力是分六个层次,在我们的头脑中阅读能力是什么?所以我们现在改革阅读,改革阅读的测试方式,老师在教的时候要教阅读的能力,学生在考的时候要考他们的阅读能力。三年级一张试卷可能是三篇短文,四年级可能是四篇短文,五年级六年级可能更多就是把这一册书中接受的所有体裁的文章都放上去,说明文有、童话有、记事写人的记叙文有,有什么教材里有什么,试卷里有什么要对应,因为教材里面学了,这是选材,这是内容。内容有了还不是最重要的,命题最重要,命题根据什么我让老师们去读国际阅读能力测试的题,你看后面怎么考,我让他们去读祝新华教授的六层次在评估和教学中的运用,现在朱新华就在课程与教法上刚发了一篇文章,也是关于阅读中能力的层级的问题。他说层级有六个,复述,解释,重整,伸展,创意,评鉴。六个里面,大家想一想我们最多运用的能力是什么?孩子你讲讲这是个什么故事,复述能力。重整是什么,根据文本信息重新整合获得结论。好,我又想起来了,复述、重整、推论或者叫推断或者叫推理然后是伸展、评鉴和创意。推论是什么?给你一个命题,这个故事为什么这么发展?你凭借文中的信息进行推论,他会得到一个什么样的结论,这是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对文本的一种预测。那么通过这个文本你会伸展到哪些文本里面去?你会获得哪些能力?你会不会创意的阅读?我可以给他改一改,这本书我可以给他改一改,这个过程我可以给他改一改更好。其实这六个层级可以给他分为三个大的领域,有的是依托于文本有的是超越于文本。那么我们在给学生的命题当中,我们就是这样的。当然不是说你有成套的试卷拿出来我看看吗?我首先告诉你没有,因为我们感觉还不成熟,就像那本书里一样,我已经做出了诵读的体系,目标的体系。但我最后我狠狠心只放了读整本书的序列,我认为它相对成熟,其他的我拿出去我要负责任,为什么负责任,我要经过实践检验的,就像一个药拿出去要经过临床检验,我们这个也是,我们既然想把它拿出去,就要在我们学校这个实践领域里面做的基本上接近我们于我们的理想状态,我们再拿出来,但是我们可以互相交流。
还有一个就是习作,其实就像我们这种方式每学期都有现场作文,所有的班级在那个时间都考作文,老师把题目写在黑板上,或者把要求打在电脑上就结束多长时间收卷根据这张试卷来打分,这就是学生的习作能力的测试,所以说我们把测试体系也相对的把它对应起来,将来我有一种构想,单元整体教学应该是十二本书,对应每一学期有一本。这本书里有三部分,第一部分是目标体系,本学期在每一个领域该达到什么目标;第二部分是操作老师的教学设计、教学实录包括任何一个领域的;第三部分是测试。你说的好你做的好,就用你的矛去戳你的盾看看怎么样,我们就想出这样的十二本书。我想如果这十二本书出来我们的体系就接近于我们自己的理想状态,这就是我说的,现在最重要的一般都放在最后时间一般都不够。所以这个操作体系,我这样来说,我们现在是分了七个模块。我们也不要赶流行,现在外面的信息没有办法不占领你的大脑,我们就借用了模块,我们分了七个模块,预习是一、二理解内容与体会感情我就不一一念了。我就看了它大体怎么样来做,我觉得我们的老师在实践中发现。有时候很多老师都在讨论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都在讨论,讨论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我觉得很有必要。但是我认为在语文教育或者语文教学这个领域里,如果只讨论学科恰恰丧失了语文性。所以我在我的第一本书写了这样一篇文章,我在语文教育的路上失落了学生。当时是评韩斌的两节课,语文教育也好其他教育也好,如果过多的关注学科你就丢失了学生谁来学习,学生来学习,学生来学习就要有学习的规律,就要看到学生学习的能力,如果你把学生丢了你只研究学科了那就有问题了。所以我们这个体系是照顾到学生的。我永远把学生放在第一位,包括这次试课包括这次我们要上的课,我给所有老师提出的第一个要求就是学生要有自学、讨论、思考交流、评价的时间。我先不管你空间怎么样,问题怎么样,你必须有这样的时间。我们平时也是这样的如果你不照顾到学生,你的情感再丰富,我觉得他不但是不人文而且是不人道。学生要学习,老师不能太多占领课堂时间。所以把预习放在第一位就是去关注学生的学习,关注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已有的学习能力。我有一个理想状态我们的学生到六年级的时候,从一年级培养起来到六年级的时候,基本上不用老师了就是自助餐式的语文学习。老师是什么,老师是服务员。老师我这肉少了,老师就赶快去弄些肉放这儿让人家吃,老师我这菜少了,就赶快去端盘菜来,这是老师的任务。任务是什么,整本书读完了,语文实践我策划了我需要出去需要搜集资料,自己找不到怎么办,老师帮助。学生自己有自己的能力,学习能力从哪里来一开始,从预习开始所以我们现在从单元整体教学而言把预习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两课时通读一单元的教材里的课文学生在三、四年级的时候给他预习单,三年级和四年级肯定不一样。给他预习单就是一个预习的指导,但是这里面有个问题就是预习单不能用的太频,我想顶多用到四年级。五、六年级应该让学生自己去尝试。我还是说能力体系目标体系我们有了我们就不要忽略,我们在三年级我们已经让学生会了会了大体的结构了,到五六年级你还弄这个你自己不是给你自己过不去。前天参加省里那个会张志勇副厅长就在会上说了非常好的一句话,他说老师们校长们,学案导学把我们山东的教育弄乱了,我觉得这句话里是非常有深意的。把教案变成学案很好的想法,但是如果用学案限制了学生的学习,学生没有发展那么就真的把山东的教育弄乱了。所以我想我也给我们的老师说,预习结构单、预习单不能把学生从一个陷阱拉进另一个陷阱,你要时刻想着放手,对我们的老师我觉得我也是这样的。过去我比较专制,在单元整体教学未成形之前所有的课可以这样说,或者说很多的课关键的地方都要按照大家共同商定的标准去上,上不出来不行。这次课我只参与了前期的归划,后期的上课改动我几乎没有参与。对老师也是这样,很多东西他都知道了,他都成型了,你得让他有创造性,得让他有感觉,得让他在这个过程中去创造性地开展东西。学校不是一个人的,不是的校长一个人的,班级不是一个人的,不是班主任一个人的。是谁的?是大家的,是所有人的,准确的说是学生的。只有一线的老师他才能真正掌握学生的特点,如果他有了这种观念去这里面尝试他才能有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只有一种思想在学校里是很危险的。所以我也不停的告诫自己,我们的老师在提出了单元整体教学以后完全可以有自己的教学主张,教学实践。