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语文教学反思
二年级上语文教学反思
二年级上语文教学反思
教学二年级上册的过程中,我有不少收获,也遇到了不少问题,特做反思如下: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第一次接受课改新理念,感受课改新思维,合用课改新教材,至始至终课改给人一种焕然一新的感觉。
课改需要加强教材理念与家长的对话。课改涉及千家万户,家长的理解与支持是新课程能否顺利实施的一个重要因素。课改不反对教师提出要求。许多家长不理解,常常反应“孩子回家怎么不做作业了?”“这样的教学孩子能学到什么?”让家长了解新课程,取得家长对课改的支持,是课改成功的一个重要条件。我采取常与家长沟通,让家长了解新课改是怎么一回事,向家长宣传新课程理念。教师要以一个参与者,研究者的身份出现在学生的探索,研究,讨论之中。与学生一起发表自已的观点,交换自已的看法。教师用商量的研讨的口吻与学生对话,鼓励学生相互补充,展开讨论。
《难忘的一天》这篇课文记叙了“我”为邓小平爷爷做电子计算机表演的事,文章通过“我”表演前、表演时、表演后的心情变化及邓爷爷的神态、动作、语言的描写,表现了小作者对邓爷爷的崇敬之情和邓爷爷对少年儿童的关怀与期望。
这篇文章篇幅略显偏长,文中很多句子和词语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讲,也显深奥;为国家领导人做计算机表演,小学生没有这样的体验,难以体会到文中小作者的心理变化;要想达到教学的目的,我感到无从着手。上课的前几天,我就在开始思考,怎样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怎样的教学设计是最优化的?怎样教学能激发学生朗读、积累的兴趣,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情感?正在我感到十分困惑的时候,在人教网里突然看到了特级教师窦桂梅关于这课的一个课堂实录,静下心来认真的学习,反复研读,读完后,真有一种“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窦老师的整个教学设计紧紧抓住文中三句描写“我”心情的句子这个重点,让学生找句子,通过反复朗读和联系上下文体会作者的心情。在教学中,窦老师还适时的进行了资料的补充,整个教学思路清晰,流程非常顺畅。于是,我决定在课堂上借用窦老师的教学设计,并结合我班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了一下修改,一个新的教学设计就这样定下来了。
在上课的前一天布置学生回家预习的时候,我就给他们安排了一个搜集关于邓小平爷爷的光辉事迹资料的作业。课堂上,我首先让学生谈谈自己难忘的事,很自然的引出了课题《难忘的一天》。接着,让搜集资料的学生进行资料展示,让学生对邓爷爷有一个更加清晰的认识。然后让学生自由读课文,找出文中描写“我”心情的句子,刚开始还有些担心怕学生找不出来,可事实证明我的担心是多余的,大多数学生很快就把这几个句子找到了。我的心里暗自欢喜,看来这个教学思路是正确的。在接下来的引导学生体会这几个句子的时候,我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抓住句中的重点词来体会“我”当时那种复杂的心情。从既紧张又激动,引导学生体会为什么紧张?又为什么激动?到心情平静下来,引导学生体会我的心情为什么一下子会平静下来?最后的兴奋地走在回家的路上,引导学生理解为什么兴奋?教学也是非常的顺畅。通过体会“我”心情的变化,邓爷爷的慈祥、和蔼可亲的样子渐渐地走进了孩子们的心里;从“计算机的普及要从娃娃抓起”,邓爷爷的远见卓识也深深的刻在了孩子们的心中。
利用这样三句描写“我”心情的句子来学习这篇课文,使教学重难点得到了突出,学生学起来也感到很轻松。想想自己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一旦碰到稍长点的文章,就得花费三到四课时才能完成教学任务,一点一点的学,表面上是感觉文中的重点难点都讲到了,可实际上学生从中真正领悟到了多少却不得而知。窦老师的教学设计为我提供了借鉴,我深深的感到任何一篇课文,即使是再长的课文,只要找准突破口,找准立足点,就能最大的程度的优化课堂教学。
