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谈一谈《校本课》中的指导
2 posters
在校本课程中,教师的引导该如何体现
将教学研究的重心下移到学校,建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建立多元开放的教学研究机制,是当前学校发展和教师成长的现实要求与紧迫任务,也是深化教学研究改革的方向和重点。这一崭新教育理念的提出,意味着中小学教研工作将发生一次历史性的改变。
一、校本教研的内涵
“校本”,即“以校为本”之意,校本教研,或称校本教学研究,是指将教学研究的重心下移到学校,以教学过程中教师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为研究的主体,以改进教学为目标,以行动研究为主要方式,以专业引领为催化剂的教育教学研究活动。
有人将校本教学研究称之为“为了教学”、“关于教学”、“在教学中”。“为了教学”是指校本教学研究的主要目的不在于验证某个教学理论,而在于“改进”、解决教学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升教学工作的效率,实现教学的内在价值。“关于教学”是指校本教学研究主要是研究教学之内的问题而不是让教师研究教学之外的问题;是研究自己的教室里发生的教学问题而不是研究别人的问题;是研究现实的教学问题而不是研究某种教学理论假设。“在教学中”是指校本教学研究就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发现和解决问题,而不是让教师将自己的日常教学工作放到一边,到另外的地方专门去做研究。
简而言之,校本教研是一种融学习、工作和研究于一体的学校活动和教师行为。这种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的主要特点是:宗旨在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以课程实施中教师所面临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为研究的主体,目的在于研究和解决教学实践中的现实问题,总结和提升教学经验,努力把学校建设为一种学习型的组织,营造一种研究和创新的文化。通过开展深入有效的校本教研活动,创造性地实施课程,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增强学校的课程发展能力,全面提高基础教育的质量,这是校本教研现阶段的基本目标。认真研究课程的功能、结构、内容、实施、评价和管理,及时解决教学中随时出现的困难、问题,总结并推广一线教师的宝贵经验,在课程改革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驾驭课程的能力,这是校本教研现阶段的基本任务。
二、为什么要走向校本教研
1、学校是教学改革和课程实施的中心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学校的办学自主权日益扩大,学校对课程、教学、教师发展等有了更多的发言权,因此,过去的官本、国本等僵化的教育管理体制正在被打破,学校逐步成为教学改革和课程实施的中心。一旦学校成为教学改革和课程实施的中心,学校的传统功能将发生深刻的变化,学校不再仅仅是传授知识的地方,而且日益成为探究的中心,科学探究将成为新型学校的重要特征。如今,“科研是学校发展的第一生产力”“科研兴校”已成为广大学校和科研工作者的共识。但如何走出一条立足学校、促进学校自身可持续发展的科研路子是许多学校尚不能解决的问题。而为了学校、基于学校、在学校中的校本教研正是广大学校创办特色的一条可探索的道路。
2、教师是教育教学的实践研究者
早在20世纪70年代,英国的斯腾豪斯就提出了教师做研究者的概念,目的是激发教师的研究责任及其专业判断,以进行教室内的课程行动研究。英国的埃利奥特受斯腾豪斯教师做研究者的启发,提出了教师做行动研究者的概念,认为行动研究与教育革新密切关联,反思既能促进行动,行动更能激发反思,因此,教师应从研究者转成行动研究者,使研究与行动二者的距离消失。澳大利亚的凯米斯为了加强教师的专业发展和专业化,提出了教师要成为解放性的行动研究者的主张。过去的教师处在被研究者地位,现在教师要成为研究者,成为反思性的实践者。教师不仅要成为教学的主体,而且要成为教学研究的主体,把自己作为教学研究的对象,研究自己的教学观念和实践,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反思自己的教学观念、教学行为以及教学效果。通过反思、研究,教师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水平,同时形成自己对教学现象、教学问题的独立思考和创造性见解,使自己真正成为教学和教学研究的主人。也就是说,教师不能仅停止在娴熟的教学基本功上,要实现最终的专业成熟,教师还必须是一个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3、校本教研是整合校本管理、校本培训、校本课程等活动的纽带