任何靠一种药包治百病是有问题的。所以在网上有网友就提出来了他说我们看了单元整体教学很好,你们搞的两个案例,一个是人物描写一组,一个是童话一组我们认为也很好,但是这两组是人教版教材里面编的特点最鲜明的两组,是最好做的两组。我说是的,如果你最先做的时候不从最好做的做起,那么这件事你还能做成功吗?我跟李玉贵老师说我们现在已经从典型走向非典型,我们就去找那个非典型的来做。其实这次十月份的展示课中我们的说明文那一组,上完之后,大家都说非常好,但是上完了都上完了,没有说明文了,我说放弃,展示课的时候不展示。我说你们觉得那些难我们就挑哪些,所以我们就挑了四年级的写景这一组,哪些难我们就做哪些,我们挑了六年级的跟动物有关的,我们把他命名为小说的。哪些难我们挑哪些,最后我让这些课成为经典,当然这里的经典是我们大家研究的心血啊,终于突破了说明文过去不会领悟表达、不会整本书阅读不会语文实践,这下都会了好了把课例巩固下来,成为我们今后的思考的凭借,不是唯一、不是抄袭,是我们思考的凭借。所以我们这样去做,所以理解内容,体会感情大家很容易理解,就是把所有课文都讲了什么,表达的基本情感都把他理清。领悟表达、欣赏评价我想这是很多语文教学中不怎么有,这个得益于我们两三年三四年以前的第二课时的研究。当时山东就提出来回趟的教学,要有来趟也要有回趟,就是一定要知道领悟表达,就是一定要知道文章表达的方式和方法,并且让学生欣赏和评价。这篇文章写得怎么样,教材不是所有的东西都可接受性格特点不同。再一个口语交际与习作就是接着这一单元的,再一个就是读整本书。这里的读整本书不是读书而是一种交流与引导,我们跟大家不同的我不敢说不同啊,我一说不同你又该说了跃华那些孩子有时间,我现在就回答这个问题,我跟所有老师说人家说咱们的孩子时间多,我现在告诉你们我说从星期一排到星期五,每天就只排六节课所有的都和国办学校一样,星期六一天都是活动,下个星期两周连上,下个星期按上周的课程表,星期一到星期五,每天下午两节都是校本课程,学生必须到专业教室去不准留在教室。明天下午有兴趣的老师可以看一下,正好明天下午有校本课程。三十多门,轮滑、乒乓球等等,有三十多门,有美术等等的这些课程,学生都要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所以我们的时间和大家大体是相同的,我们也是语文课每周七课时,每周七课时有两课时必须在阅览室自由阅读。大家永远要记住一点读整本书是好事,但是一定要给学生空间,读整本书要引领,就是同读一本书,老师和学生要一块读,一块交流。但是学生一定要自由阅读,在阅览室没有任何的约束两节课,三到六年级是两节课,就是这样的一个规定。当然我们确实有空余的时间,孩子回宿舍睡觉,洗漱完毕了他睡不着有二十分钟的读书时间,早晨因为是寄宿制学校生活老师得去弄饭我们有二十分钟的早读时间,我们的校本课程里面给语文排了两节实践,给数学排了两节实践,真的我们就这些时间,但是早晨早读这个时间只能读经典诵读和课文,任何人不准上课,晚自习期间任何人不准上课。我们晚上有个日记时间,现在推广到语文日记、数学日记、英语日记,谁盯日记写哪个学科,不能让语文一统天下,这也是让学科之间均衡的。我们今天下午展示的课里语文、数学、英语、美术、音乐、科学读写策略的课都有。有的老师说这跟我们的主题也不贴边,音乐、美术弄这个,你这节课四十分钟如果能给我上下来就是给我最大的成功。为什么?因为读写是一种策略,它应该运用到任何一个学科领域里面去,我们任何一个学科都应该去读去写,当然每个学科有每个学科的特点,下午大家可以有意识的看一下。还有语文实践,语文实践就不再说了。
再一个是检测,检测是非常重要的,检测像预习一样重要,重要到什么程度,重要到让学生养成自我反思的能力,反思不是凭空的,不是说我得到了什么,失去了什么学到了什么知识,我觉得更应该反思的是我的学习策略,我在学习这一单元的时候用了哪些方面的方法?我学得比较得心应手,我学得怎么样?这时老师出一些检测方面的内容让学生去反思。反思不是凭空的,唉同学站起来你说说,老师说大家说的都很好,我们下课吧。我觉的这不是我们想的检测的东西,我们检测就要检测到当中去,就要让学生感受到、体会到。重要的就这么多说完了。
第三,单元整体教学从哪里来,一句话、两句话是说不明白的,但我想把他说明白。单元整体教学从传统中来,这个我在单元整体教学那本书里写得很详细了这里就不再多说了。第二点,单元整体教学从实践中来,是我们自己从2002年建校到现在不间断地努力、概括、总结提炼的。但是大家可以发现单元整体教学不是我们的创新,更不是我们的创造,也不是我们想另立山头的一个口号,而是我们走着走着不得不走到单元整体教学这条路上来。在座的其实我知道廊坊教研室的张占国主任一直也是致力于单元整体教学。我那本书里对他们也有一些介绍。我可以这样讲,所有的人都来做,我们才能把这件事情做好。我们和清华大学附属小学的窦桂梅老师建立了发展共同体,我们这个发展共同体不是挂个名,不是把窦桂梅的名挂在这,我们进行实质性的交流。我们第一个成型的课例童话教学单元就是在清华附小上的,六节课,从早晨第一节上到第六节,我们就是这样研讨。上一学期他们来了六位老师,五位上课一位做讲座,就在我们学校。这学期我想说的是窦桂梅非常想来这个会场上课,但是一开始是流感,后来是做北京市特级教师的评委,前两天还给我发短信,向各位抱歉,说下次一定来。我说下次一定来,我说为什么?因为山高水远,很多合作我们是要有长久的,我们就是要展示自己用不同的文化去冲击、去交流。在车上我也冒昧的跟李玉贵老师说为什么请您来就是想跟您牵手,想做一个发展的共同体。海峡两岸牵在一起,因为读写策略让两所学校先牵起来。我在这里也想说,牵志同道合的手共同为了小学语文的教育贡献我们的智慧、贡献我们的能力,我们做得不完美,我们做得也不穷尽。因为即使我们离开了这个世界,语文教育还在进行,我们只是走在语文教育的路上,永远在路上。但是作为语文教师,作为语文工作者我们不为语文做点什么的话,我们就枉为语文教师,枉为语文教育工作者。
所以,我想告诉大家的是第四个问题——单元整体教学到哪里去。到未来中去,到实际工作中去。我们很多的老师仍然在艰辛的摸索,为什么?因为他不知道他们的这个领导明天还有什么想法,怎么样才能适应,怎么样才能去发展但我只有一个想法,我们做过的我们就要把他做好,我们没有做的一定要把他做出来。只有这样一个想法,我想让单元整体走得更远走得更广。我最先想到的是偏远地区,当时我有一种想法,很多语文口号都提出来了大家也很清楚,但我想做的是如果我们的单元整体教学能让一个山村的老师在他没有很好的条件下,他能教好他的一本书,他能在得到一个纸片、一张报纸的情况下进行阅读,能把孩子领到田野中去做一些语文实践方面的综合性学习,我们就想创建这样的一个体系。任何一个人,不论你的起点有多低,只要你是一个语文老师,只要你认字,就能实现你理想化的教学,这是我们最大的希望。
