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科学课的复习方法
浅谈科学课的复习方法
新课程背景下的科学课怎样做到有效复习?有哪些途径呢?这些问题必将成为科学教师的研究课题。回顾一年新课程《科学》的教学,下面就谈谈有关科学课复习的一些看法和建议。
一、科学课复习的意义和任务
学习知识的任务不仅仅是摄取和吸纳知识,更重要的是储存和运用知识以及创造新的知识。正如英国哲学家弗朗西斯·培根所说:"一切知识不过是记忆,而创造不过是动用知识。"现在,新课程的教学重视过程与方法,特别突出科学探究过程,让学生经历知识产生、发展到完善的过程,增进学生的体验、感受和感悟,不仅掌握获取知识的科学方法,而且能很好理解知识,所学的知识不易忘记,同时丰富学生对科学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传统教学,学生学习更多是接受学习、被动学习、机械学习,所学的知识更易忘记。这是新课程学习的优势。然而,遗忘是人们难以避免的心理现象。无论新课程,还是老课程,无论你是多么聪明、记忆力多么强的人,也摆脱不了遗忘的困扰。
那么怎样和遗忘记作斗争呢?最好的方法就是复习。通过复习使认识对象在人们大脑中反复出现,使大脑保留的印迹得到深刻的强化,记忆才能巩固。当天学习的内容当天复习是巩固记忆、减少遗忘的最好方法,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必须引导学生做好复习,并整理当天的知识点,从而解决存在的疑问。
复习的任务不仅仅是巩固记忆,记忆的方法也不仅仅是重复。所以,复习绝不是简单地重复所学的内容,而是更高层次的学习。任何知识的学习,都需要有一个认识、理解、消化、积累、运用、衔接、转化和迁移的过程。这一过程的大多数环节都是通过复习来完成。可见,复习的任务除了巩固记忆之外,还要引导学生学会整理知识、掌握知识联系、总结知识规律、提高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等任务。
二、复习课的基本环节
无论是在分章复习、分块复习、综合训练,还是在最后冲刺阶段的总复习,复习课的基本环节都可以概括为六环节十二个字,即"预习→提问→讨论→精讲→精练→点评"。具体操作:告之学生一周的学习任务,做好预习,完成《导引》上的知识点,做好不懂之处的记号,并完成相应章节的练习,给做不来的题标上记号,思考做不来的题目是考查什么知识点,从而发现自己哪些知识点没有掌握好,有利于在课堂上提出问题,经师生讨论,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或实验及时点拨,突破难点重点,再经精练、课堂检测,及时批改,了解情况,及时点评。要求预习阶段完成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整理及知识的应用,这是对学生很了解的基础上才采用的方法。事实上,学生临近学业考试,有很强的自主性,教师能给予学生的就是保证学生的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在学生自主学习同时,做好个别指导,个别帮助。另外,A班的学生中科学成绩突出的有一定学习能力的,可以让他们更自主的复习,在教师讲解过程中也可以自主复习,甚至可以复习其它学科。这样的课堂复习,不仅不会束缚好的学生,而且使他们均衡发展,好的更好。在后来的学业考试中,学生的优异成绩进一步证明了这种做法是对的。
总之,在复习的整个过程中,教师可牢牢抓住这六个环节,各个环节相互调节。若预习不足应该由提问来补充;提问不足由讨论来补充;讨论不足由精练来补充;精练不足又可由精讲来补充;精练、精讲之不足又可由点评来补充。
三、练习与反馈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具体单元、章节的内容,设计一些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的有具体情景的练习,设计有重点的练习,做到少而精,不做繁、难、偏的题目。这样的练习设计需要教师在平时及时把握学生学习情况,学生哪些掌握好,哪些掌握不好,有针对性进行复习,提高复习效果;这样的练习,若作为检测,学生会尝试进步、成功,提高自信,特别是基础较差的学生也重新扬起希望之帆。
教师要及时批改练习,及时反馈,有时当着学生的面批改作业,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从而使学生的问题越来越少,知识积累得越来越多,能力就会变得越来越强,复习的效果就会越来越好。
练习点评时,首先点评的是具有普遍性的问题,引导学生重新审题,抓关键字、词、句,明确题目要求,建立知识联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营造同学之间合作交流平台,促进学生讲方法、讲原理、讲技巧、讲关键、讲思路、讲规律,做到有目的的精讲。其次,对个别学生的问题,做到个别指导,引导学生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找到问题的症结,对症下药。
在练习的量上,要把握一个度,切忌搞"题海战术"。新课程《科学》中删除了许多的难、抽象的概念,降低了学习的难度,这给了我们老师一个定心丸。初中阶段所学的知识具有一定的范围,再多的复习、讲义,也只不过是这一范围内知识的重复和变形。做很多题目都代表相同的知识点,代表相同的方法,对于那些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方法,做再多的题目还是于事无补。因此老师有必要对手头的每一套复习资料进行反复推敲,仔细研究,精心选择将相应的知识点按照一定的规律和方法融会其中。让学生把该学的一定都学到,该会的都能学会。