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这一规律决定了校本教研的地位和作用。校本主要落实、体现在校本教学研究、校本教师培训、校本课程开发和校本教育管理四个方面。其中,校本教学研究是起点,校本教师培训是中介,校本课程开发是落脚点,校本教育管理则贯穿渗透在它们中间,起着组织、协调的作用。因此,基于学校教育教学问题的研究是开展校本活动的起点和基础,是整合校本教师培训、校本教育管理和校本课程开发的中心和纽带。没有校本教研,就谈不上校本教师培训、校本教育管理和校本课程开发。
4、传统的教研模式非改革不可
多年来形成的教研员向教师单向传递、完全自上而下的教研运转模式,削减了教师教研的主体地位,已经远远不能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传统的教研室工作思路和工作模式基本上是室本位或学科本位,而不是学校本位。学校教研围绕上级教研转,学校教研服从、服务于上级安排,完成上级的安排和任务。教研员在教研活动中是主角,而教师则充当教研员的配角,配合参与一些教改活动。教研活动一般是请教研员介绍如何备课,或是组织教师听课、评课。这种用力均衡、以学科为本位的教研模式曾经发挥过较大的作用,产生过较好的活动效果,但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和对办学个性追求的日益强烈,它已经不适应新时期课程改革的新要求。问题在于教研员的工作任务主要是单向地向一线教师诠释国家课程与教学大纲的目标、内容和实施的具体意见,组织教师“学习大纲”“研究教材”“研究教法”,教师始终处于一种被动的位置,参加教研活动有很强的依赖性;教师不是作为有目标、有计划的研究主体,而是作为国家课程意志忠实而被动的附属者,研究或实验的辅助者、配合者而存在。教师教研主体地位的缺失,抑制了教师自由创造精神的有效释放,阻碍了他们的专业发展,使他们失去了思考与分析的能力。因此,亟待建立自下而上的、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
5、新课程呼唤校本教研
新课程理念如何落实于自然状态下的课堂教学,如何体现在教师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过程之中,是众多教师苦苦思考而又不易消解的困惑。校本教研是一种文化的建设,它的价值不是直接给教师多少结果,而是引发教师多思考,最终促进教师自我学习、自我反思,从而让教师学会研究。也可以说,校本教研是一种氛围的创造,通过研究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沟通与合作,使学校真正成为学习化的组织。新课程呼唤根植于教学实践的教研活动,而不仅仅是听几场课程专家生动的讲座,看几节落实新课程理念的优质展示课,搞几次有影响的课堂教学研讨开放日活动。校本教研将在教师集体中营造宽松的氛围,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对话、沟通、协调与合作,使研究与教师的教学实践融为一体,使解决问题的过程成为教学研究的过程,进而有效地促进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
三、校本教学研究的基本理念
校本教学研究的理论基点是:学校是真正发生教育的地方,教学研究只有基于学校真实的教学问题才有直接的意义。进一步讲,校本教学研究旗帜鲜明地强调三个基本理念:第一,学校应该是教学研究的基地;第二,教师应该是教学研究的主体;第三,促进师生共同发展应该是教学研究主要而直接的目的。
1、学校应该是教学研究的基地
校本教学研究强调学校是教学研究的基地,意味着教学研究的重心要置于具体的学校教学情境中;教学研究的问题是从学校教学实践中归纳和汇集的,而不是预设和推演的;要在学校真实的教学情境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许多教学问题,如果脱离了具体的教学情境去抽象地谈论,是容易做到的,但意义却不大。比如,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三级课程管理政策对学校提出了新的要求,学校不仅要创造性地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还有权力和责任开发适合本校特点的校本课程。这就会出现与以往任何时候都不相同的教学情境,再加上各个学校的情况差异很大,对于具体的学校而言,解决所谓“面上”的教学问题显得并不那么“真实”了,总有一种隔离感,并不能对学校的教学实践产生直接的影响。像校本课程如何开发,综合实践活动如何开展,大班背景下如何体现学习的自主性、合作性和探究性之类的问题,只有置于学校的具体教学情境中才可能找到恰当的解决办法。如果教师持续地关注某个或某些有意义的教学“问题”,想方设法(“设计”)在教学“行动”中解决问题,并且不断地回头“反思”解决问题的效果,那么教师的教学工作就同时具备了教学研究的性质,教学质量和水平的不断提高就有了坚实的基础。