我想每个人、每个学校都有理想和追求,我们学校提出的是让每门学科成为特色课程,让每一位教师成为专业教师,让每一位学生成为能发展会发展的人,我想研究只有开始没有结束,不管出来多少本书,不管获得多大的成就,我觉得最大的获益者是学生,其次是老师,最后是学校。
最后,我真诚地呼吁所有致力于语文教育研究的,不管你持什么样的观点,我们都可以交流,不管你持什么样的想法,不管你有什么样的做法,我们都可以沟通,因为我们手里抓着的是一把孩子的前途和命运。我希望,我也想让我们自己学校的老师成为学生发展的推手。我说学校、老师就像三级火箭里的一级一样,家庭作为一级推到学校,家庭就慢慢地脱离了,当我们所有的火箭脱落的时候,宇宙飞船、人造卫星向他生命的轨道上去运转,这是我们这些人最大的欣慰。
好,谢谢大家!
2011-07-29 人教网
单元整体教学的操作流程及实施策略
山东省德州市跃华学校
进行“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可以把一个单元当作以单元主题为题目,以每篇课文和“积累运用”为段落的一篇“大文章”;也可以把一个单元当作以单元主题为“书名”,每篇课文和积累运用为“章节”的一本“小书”。
我们的单元整体教学,包括“教科书教学”“整本书阅读”“语文实践活动”三部分,各部分既横向联系,又有一个纵向的序列。
单元整体教学因为年段不同表现形式也不同,精读指导重点也不同。一、二年级宜以“识字”为整合点,指导重点在比较词句中理解与朗读。单元整体识字,有益于把更多的字集中在一起,使低年级的学生不但能够认识更多的字,而且通过分析比较,让学生了解汉字构字规律,对汉字的特点有更深的体会。三、四年级以单元主题为纲,整合课本内容,指导学生预习,指导重点在句段推敲中理解内容,体会情感,领悟表达效果。五、六年级以单元主题为发散点,整合课内外内容,以学生自学为基础,指导重点在于通过句段和篇章的对比,体会情感,领悟表达。
我们把单元整体教学分为7个模块:预习模块;理解内容模块;领悟表达模块;口语交际与习作模块;整本书阅读讨论模块,语文实践活动模块;检测模块。每个模块大概为2课时,大概用14各课时完成包括“教科书教学”“整本书阅读”“语文实践活动”的教学。
以下对每个模块的目标和操作进行简要的说明。
预习模块: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整体感知单元的学习内容。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能够读通、读懂课文,能够画出不懂的地方。在不同的年段要求不同:一、二年级,就是让学生自己读读课文,画画生字词;三、四年级不但要读课文、画字词,还要能够提出问题;五、六年级,读课文、画字词、提问题时要注意多个角度,比如主题的角度、体裁的角度、表达的角度、个人的观点等。
之所以安排预习,是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让学生凭借自己的能力去学习。预习主要是尊重学生已有的学习基础,承认学生具备学习经验和学习能力。预习还在于让学生养成预习的习惯。提出问题之所以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是因为提出问题需要多个角度的思考,有价值的问题往往能促使更深入的思考。
理解内容模块:理解内容模块有两个任务,一是理解内容,二是体会感情。理解内容就是在教师的带领下,通过解决提出的的问题,能够复述、解释、重整文本,获得自己的体会。在理解文章说了什么以后,还要能够体会到文字背后传递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不同年段,对理解的要求不同。一、二年级能够知道文章讲了什么就可以了。三、四年级,不但要知道讲了什么事,而且对某些细节能够联系上下文进行解释。五、六年级,不但要知道讲了什么,而且能够对文字中的信息进行整合,通过推理论证得到问题的答案。
不同年段,对价值观的理解也应该不同。一、二年级明白文章告诉什么就可以了。三、四年级不但要知道文章告诉了什么,而且要知道作者想要告诉读者什么。五、六年级不但要知道作者想告诉读者什么,还要知道自己在学习文章以后获得什么启示。
领悟表达模块:领悟表达模块也有两个任务,一是领悟表达,二是欣赏评价。领悟表达,就是在教师带领下对文章的表达方式进行研究,从体裁、表达方式等方面对文章进行探讨。欣赏评价,就是在领悟和接受的基础上,从读者的角度,对文章好的地方进行欣赏,对文章某些地方提出自己的看法,或者能够进行修改。本模块重点培养学生伸展、评鉴和创意阅读的能力,让学生在接受的基础上又能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不同年段,对领悟表达的要求是不同的。低年级,领悟表达重在词语和句子,理解重点句子的表达作用和表达效果,可以通过替换词语等方式进行体会。中年级重在领悟句子和段落的表达效果,能够对一些表达方法进行辨析,能够通过具体的语言点,感受到作者表达的独特性。高年级除了领悟词句段的表达效果外,重在对文章篇章结构的领悟。
不同年段,对欣赏评价的要求也有不同。低年级的欣赏评价,只要能够用朗读的形式把自己觉得好的地方读出来即可。中年级,要能够对具体的词句说出自己的看法,还要能够用朗读的形式表现出来。高年级,能够用自己的话说出对文章的看法,还要能够提出自己的见解。
口语交际与习作模块:教学中对人教版“积累运用”中的“口语交际”“习作”“交流平台”等进行整合。先从教材的设计来看,结合“口语交际”的要求和“交流平台”的内容,设计口语交际的话题。从口语交际向习作进行自然过渡。口语交际的内容往往与习作的内容紧密相连。口语交际的过程往往也是习作指导的过程。
如果说前面三个模块是吸收的话,那么,口语交际和习作是倾吐。在口语交际模块中,让学生结合话题进行准备,并且充分表达。表达的过程就是调整思路,不断修改的过程。在学生充分交流的基础上,让学生互相评价,在此基础上动笔写作。
整本书阅读讨论模块:整本书的选择要和教科书中的单元有密切的联系,有的是主题的相似,有的是体裁的相似,有的是内容的相似,从这些相似点入手寻求结合点,然后确定应该读哪本书。选好书以后,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自由阅读。
一二年级阅读整本书,可以由教师讲给学生听。三四年级,教师可以先进行导读,激起读书兴趣,学生在阅读期待中阅读。五六年级,可以让学生自由阅读,提出自己的问题。自由阅读以后,进行读书交流。读书交流大概分为两部分:一是理解内容、体会感情;二是领悟表达,欣赏评价。大体的操作方法与理解内容和领悟表达模块相类似。不同的是,学生自主阅读的空间更大,学生自由发表见解的机会更多,学生进行细节挖掘的时间更长,培养学生伸展、评鉴、创意阅读能力的机会更多。