四、突出科学探究,提高学生的能力
无论是期中科学学业考试,还是学期考试,考试命题越来越密切联系生活实际,考查学生在实际情景中提取信息、分析和处理信息的能力,重视考查学生的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从整体上认识事物,从科学本质上分析现象和把握规律的能力。这类试题取材于学生生活实际,学生看到这种题目,有亲切感,自然会感兴趣,在提取、分析和处理信息的过程中,学会运用知识、方法来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复习中要突出科学探究,认为有效途径有两条。第一条途径是结合知识点进行实验设计,提高科学探究能力,如复习二氧化碳时,可引导学生设计验证二氧化碳的温室效应的实验;又如植物的向性中向水性,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有时还要重新做某一知识的实验探究等等。第二条途径是收集有关科学探究的试题,这类题目注重情景性、探究性、适度的开放性。这两条途径有异曲同工的目的,那就是提高学生提问能力、假设能力、设计实验的能力、分析和处理实验数据的能力、归纳得出结论的能力、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合作交流的能力等等。
五、帮助学生寻找科学的复习方法,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帮助学生寻找科学的复习方法,就是引导学生发现和纠正自己不科学的复习方法。有的同学做了很多的题目,却仍然没有明白它们代表同一知识点,不但不能举一反三,甚至举三不能反一,其真正的原因,是他们没有养成思考、总结的习惯。有的同学由于自己觉得成绩很好,所以,总认为基础的东西,太简单,研究双基是浪费时间,只想做别人觉得有困难的东西,其结果基础题、简单的题错得多,分析所犯的错误,只简单地归纳为粗心,这是不重视双基的复习,好高骛远,等等。仔细观察就会发现不同的学生或多或少存在这样那样的不科学的学习方法、复习方法。作为教师,要认真观察分析学生,采取适当的方式,对症下药,引导学生纠正不科学的学习方法、复习方法,挖掘学生的潜力,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以上是对新课程背景下的科学课复习的看法和经验,有不妥之处,尽请各位同仁指正。谢谢!
一、科学课复习的意义和任务
学习知识的任务不仅仅是摄取和吸纳知识,更重要的是储存和运用知识以及创造新的知识。正如英国哲学家弗朗西斯·培根所说:"一切知识不过是记忆,而创造不过是动用知识。"现在,新课程的教学重视过程与方法,特别突出科学探究过程,让学生经历知识产生、发展到完善的过程,增进学生的体验、感受和感悟,不仅掌握获取知识的科学方法,而且能很好理解知识,所学的知识不易忘记,同时丰富学生对科学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传统教学,学生学习更多是接受学习、被动学习、机械学习,所学的知识更易忘记。这是新课程学习的优势。然而,遗忘是人们难以避免的心理现象。无论新课程,还是老课程,无论你是多么聪明、记忆力多么强的人,也摆脱不了遗忘的困扰。
那么怎样和遗忘记作斗争呢?最好的方法就是复习。通过复习使认识对象在人们大脑中反复出现,使大脑保留的印迹得到深刻的强化,记忆才能巩固。当天学习的内容当天复习是巩固记忆、减少遗忘的最好方法,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必须引导学生做好复习,并整理当天的知识点,从而解决存在的疑问。
复习的任务不仅仅是巩固记忆,记忆的方法也不仅仅是重复。所以,复习绝不是简单地重复所学的内容,而是更高层次的学习。任何知识的学习,都需要有一个认识、理解、消化、积累、运用、衔接、转化和迁移的过程。这一过程的大多数环节都是通过复习来完成。可见,复习的任务除了巩固记忆之外,还要引导学生学会整理知识、掌握知识联系、总结知识规律、提高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等任务。
二、复习课的基本环节
无论是在分章复习、分块复习、综合训练,还是在最后冲刺阶段的总复习,复习课的基本环节都可以概括为六环节十二个字,即"预习→提问→讨论→精讲→精练→点评"。具体操作:告之学生一周的学习任务,做好预习,完成《导引》上的知识点,做好不懂之处的记号,并完成相应章节的练习,给做不来的题标上记号,思考做不来的题目是考查什么知识点,从而发现自己哪些知识点没有掌握好,有利于在课堂上提出问题,经师生讨论,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或实验及时点拨,突破难点重点,再经精练、课堂检测,及时批改,了解情况,及时点评。要求预习阶段完成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整理及知识的应用,这是对学生很了解的基础上才采用的方法。事实上,学生临近学业考试,有很强的自主性,教师能给予学生的就是保证学生的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在学生自主学习同时,做好个别指导,个别帮助。另外,A班的学生中科学成绩突出的有一定学习能力的,可以让他们更自主的复习,在教师讲解过程中也可以自主复习,甚至可以复习其它学科。这样的课堂复习,不仅不会束缚好的学生,而且使他们均衡发展,好的更好。在后来的学业考试中,学生的优异成绩进一步证明了这种做法是对的。