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有些校长往往认为培训也好、教研也好,都是上级部门的事,不少校长的责任就是开辟财源、应付检查、周旋关系;管好纪律、别出乱子,管好后勤、无后顾之忧。即使关注教研活动,也往往在管理上给与关注,“行政管理”的味道过浓,缺少“研究”的氛围。缺少有效的专业引领。教研活动数量不少,但是质量不高,特别是没有针对教学中的现实问题进行实实在在的研究;忽视自身学校特点,盲目照搬照抄,缺乏实效性;组织、培训者队伍严重不足,教学骨干利用不够;活动组织随意,往往例行公事,缺少策划、组织、总结、分析、反思等环节,教师普遍有一种“逼上梁山”的感觉,教师参与教研活动往往带有更多的“应付”因素。
强调教学研究的基地是学校,意味着教学研究的工作方式将发生很大变化。一方面,学校内部的教学研究要立足于学校自身的真实教学问题,做到“学校为本”,对这种方式要在政策措施上加以鼓励和保护。另一方面,校外教学研究机构不仅要采用自上而下的工作方式,还要更多地采用自下而上的工作方式,倾听和反映学生、老师和校长的教学要求和教学问题,学习和鼓励他们的首创精神和实践智慧。教学研究除了研究教材、教参和教法之外,还要十分重视研究学生、研究课堂、研究学校、研究课程。如果只是传达指示和分派任务,即使天天在学校,也不能说是教学研究的基地在学校了。
学校生活中每日每时发生的普通事、平凡事乃至小事和细节,教师和学生的生存方式和生活状态,常态中的教学行为、教学现象和教学细节,成为校本研究的主要对象和主体内容。
2、教师应该是教学研究的主体
校本教学研究强调教师是教学研究的主体,认为教学研究不能只是少数专职研究人员的专利,还应该是所有教师的权利和责任。只有当越来越多的一线教师以研究的态度来对待自己的教学实践和从事教学工作,并且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提高解决实际教学问题的能力的时候,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才有真正的可能。
现在的问题是,教师缺乏研究的问题意识,不会研究,特别是不会进行实践研究。教师能够怀着虚心的态度,到各种各样的培训班上去听课,他们也能像小学生一样经常听优秀同行的课,但他们往往期望有一个现成的答案,能获得一个一劳永逸的结果。在教研活动中,教师基本都抱着当“听众”的心理,消极被动。在这样的场合,如果让一个教师在众人面前讲讲话,都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更不要说提出问题开展研究了。因此,让广大教师学会学习、学会研究、学会搞行动研究,是基层学校、教育行政部门、教师培训部门和教研部门的历史性任务。
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研究不同于以倡导“思想观念’’和“理论流派”为己任的象牙塔式的研究,更多地应该是“问题解决”式的行动研究,是自觉和主动地致力于探索和解决自身教学实际中的教学问题,从而达到改进教学实践和提高教学质量目的的研究。
强调教师是教学研究的主体,就应该对中小学在教学研究上的一些误区加以澄清。例如,在一些学校,教学研究项目仅由学校里个别科研能人乃至校外专家代劳,或是教育科研项目越做越大,甚至动辄就要形成某某理论,不仅使广大教师对教学研究望而却步,也否定了教师从事教学研究的权利和责任。而且这样的研究游离于教师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之外,脱离了教师的经验范围,对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起不到应有的支持作用。这些现象的存在和蔓延,甚至形成恶性循环,使教学研究越来越远离学校的教学实践,这与我们在校本教学研究机制方面的制度建设跟不上是有密切关系的。加强校本教学研究,校外教学研究机构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帮助学校和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发展和提高教学研究的意识和能力。教师成为教学研究的主体是整个教育创新的活力所在。
3、促进师生共同发展应该是教学研究的直接目的
校本教学研究,无论作为一种教学研究活动,还是作为一种教学研究机制,其直接的目的都是为了改善学校实践,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和学生共同发展。其中核心是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生的身心健全发展,这是体现学校办学水平的主要内容。丢掉了这个直接目的,校本教学研究的灵魂也就丢掉了。教学研究中存在的一些为研究而研究、为“装门面”而研究的现象,是与校本教学研究的基本理念背道而驰的。
四、校本教研的意义与价值
我国中小学教研室始建于1956年,目前各地基本建立健全了省、地、县、乡、校教研网络,形成了一支数量可观的专兼职研究队伍。那么,为什么此次课程改革强调要建立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换言之,校本教研制度的建立有哪些特殊的意义?