整本书阅读讨论,重要的是提出讨论的话题。话题可以由教师提出来,也可以由学生提出来。学生提出的多是内容方面的问题,重在理解和解释文本。教师提出的问题要有指向性,指向于阅读的方向和规律。在内容方面可以提示学生忽略的细节问题,让学生通过细节的整合推出问题的结论。师生还可以在共同的情景中对整本书进行欣赏和评价。教师的任务是提出表达方面的问题,让学生能够从表达上了解一本书,了解一本书的结构与一篇文章的异同。
语文实践活动模块:“语文实践活动”与“语文实践”有区别。“语文实践”是指学生听说读写等一切与语文能力有关的实践,在前面任何一个模块中,学生都是在进行“语文实践”,并且是在语文实践的过程中学习、发展、提高。“语文实践活动”,是以某种语文实践为主所组织的活动,活动因素多,参与程度高,每个学生都能在实践活动中得到锻炼和提高。
“语文实践活动”的组织大体可以分为两种方式:课内的语文实践活动和课外的语文实践活动。课内语文实践活动,可以和单元联系。比如,在上完人教版四年级童话单元,整本书阅读讨论了《木偶奇遇记》,安排了“编写剧本”的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把自己写的童话或者《木偶奇遇记》中的某个段落编写成剧本。编写剧本,一是让学生简单认识剧本与文章的不同,二是让学生通过实践,把自己的文章进行精细化描写,让人物形象更丰满,目的是锻炼学生文字的表现力。编写以后,让学生分小组设计表演,学生再通过表演加深对剧本的理解,边排练边修改。最后,在全班进行表演。同样是“编写剧本”,每个年级都可以进行,只是要求不同,四年级能够按照剧本的基本样式对人物语言动作进行细化就可以了。五、六年级可以在语言刻画和表演上再提高要求。
课外语文实践活动,就是需要学生在课外进行实践,在课内进行展示的活动。比如,低年级识字的实践活动。一年级的老师,让学生结合课本上的字,让学生搜集各种食品包装袋,自己认识包装袋上的汉字。语文实践活动的时间,让学生把食品包装袋带到班级,小组内互相交流,然后,全班交流,共同识字。二年级的老师让学生制作自己的识字课本或者识字卡片,让学生搜集各种材料(广告、包装纸等)上的字,把自己认识了的字剪下来,贴在一张白纸上,在认识的字上面注上拼音。把多张这样的纸钉在一起,就是一个识字课本,把做好的识字课本在班内交流。学生在剪剪贴贴的过程中,不仅认识了字,还锻炼了搜集、整理、构图等方面的能力。更主要的是学生的识字意识增强了,见到有字的纸就要看看。这样的识字,让学生的语文学习跳出课本,同时和他们的生活联系在一起。
检测模块:检测模块,一二年级由教师带领检测,三至六年级先由学生自己复习检测。通过复习让学生对整个学习过程进行梳理,同时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反思。学生可以重新回答一些问题,也可以向老师提出新的问题。学生自我检测完毕,教师再用适当的题目对学生进行检测。这个检测是对学习效果的检查,更重要的是对学习过程的反思和总结。不同的年级使用的方法不同,三年级开始的时候,即使是自测的部分,也在教师的带领之下,让学生知道要从哪些方面去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慢慢地,教师的作用就要淡化,到六年级的时候,就以学生自我检测为主,教师的作用在于和学生进行讨论,回答学生的问题。
每个年段,在7个模块中的操作重点不同。有的在于教给方法,有的在于启发引导,有的在于给予时间和空间。无论这7个模块怎样设置都服从于单元的总体要求,要求大体分为三个方面:主题、体裁、语文能力。整个过程都试图把学生放在学习者的位置上,让他们经历学习的过程,养成自主学习的意识,有自主学习的习惯,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最后,达到让学生自主学习。我们做了一个设想,我们学校的学生从一年级带起来的话,到五六年级的时候,学生就基本能够实现自主学习。这是整体教学的一个优势。
以上所说,只是一个大体流程。不同的年级有不同的要求,另外还要根据教材的特点,不同体裁的文章会有不同的变式。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尤其要重视学习情境的营造,始终让语文学习有情趣。
我们试图从单元整体教学的历史及理论上进行研究,从“教科书教学”“读整本书”“语文实践活动”的角度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尝试。这种探索和尝试是否符合语文教学的规律,是否是一种有效的可以推广的教学方式,我没有办法确定。我只能说在我们实践的这所学校中,学生因为单元整体教学而在语文学习中受益。单元整体教学节省了教学时间,节省出来的时间用来“读整本书”,用来进行“语文实践活动”。语文教学形成了以教科书为基本出发点,向“整本书”和“语文实践活动”辐射的丰富的体系。单元整体教学以教科书的单元为凭借,从小学六年的角度综合考虑各方面的目标,建构起一个六年十二学期的目标体系和实践体系。
除了“读整本书”以外,我们还确立了经典诵读的序列。每学期背诵古诗词25首,6年下来,学生就能够背诵300百首。这就是我们的经典诵读序列,也是我们单元整体教学的一部分。
在语文教学偏重阅读的现状下,我们又进行了习作教学的探讨,建立了一个习作的目标和实施体系。我们确立的基本目标是:一二年级,培养学生用儿童的语言写出自己想写的话;三四年级,培养学生写实的基本功,让学生用手中的笔描绘所见所闻所思所想;五六年级,培养学生用文学的笔法来习作,来创作。举个例子说,一年级引导学生学写儿童诗,二年级引导学生创编图画书;三年级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场景;四年级让学生描写内心活动;五年级让学生用散文的方式来写作;六年级让学生创作小小说。当然这只是一个例子,并不代表全部的想法和做法。我们建立的这个习作体系,同样要纳入单元整体教学之中,这样单元整体教学的内涵就更丰富。