教学二年级上册的过程中,我有不少收获,也遇到了不少问题,特做反思如下: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第一次接受课改新理念,感受课改新思维,合用课改新教材,至始至终课改给人一种焕然一新的感觉。
课改需要加强教材理念与家长的对话。课改涉及千家万户,家长的理解与支持是新课程能否顺利实施的一个重要因素。课改不反对教师提出要求。许多家长不理解,常常反应“孩子回家怎么不做作业了?”“这样的教学孩子能学到什么?”让家长了解新课程,取得家长对课改的支持,是课改成功的一个重要条件。我采取常与家长沟通,让家长了解新课改是怎么一回事,向家长宣传新课程理念。教师要以一个参与者,研究者的身份出现在学生的探索,研究,讨论之中。与学生一起发表自已的观点,交换自已的看法。教师用商量的研讨的口吻与学生对话,鼓励学生相互补充,展开讨论。
《难忘的一天》这篇课文记叙了“我”为邓小平爷爷做电子计算机表演的事,文章通过“我”表演前、表演时、表演后的心情变化及邓爷爷的神态、动作、语言的描写,表现了小作者对邓爷爷的崇敬之情和邓爷爷对少年儿童的关怀与期望。
这篇文章篇幅略显偏长,文中很多句子和词语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讲,也显深奥;为国家领导人做计算机表演,小学生没有这样的体验,难以体会到文中小作者的心理变化;要想达到教学的目的,我感到无从着手。上课的前几天,我就在开始思考,怎样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怎样的教学设计是最优化的?怎样教学能激发学生朗读、积累的兴趣,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情感?正在我感到十分困惑的时候,在人教网里突然看到了特级教师窦桂梅关于这课的一个课堂实录,静下心来认真的学习,反复研读,读完后,真有一种“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窦老师的整个教学设计紧紧抓住文中三句描写“我”心情的句子这个重点,让学生找句子,通过反复朗读和联系上下文体会作者的心情。在教学中,窦老师还适时的进行了资料的补充,整个教学思路清晰,流程非常顺畅。于是,我决定在课堂上借用窦老师的教学设计,并结合我班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了一下修改,一个新的教学设计就这样定下来了。
在上课的前一天布置学生回家预习的时候,我就给他们安排了一个搜集关于邓小平爷爷的光辉事迹资料的作业。课堂上,我首先让学生谈谈自己难忘的事,很自然的引出了课题《难忘的一天》。接着,让搜集资料的学生进行资料展示,让学生对邓爷爷有一个更加清晰的认识。然后让学生自由读课文,找出文中描写“我”心情的句子,刚开始还有些担心怕学生找不出来,可事实证明我的担心是多余的,大多数学生很快就把这几个句子找到了。我的心里暗自欢喜,看来这个教学思路是正确的。在接下来的引导学生体会这几个句子的时候,我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抓住句中的重点词来体会“我”当时那种复杂的心情。从既紧张又激动,引导学生体会为什么紧张?又为什么激动?到心情平静下来,引导学生体会我的心情为什么一下子会平静下来?最后的兴奋地走在回家的路上,引导学生理解为什么兴奋?教学也是非常的顺畅。通过体会“我”心情的变化,邓爷爷的慈祥、和蔼可亲的样子渐渐地走进了孩子们的心里;从“计算机的普及要从娃娃抓起”,邓爷爷的远见卓识也深深的刻在了孩子们的心中。
利用这样三句描写“我”心情的句子来学习这篇课文,使教学重难点得到了突出,学生学起来也感到很轻松。想想自己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一旦碰到稍长点的文章,就得花费三到四课时才能完成教学任务,一点一点的学,表面上是感觉文中的重点难点都讲到了,可实际上学生从中真正领悟到了多少却不得而知。窦老师的教学设计为我提供了借鉴,我深深的感到任何一篇课文,即使是再长的课文,只要找准突破口,找准立足点,就能最大的程度的优化课堂教学。
年冬茹- 帖子数 : 113
注册日期 : 11-02-23
您在这个论坛的权限: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回复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