总之,在复习的整个过程中,教师可牢牢抓住这六个环节,各个环节相互调节。若预习不足应该由提问来补充;提问不足由讨论来补充;讨论不足由精练来补充;精练不足又可由精讲来补充;精练、精讲之不足又可由点评来补充。
三、练习与反馈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具体单元、章节的内容,设计一些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的有具体情景的练习,设计有重点的练习,做到少而精,不做繁、难、偏的题目。这样的练习设计需要教师在平时及时把握学生学习情况,学生哪些掌握好,哪些掌握不好,有针对性进行复习,提高复习效果;这样的练习,若作为检测,学生会尝试进步、成功,提高自信,特别是基础较差的学生也重新扬起希望之帆。
教师要及时批改练习,及时反馈,有时当着学生的面批改作业,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从而使学生的问题越来越少,知识积累得越来越多,能力就会变得越来越强,复习的效果就会越来越好。
练习点评时,首先点评的是具有普遍性的问题,引导学生重新审题,抓关键字、词、句,明确题目要求,建立知识联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营造同学之间合作交流平台,促进学生讲方法、讲原理、讲技巧、讲关键、讲思路、讲规律,做到有目的的精讲。其次,对个别学生的问题,做到个别指导,引导学生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找到问题的症结,对症下药。
在练习的量上,要把握一个度,切忌搞"题海战术"。新课程《科学》中删除了许多的难、抽象的概念,降低了学习的难度,这给了我们老师一个定心丸。初中阶段所学的知识具有一定的范围,再多的复习、讲义,也只不过是这一范围内知识的重复和变形。做很多题目都代表相同的知识点,代表相同的方法,对于那些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方法,做再多的题目还是于事无补。因此老师有必要对手头的每一套复习资料进行反复推敲,仔细研究,精心选择将相应的知识点按照一定的规律和方法融会其中。让学生把该学的一定都学到,该会的都能学会。
四、突出科学探究,提高学生的能力
无论是期中科学学业考试,还是学期考试,考试命题越来越密切联系生活实际,考查学生在实际情景中提取信息、分析和处理信息的能力,重视考查学生的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从整体上认识事物,从科学本质上分析现象和把握规律的能力。这类试题取材于学生生活实际,学生看到这种题目,有亲切感,自然会感兴趣,在提取、分析和处理信息的过程中,学会运用知识、方法来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复习中要突出科学探究,认为有效途径有两条。第一条途径是结合知识点进行实验设计,提高科学探究能力,如复习二氧化碳时,可引导学生设计验证二氧化碳的温室效应的实验;又如植物的向性中向水性,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有时还要重新做某一知识的实验探究等等。第二条途径是收集有关科学探究的试题,这类题目注重情景性、探究性、适度的开放性。这两条途径有异曲同工的目的,那就是提高学生提问能力、假设能力、设计实验的能力、分析和处理实验数据的能力、归纳得出结论的能力、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合作交流的能力等等。
五、帮助学生寻找科学的复习方法,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帮助学生寻找科学的复习方法,就是引导学生发现和纠正自己不科学的复习方法。有的同学做了很多的题目,却仍然没有明白它们代表同一知识点,不但不能举一反三,甚至举三不能反一,其真正的原因,是他们没有养成思考、总结的习惯。有的同学由于自己觉得成绩很好,所以,总认为基础的东西,太简单,研究双基是浪费时间,只想做别人觉得有困难的东西,其结果基础题、简单的题错得多,分析所犯的错误,只简单地归纳为粗心,这是不重视双基的复习,好高骛远,等等。仔细观察就会发现不同的学生或多或少存在这样那样的不科学的学习方法、复习方法。作为教师,要认真观察分析学生,采取适当的方式,对症下药,引导学生纠正不科学的学习方法、复习方法,挖掘学生的潜力,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以上是对新课程背景下的科学课复习的看法和经验,有不妥之处,尽请各位同仁指正。谢谢!
王庄小学 张悦- 帖子数 : 93
注册日期 : 11-02-28
您在这个论坛的权限: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回复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