教学的改革,势必受到教学评价的制约。实施单元整体教学,对学生和老师的评价方式很重要。如果还是把一张考卷作为考核的全部,势必影响到师生的学习热情。所以,我们用分板块测试的方式,分别对字词、句段、积累(包括经典诵读)阅读(包括朗读)习作等方面进行测试。要求测试的时段分开,不在一张试卷里呈现,命题的方式也要发生变化。我们吸收国际阅读能力测试中的合理部分(我们目前能够接受和运用的部分)出阅读题,对学生进行阅读测试。我们用现场命题,现场写,然后划分等级的形式让学生写出自己的习作,进行习作测试。对字词等测试要求包含的面要宽,测试的词语要多,并且测试的形式从死记硬背向活学活用方面转变。这种分板块测试看起来加重了学生负担,拖延了测试的时间。但是,事实并非如此。单项的测试,让学生看到成绩与不足,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有明确的方向,知道努力方向。单项测试,让老师对所有学生的学习有较为准确的把握。测试的目的就是发现问题,进行反思,不断努力,获取进步。
单元整体教学整合小学阶段各学科(我校初中也在多个学科进行单元整体教学的研究)。单元整体教学从语文走向了小学各个阶段。小学数学、英语、科学、音乐、体育、美术、计算机等学科,也以“教科书教学”“读整本书”“学科实践活动”为基本的课程构成方式,开展立
高海银- 帖子数 : 142
注册日期 : 11-02-23
大道学区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研究方案
大道学区五年级单元整体教学研究方案
一、指导思想
“单元整体教学”,是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的一种单元整体备课、教学的理念与意识。也就是以主题单元为依托,在整合教科书选文内容、教学活动内容,联系可链接的丰富课外课程资源的基础上,进行全面考虑的单元整体备课、教学。单元整体教学着眼于学生的整体性、综合性、实践性,更强调课程资源的整合与生成,强调一个时段内语文实践活动的“整体推进”,以求实现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单元整体教学”以学生的主体性发展作为研究起点和依据,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为主要目标,依据儿童认知能力和获知范围,将课堂和其生活世界结合起来,以单元专题采取较为集中的方法途径,收集有助语文学习的信息资料,逐渐形成整理并运用信息资料于课内外学习活动的能力。
二、目标
通过对小学高年级语文“单元整体教学”操作方式研究,探索小学高年级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的实施对策。
1、了解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材主题单元编排特点。
研读课标、教学用书,分析冀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材下册第三单元的主题单元编排特点,对有关体现主题单元的内容进行挖掘、分析和归类、梳理整理,整体把握目标,整合教材。
2、小学五年级主题单元整体教学实施对策。
将理论学习与现状分析结合,总结、提炼。把主题单元进行梳理整理,整合教材,进行语文主题单元课堂教学预设。按照预设反复进行课堂实践、课例研究,修改完善预设方法,整理出单元教学设计
3、依托学区达到资源共享、共同提高。
三、具体做法:
(1)制定学区研究方案,召开学区主抓教学主任及五年级语文教师会交流方案、学习理论、分工合作。
(2)根据分工整合教材,进行集体备课,设计出优秀整体教学设计。
(3)根据已设计出的课例进行课堂实践,试验内容为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主题是“启智于身边”。
(4)交流反思,对课堂实践进行总结、反思,修改完善教学设计。
(5)再次进行课堂实践
(6)学区内进行课堂教学交流,评选出优秀课例。
(7)上报优秀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附:分工表
领导小组:
主长:高海银 负责组织协调学区集体备课、理论学习、研讨等工作
副组长:梁晓静、章文芳:五年级第三单元整体教学思想、教学模式讲解。
张悦、韩迎春:负责本校课型备课、实践、学习等工作
成员:各校骨干教师、任课教师、语文教研组成员等。负责主备课、集体备课、课堂实践、教研交流、反思修改等。
分工:冀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语文整体教学课型:《单元导读课》《精读课》《略读课》《阅读链接课》《习作指导课》《习作讲评课》《单元整理课》《写字指导课》《单元朗读课》
大道小学:张丽辉《习作指导课》、章文芳《单元整理课》、崔丽华《习作讲评课》、梅颖杰《阅读链接课》
小部落小学:薛冬艳《略读课》、王盈《单元朗读课》、杜艳萍《单元导读课》
王庄小学:李玲玲《精读课》、李红研《写字指导课》
活动时间表:
2012.3.9 学区联系会、借助网络 通方案、培训、分工
3.10--11 理论学习、借助网络论坛交流学习 中心校论坛交流
3.12 一次集体备课(上午10:00大道小学) 单元统领提出要求,各校主抓教学主任及参与教师参加
3.13--14 以校为单位集体备课、 完成教学设计
3.15-3.16 以校为单位进行课堂教学实践 各校教研组评议
3.17-18 修改教学设计
3.19 学区单元教学集体备课、交流。主备教师、主抓教学主任参加 地点:大道小学 时间下午1:30
3.20-21 二次修改教学设计 各校主备教师完成
3.21 上报教学设计 中午放学前发大道小学邮箱
3.21 大道学区上报教学设计 上交中心校
备注:1.标题宋体3号,标题下注明单位、备课教师姓名;正文为仿宋4号。
教学设计包括: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准备、教学过程、设计意图、课件的使用、板书设计、反思等。
2.各校集体备课教案17日前上传各校邮箱和镇网络论坛,资源共享,为学区集体备课做好准备。
一、指导思想
“单元整体教学”,是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的一种单元整体备课、教学的理念与意识。也就是以主题单元为依托,在整合教科书选文内容、教学活动内容,联系可链接的丰富课外课程资源的基础上,进行全面考虑的单元整体备课、教学。单元整体教学着眼于学生的整体性、综合性、实践性,更强调课程资源的整合与生成,强调一个时段内语文实践活动的“整体推进”,以求实现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单元整体教学”以学生的主体性发展作为研究起点和依据,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为主要目标,依据儿童认知能力和获知范围,将课堂和其生活世界结合起来,以单元专题采取较为集中的方法途径,收集有助语文学习的信息资料,逐渐形成整理并运用信息资料于课内外学习活动的能力。
