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庄教育
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6、7的认识》教学反思

向下

《6、7的认识》教学反思 Empty 《6、7的认识》教学反思

帖子  徐秀霞 周二 十二月 13, 2011 8:43 pm

《6、7的认识》教学反思
杜庄学区高庄小学 张志敏
《6、7的认识》是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一册第六单元的内容。这是学生系统学习“1-5的认识和加减法”之后,又一次集中学习10以内数的认识,也是以后学习6、7加、减法的基础。一年级学生已经有了一些关于6、7的生活经验,但这些经验只是粗浅的、感性的。而且一年级孩子注意力容易分散,针对教材内容、学生特点、课标要求,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以下几方面: 1.让学生经历从现实背景中抽象出6和7的数的概念,会读、会写,并会用这些数表示物体的个数,事物的顺序和位置,会比较它们的大小。2.通过观察、操作、交流、合作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交流的意识。3.在学习的过程中,结合主题图、插图渗透情感教育。
为了更好地落实以上目标,在这节课上引导学生从熟知的生活情境出发,使他们在探索的过程中学会观察、学会思考、学会分析和概括,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信心和意志力等方面均得到发展,从而促进可持续性学习素养的形成和积累。
本节课教学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思想,新课标中提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因此在课堂上处处体现了对学生的尊重,留给了学生许多自由活动、创造数学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自由的“创造数学中”得到发展。如:上课开始由学生熟悉的事情、喜欢的画面入手,让学生充分说说发现的数学信息,对于学生来说,展示自己已有的知识,尤其是尚未学习的知识,对他们来说是激动人心的,他是在享受,享受学习带来的骄傲。为了突破本课的难点,我精心安排学生同桌合作动手分圆片、观察、总结等活动,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这样学生学得主动,学得扎实。
本课还着力体现了“小课堂,大社会”的教育理念。数学来源于生活,又作用于生活,课堂教学应使学生体验到数学与日常生活是密切联系的,体会到数学的内在价值。如:6、7的认识就是由一个生活情境引出来的,然后让孩子们找一找身边有哪些东西的数量可以用6、7表示,就是在训练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看生活,同时还使数学有了鲜活的生活味。
本课还注重将普通的常识系统化。数学的根源是常识,为了真正的数学及其进步,普通的常识必须要系统化和组织化。6、7的认识这一内容在课堂里是第一次接触,但大部分学生都已经会认6、7,即已成为普通的常识。这节课我充分利用这些经验,引导学生认一认、写一写、读一读、动一动等,将普通的常识总结为数学化的规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操作能力、总结概括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得到了培养。
一堂课下来,学生在观察、操作的活动过程中,感受到了认识数的乐趣。从课堂教学效果看,基本达到了预设的要求,整节课学生学得也较轻松,但也存在不少值得反思和改进的地方,希望自己在以后的教学中能够得到改进:
1.在数数这一环节,我主要采用的是学生自由数,同桌互相数,集体数,但是数的次数太少,不能及时让学生达到熟练熟数的目标,形式也很单调,也可以采用倒数,顺数等方式。
2. 在学生动手操作这一环节,应该让学生听清楚了后在动手操作,既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可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作为教师我也应该一次性把我的要求讲完,而不是在学生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想到什么再补充,这个是我在今后的上课过程中要特别注意的。在学生摆出各种图形时,可以请同学来介绍一下自己的图形,自己的想法,但是我却以我讲为主,抢了学生的课堂。摆的目的也没有讲清楚,我可以利用书本上的六边形来引导学生摆出更加美丽的图形,使他们有摆的愿望,而不是被我牵着鼻子走。
3.书写是我本堂课教学重点中的一个,但是也是我很欠缺,做的很不够的一点,日字格的书写还很不规范,今后要加强,在写的过程中要先讲清楚书写要注意的方面再来书写,形式也可以多样,可以让学生在书上描,然后在自己的本子上面写,或者也可以请同学到黑板上面来写,还可以让学生先到黑板上来写,再评,示范,学生再写,这节课中的书写过程没有体现出来
4.在让学生摆学具比较大小时,应该要求学生摆的时候一一对应着摆,就能很明显让学生了解到数的大小与多少;老师在用计数器演示比较大小时,两组珠子在计数器上摆得很远,可以拨近一点,这样对比明显,学生在自己摆的时候就会学着对应着摆。 在讲数的顺序时,出了从小到大排,没有反过来讲从大到小排列,正反两个顺序都能说一说最好。
5.在讲授序数、基数知识点时,环节安排可以,但是讲得不够细致,做类似题目时,可以改成请学生自己上台来做一做说一说。而且可以多加点环节,讲授时并没有讲清楚从哪边开始数第几位,有时开始数的方位不同,第几的位置也不同。
通过本节课,我产生了一个困惑:当学生出现教师预设不到的情况时,我们应该如何处理?课堂上学生的知识超过了本节课所新授的内容,这样对这部分学生来讲新授就变得没有意义,而如何更多地关注这部分学生的学习,那么又会忽略其它没有相关知识经验学生的学习。碰到这种情况,教师的教授更应该关注哪一部分学生的学习?对于一个新教师而言,这是个不可避免的现象。教师在课堂上如何引导十分重要。虽然只是一个个小细节,但却影响着整节课的节奏和效果。我们关注的应该是学生整体的学习状态,而学生的学习基础、接受能力肯定存在一定的差距,这时教师的教如何能协调整个课堂,我想这也是需要我们在教学中不断完善,不断积累,不断探讨的课题。

徐秀霞

帖子数 : 116
注册日期 : 11-02-24

返回页首 向下

返回页首


 
您在这个论坛的权限:
不能在这个论坛回复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