二、目标
通过对小学高年级语文“单元整体教学”操作方式研究,探索小学高年级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的实施对策。
1、了解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材主题单元编排特点。
研读课标、教学用书,分析冀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材下册第三单元的主题单元编排特点,对有关体现主题单元的内容进行挖掘、分析和归类、梳理整理,整体把握目标,整合教材。
2、小学五年级主题单元整体教学实施对策。
将理论学习与现状分析结合,总结、提炼。把主题单元进行梳理整理,整合教材,进行语文主题单元课堂教学预设。按照预设反复进行课堂实践、课例研究,修改完善预设方法,整理出单元教学设计
3、依托学区达到资源共享、共同提高。
三、具体做法:
(1)制定学区研究方案,召开学区主抓教学主任及五年级语文教师会交流方案、学习理论、分工合作。
(2)根据分工整合教材,进行集体备课,设计出优秀整体教学设计。
(3)根据已设计出的课例进行课堂实践,试验内容为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主题是“启智于身边”。
(4)交流反思,对课堂实践进行总结、反思,修改完善教学设计。
(5)再次进行课堂实践
(6)学区内进行课堂教学交流,评选出优秀课例。
(7)上报优秀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附:分工表
领导小组:
主长:高海银 负责组织协调学区集体备课、理论学习、研讨等工作
副组长:梁晓静、章文芳:五年级第三单元整体教学思想、教学模式讲解。
张悦、韩迎春:负责本校课型备课、实践、学习等工作
成员:各校骨干教师、任课教师、语文教研组成员等。负责主备课、集体备课、课堂实践、教研交流、反思修改等。
分工:冀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语文整体教学课型:《单元导读课》《精读课》《略读课》《阅读链接课》《习作指导课》《习作讲评课》《单元整理课》《写字指导课》《单元朗读课》
大道小学:张丽辉《习作指导课》、章文芳《单元整理课》、崔丽华《习作讲评课》、梅颖杰《阅读链接课》
小部落小学:薛冬艳《略读课》、王盈《单元朗读课》、杜艳萍《单元导读课》
王庄小学:李玲玲《精读课》、李红研《写字指导课》
活动时间表:
2012.3.9 学区联系会、借助网络 通方案、培训、分工
3.10--11 理论学习、借助网络论坛交流学习 中心校论坛交流
3.12 一次集体备课(上午10:00大道小学) 单元统领提出要求,各校主抓教学主任及参与教师参加
3.13--14 以校为单位集体备课、 完成教学设计
3.15-3.16 以校为单位进行课堂教学实践 各校教研组评议
3.17-18 修改教学设计
3.19 学区单元教学集体备课、交流。主备教师、主抓教学主任参加 地点:大道小学 时间下午1:30
3.20-21 二次修改教学设计 各校主备教师完成
3.21 上报教学设计 中午放学前发大道小学邮箱
3.21 大道学区上报教学设计 上交中心校
备注:1.标题宋体3号,标题下注明单位、备课教师姓名;正文为仿宋4号。
教学设计包括: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准备、教学过程、设计意图、课件的使用、板书设计、反思等。
2.各校集体备课教案17日前上传各校邮箱和镇网络论坛,资源共享,为学区集体备课做好准备。
高海银- 帖子数 : 142
注册日期 : 11-02-23
冀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单元习作指导课教学设计
•冀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单元习作指导课
《照哈哈镜》漫画习作指导教学设计
【单元文化主题解析】
第三单元的文化主题为“启智于身边”,源于八大文化主题之“生活哲理”。分析“启智于身边”这五个字我们可以得到这样两点认识:一是这一单元里包含了一个个蕴涵着智慧与哲理的故事,师生应该从中得到智慧的启迪;二是类似这些故事中的智慧就存在于我们身边,我们应该做个有心人留意它,应该将得到的智慧启迪吸收进我们的生活,以提升生命的质量。
我们更觉得智慧是一种境界:广阔的胸怀、渊博的知识、卓识的远见、机智的反应、敏锐的行动、幽默的语言……一个充满智慧的故事,似一阵清风吹过,令我们的心弦为之颤动。所以有人会说:当智慧向我们走来的时候,所有的美物皆随她而来。
【教学内容】
通过看、思、说、写有步骤的引导学生进行练笔。引导学生明白一个道理:在现实生活中,听到别人表扬就高兴,听到别人批评就颓丧;忽而自负,觉得自己高人一等,忽而自卑,觉得谁都比自己好,总之,不能正视自己。
【教学目标】
1、了解漫画特点,学写漫画习作。
2.、认真看图,读懂漫画,体会画家用意,培养观察、思考、感悟能力。
3、联系生活实际,展开合理想象,把所看、所想、所思、所感,具体地说出来、写下来,注意表达真情实感和独特感受。
【教学重点】
看懂漫画,体会画家用意,联系生活实际,展开合理想象,把所看、所想、所思、所感记录下来,学写漫画习作。
【教学难点】
尝试从不同人物的角度解读漫画,自由表达真情实感,写出富有个性的文章。
【课前准备】: 学生:收集自己喜欢的漫画,课前交给老师。了解漫画的特点
【教学过程】
词语热身:词语积累练表达
1、幻灯出示本单元积累的精彩词语。
荒芜 荆棘 追慕 惋惜 谩骂 扭打 剃骨 塑料 蜕变 痛苦 煎熬
边疆 噩梦 逆境 鞭策 戈壁 清晰 抚摸 陷入 彻夜不眠 惊心动魄
瘦骨嶙峋 筋疲力尽 滔滔不绝 溘然长逝 高大挺秀 遍体鳞伤 浑黄一体
2、齐读这些词语词语,要求:用心识记这些词语。
3、词语消失,反馈学生识记情况。
4、选择词语说一段完整通顺的话。
师:老师教给你识记好办法,将词语放在语言环境中,展开想象理解应用。
选择词语说一段完整通顺的话,词语越多越好。
5、出示幻灯:我是识记小能手:用心读 会想像 巧造句 记得牢
6、师过渡:让这些词语记到你的脑中去,并用到你的习作中去,让你的习作更精彩。
第一模块:看漫画
1、播放幻灯片漫画,激发学生兴趣。学生认真赏画,思考要求:漫画的特点是什么呢?
2、学生汇报:夸张、变形、幽默、好笑、诙谐有趣、妙趣横生、讥刺性、教育性
3、师总结:画家从现实生活中取材,通过夸张、比喻、象征等手法,来讽刺、批评或表扬某些人和事,反映自己对某个问题的看法。
4、出示《照哈哈镜》漫画。
师:今天老师和同学们共同欣赏一幅漫画。
5、出示并指名读习作要求:从《照哈哈镜》中,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把它写下来,题目自拟。
6、初看《照哈哈镜》。师:请认真观察,你看到了么?
8、学生汇报交流
预设:左面图中的猫照镜子后很高兴。右面的图中的猫照镜子后很颓丧。
9、师总结:同学们观察的很认真小猫照不同的哈哈镜有了不同的动作与表情,在习作中我们怎样突出两只小猫的不同?(对比的写作手法)
10、回顾课文内容学习表达手法。
幻灯出示:
A 青蛙带着满肚的欢喜,由池岸下的石罅中跳出来听;蟋蟀也暂时停止了他的悲鸣,由草丛中露出半个头来,看他们讨论。
B 青蛙等得不耐烦了,哭丧着脸,不高兴地,一步一步,慢腾腾地仍旧走进石罅中去。蟋蟀的希望也渐渐地破灭了。它不愿意再看他们的争斗,终于把头缩回草丛中,跑到墙角下,拖长它的音调,又悲鸣起来。
①、指名读句子。
②、出示突出重点词语的句子,让学生说通过对比的手法体会到什么?
8、再看《照哈哈镜》。引导学生细致观察,引导学生学习对比的表达方法。
①、看漫画,你能想到哪些词语来表达小猫现在的心情。
③、看漫画,你能想到哪些词语来表达小猫现在的动作。
9、牛刀小试:用刚才的词语,运用对比的手法写一写这两幅漫画小猫照了不同的哈哈镜以后的表情、动作。
10、师总结:在习作中运用适当的表现手法,会使文章增色。如:借物喻人、细节描写。
第二板块:想漫画
1、引导学生布置看漫画理顺故事的文章结构。
①、师过渡:我们想把作文写好,不仅要掌握表达技巧还要布置好文章的顺序。在本单元的的学习中我们接触了五个故事,每个故事一般情况下是按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来写的。
②、展开学生想象的翅膀:左边的图中的小猫为什么这么高兴?经过什么事情有这么颓丧?
2、引导学生理顺《观后感》的结构
先写看到什么,再写想到什么,最后联系自己的实际生活,启智于身边的事。
第三板块:思主题
1、回顾单元主题
师:通过同学们丰富的想象,我们让漫画活起来了。不仅要理清文章的顺序,还要点明文章的主题。本单元的主题是“启智于身边”每篇课文都能给我们讲一个道理。你能说一说从那篇课文中你获得了下面这些启发?
幻灯出示预设:
只有脚踏实地去做才能实现目标。——《荒芜了的花园》
我们只有独立面对成长中的挫折与苦痛,才能真正成长。——《瘸蝉》
信守诺言、团结协作和必胜的的信念才是克服困难的无价之宝。——《四个人和一只箱子》
我们要不怕环境的恶劣,默默的为祖国和人民***着自己的一切。——《白杨》
无论做什么事都要用心去领会,这样才能有较快的进步。——《米芾学书》
2、看到这两幅漫画你能想到什么?受到什么启示?
3、说感受:全班交流,把你想到的,收到的启示说给大家听。
4、教师要注意认真倾听,引导学生说出漫画的“画外之音”。(也应鼓励学生有自己的独特想法,只要有一定的道理就要予以肯定。)
预设:在现实生活中,听到别人表扬就高兴,听到别人批评就颓丧;忽而自负,觉得自己高人一等,忽而自卑,觉得谁都比自己好,总之,不能正视自己。
第四板块:联系生活实际,自由表达。
1、幻灯出示友情提示:为漫画拟一个恰当新颖的题目。(提倡多角度拟题)。
2、回顾本单元课文题目。
幻灯出示:
《白杨》《瘸蝉》——从物的角度拟题
《米芾学书》——从事的角度拟题
师:你还可以从哪个角度拟题?
2、漫画是生活的升华,看了漫画,我们还会想到生活中的哪些事,联系实际谈看法、感受。(板书:联系生活实际)
3、汇报交流
4、整理思路,列提纲
板书设计
题目新颖 理清文章顺序 展现文章中心 联系生活实际
单元习作指导课
《照哈哈镜》漫画习作指导教学设计
【单元文化主题解析】
第三单元的文化主题为“启智于身边”,源于八大文化主题之“生活哲理”。分析“启智于身边”这五个字我们可以得到这样两点认识:一是这一单元里包含了一个个蕴涵着智慧与哲理的故事,师生应该从中得到智慧的启迪;二是类似这些故事中的智慧就存在于我们身边,我们应该做个有心人留意它,应该将得到的智慧启迪吸收进我们的生活,以提升生命的质量。
我们更觉得智慧是一种境界:广阔的胸怀、渊博的知识、卓识的远见、机智的反应、敏锐的行动、幽默的语言……一个充满智慧的故事,似一阵清风吹过,令我们的心弦为之颤动。所以有人会说:当智慧向我们走来的时候,所有的美物皆随她而来。
【教学内容】
通过看、思、说、写有步骤的引导学生进行练笔。引导学生明白一个道理:在现实生活中,听到别人表扬就高兴,听到别人批评就颓丧;忽而自负,觉得自己高人一等,忽而自卑,觉得谁都比自己好,总之,不能正视自己。
【教学目标】
1、了解漫画特点,学写漫画习作。
2.、认真看图,读懂漫画,体会画家用意,培养观察、思考、感悟能力。
3、联系生活实际,展开合理想象,把所看、所想、所思、所感,具体地说出来、写下来,注意表达真情实感和独特感受。
【教学重点】
看懂漫画,体会画家用意,联系生活实际,展开合理想象,把所看、所想、所思、所感记录下来,学写漫画习作。
【教学难点】
尝试从不同人物的角度解读漫画,自由表达真情实感,写出富有个性的文章。
【课前准备】: 学生:收集自己喜欢的漫画,课前交给老师。了解漫画的特点
【教学过程】
词语热身:词语积累练表达
1、幻灯出示本单元积累的精彩词语。
荒芜 荆棘 追慕 惋惜 谩骂 扭打 剃骨 塑料 蜕变 痛苦 煎熬
边疆 噩梦 逆境 鞭策 戈壁 清晰 抚摸 陷入 彻夜不眠 惊心动魄
瘦骨嶙峋 筋疲力尽 滔滔不绝 溘然长逝 高大挺秀 遍体鳞伤 浑黄一体
2、齐读这些词语词语,要求:用心识记这些词语。
3、词语消失,反馈学生识记情况。
4、选择词语说一段完整通顺的话。
师:老师教给你识记好办法,将词语放在语言环境中,展开想象理解应用。
选择词语说一段完整通顺的话,词语越多越好。
5、出示幻灯:我是识记小能手:用心读 会想像 巧造句 记得牢
6、师过渡:让这些词语记到你的脑中去,并用到你的习作中去,让你的习作更精彩。
第一模块:看漫画
1、播放幻灯片漫画,激发学生兴趣。学生认真赏画,思考要求:漫画的特点是什么呢?
2、学生汇报:夸张、变形、幽默、好笑、诙谐有趣、妙趣横生、讥刺性、教育性
3、师总结:画家从现实生活中取材,通过夸张、比喻、象征等手法,来讽刺、批评或表扬某些人和事,反映自己对某个问题的看法。
4、出示《照哈哈镜》漫画。
师:今天老师和同学们共同欣赏一幅漫画。
5、出示并指名读习作要求:从《照哈哈镜》中,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把它写下来,题目自拟。
6、初看《照哈哈镜》。师:请认真观察,你看到了么?
8、学生汇报交流
预设:左面图中的猫照镜子后很高兴。右面的图中的猫照镜子后很颓丧。
9、师总结:同学们观察的很认真小猫照不同的哈哈镜有了不同的动作与表情,在习作中我们怎样突出两只小猫的不同?(对比的写作手法)
10、回顾课文内容学习表达手法。
幻灯出示:
A 青蛙带着满肚的欢喜,由池岸下的石罅中跳出来听;蟋蟀也暂时停止了他的悲鸣,由草丛中露出半个头来,看他们讨论。
B 青蛙等得不耐烦了,哭丧着脸,不高兴地,一步一步,慢腾腾地仍旧走进石罅中去。蟋蟀的希望也渐渐地破灭了。它不愿意再看他们的争斗,终于把头缩回草丛中,跑到墙角下,拖长它的音调,又悲鸣起来。
①、指名读句子。
②、出示突出重点词语的句子,让学生说通过对比的手法体会到什么?
8、再看《照哈哈镜》。引导学生细致观察,引导学生学习对比的表达方法。
①、看漫画,你能想到哪些词语来表达小猫现在的心情。
③、看漫画,你能想到哪些词语来表达小猫现在的动作。
9、牛刀小试:用刚才的词语,运用对比的手法写一写这两幅漫画小猫照了不同的哈哈镜以后的表情、动作。
10、师总结:在习作中运用适当的表现手法,会使文章增色。如:借物喻人、细节描写。
第二板块:想漫画
1、引导学生布置看漫画理顺故事的文章结构。
①、师过渡:我们想把作文写好,不仅要掌握表达技巧还要布置好文章的顺序。在本单元的的学习中我们接触了五个故事,每个故事一般情况下是按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来写的。
②、展开学生想象的翅膀:左边的图中的小猫为什么这么高兴?经过什么事情有这么颓丧?
2、引导学生理顺《观后感》的结构
先写看到什么,再写想到什么,最后联系自己的实际生活,启智于身边的事。
第三板块:思主题
1、回顾单元主题
师:通过同学们丰富的想象,我们让漫画活起来了。不仅要理清文章的顺序,还要点明文章的主题。本单元的主题是“启智于身边”每篇课文都能给我们讲一个道理。你能说一说从那篇课文中你获得了下面这些启发?
幻灯出示预设:
只有脚踏实地去做才能实现目标。——《荒芜了的花园》
我们只有独立面对成长中的挫折与苦痛,才能真正成长。——《瘸蝉》
信守诺言、团结协作和必胜的的信念才是克服困难的无价之宝。——《四个人和一只箱子》
我们要不怕环境的恶劣,默默的为祖国和人民***着自己的一切。——《白杨》
无论做什么事都要用心去领会,这样才能有较快的进步。——《米芾学书》
2、看到这两幅漫画你能想到什么?受到什么启示?
3、说感受:全班交流,把你想到的,收到的启示说给大家听。
4、教师要注意认真倾听,引导学生说出漫画的“画外之音”。(也应鼓励学生有自己的独特想法,只要有一定的道理就要予以肯定。)
预设:在现实生活中,听到别人表扬就高兴,听到别人批评就颓丧;忽而自负,觉得自己高人一等,忽而自卑,觉得谁都比自己好,总之,不能正视自己。
第四板块:联系生活实际,自由表达。
1、幻灯出示友情提示:为漫画拟一个恰当新颖的题目。(提倡多角度拟题)。
2、回顾本单元课文题目。
幻灯出示:
《白杨》《瘸蝉》——从物的角度拟题
《米芾学书》——从事的角度拟题
师:你还可以从哪个角度拟题?
2、漫画是生活的升华,看了漫画,我们还会想到生活中的哪些事,联系实际谈看法、感受。(板书:联系生活实际)
3、汇报交流
4、整理思路,列提纲
板书设计
题目新颖 理清文章顺序 展现文章中心 联系生活实际
大道张丽辉- 帖子数 : 94
注册日期 : 11-03-04
您在这个论坛的权限: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回复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