1、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是课程改革走向深入的现实要求
在新课程实验过程中,要真正地实现新课程的要求,切实有效地贯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精神,教师培训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改革自2001年开始实施以来,教育部先后对国家级实验区的广大教师进行了培训,培训效果显著。但随着实验范围的不断扩大,教师培训量大面广的矛盾凸显出来,与急剧增加的教师数量相比,国家培训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再加上人力物力和财力的局限,培训矛盾日益突出。完全由国家来承担所有的教师培训任务,几乎不现实。教师培训重心必须下移至学校,而校本教研正是教师培训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随着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校本研究也必然成为满足学校对师资要求的重要手段。
2、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桥梁
事实上,大部分甚至绝大部分接受了培训的教师,在新课程实验过程中,面临着如何把这些抽象层面的教育理念、精神、理论付诸实践的问题,他们最感困惑的就是很难将培训时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运用到日常的教学情景中。要跨越理论与实践之间的鸿沟,我们的研究模式就必须实现从自上而下到自下而上的转变。当然,现在越来越多的研究和培训开始意识到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脱节,在这方面做出了一些改进,如在单一的专家讲座的基础上,设计了单元式研究、教学观摩、现场交流讨论等活动,但这种教学实践很大程度上都是附属于理论,是为解释、说明、佐证理论服务的,只有那些能够“解释”理论的实践才能进入研究者的视线,这种理论所触及的实践是片面的、肤浅的,没有深入到真实的、日常的实践情景中去。
校本教研制度的建立,就是要“面向现象本身”,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发现问题,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过程中寻求理论的支持和引导,而不是相反。
3、以学校为本的教研制度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由之路
教师的专业成长是不可能依靠单一的培训就可以完成的。研究表明,教师真正的成长既不在岗前培训,也不在于教学中的脱产培训,而是在教学实践中。离开了具体的教学实践,教师是不可能很好地成长起来的,只有把研究、在职培训与教学实践融为一体,才能持续有效地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更多的是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和教科书的忠实执行者,其生活状态以重复、机械操作、服从和被动接受为主要特征,在一定程度上淹没了教师的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这种重复性的机械操作过程中,教师是无所谓乐趣和***而言的。苏霍姆林斯基告诉我们:“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只有让教师真正地成为研究者,才能唤醒教师的主体意识,才能激发教师的创造力。
新课程为开发教师的创造潜能提供了空间,使教师成为研究者变成现实。在大力倡导校本研究的背景下,教师将从原来的教书匠转变为研究者,教师将在研究状态下工作,研究将成为教师的生活方式。如果教师持续地关注某个或某些有意义的教学“问题”,想方设法在教学“行动”中解决问题,并且不断地回头“反思”解决问题的效果,那么教师的教学工作就同时具备了教学研究的性质,教学质量和水平的不断提高就有了坚实的基础。
4.以学校为本的教研制度是学校发展的重要途径
对于每一所学校来说,它的历史、内外环境、教师、学生及发展方向与其他学校都是有差异的,而正是这些差异构成了学校的特色。但以往,学校的所有计划、行动都是上级部门规定好的,学校只需循规蹈矩、照章办事即可,学校的主体性是不存在的,学校的特色更无从谈起。尽管国家可以编定课程标准,可以颁布具体课程的“实施建议”,但国家不可能构建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课程实施模式或技术流程,让教师只要照着做即可。这里的“不可能”有两层涵义,其一,这样的“构建”是有难度的,因为每所学校、每次教学场景都是独特的、具体的、独一无二的,这种多样性、复杂性、情境性、不确定性是无法用一个统一的理论标准或操作模式来包容的;其二,即便没有难度,这样的构建也是不允许的。因为它是以牺牲学校的特色,牺牲教师的主体性和创造性为代价的,教师成了执行他人目的和计划的工具,成了教书匠。因而,以校为本教研制度的建立正是广大学校创建学校特色的一条可探索的道路。
五、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的基本要素
教师个人、教师集体、专业研究人员是校本研究的三个核心要素,他们构成了校本研究的三位一体关系。教师个人的自我反思,教师集体的同伴互助,专业研究人员的专业引领是开展校本研究和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三种基本力量,缺一不可。其关系可用下图表示:
自我反思 同伴互助 专业引领
(教师与自我的对话) (教师与同行的对话) (实践与理论的对话)
1、自我反思
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职业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在职业中所做出的行为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反思的本质是一种理解与实践之间的对话,是这两者之间的相互沟通的桥梁,又是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心灵上的沟通。”反思是反省、思考、探索和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各个方面存在的问题,它具有研究性质,是校本研究最基本的力量和最普遍的形式。自我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
自我反思是开展校本研究的基础和前提。校本研究只有转化为教师个人的自我意识和自觉自愿的行为,才能得到真正的实施。目前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非常强调教师的自我反思。按教学的进程,教学反思分为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在教学前进行反思。这种反思具有前瞻性,能使教学成为一种自觉的实践,并有效地提高教师的教学预测和分析能力。第二个阶段是在教学中进行反思,即及时地在行动过程中反思。这种反思具有监控性,能使教学高质高效地进行,并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调控和应变能力。第三个阶段是在教学后进行反思。这种反思具有批判性,能使教学经验理论化,并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总结能力和评价能力。
反思总是指向自我的,反思者本人既是反思的对象,又是反思的承担者。教师的反思过程实际上是使教师在整个教育教学活动中充分地体现双重角色——既是引导者又是评论者,既是教育者又是受教育者。因此,教师反思过程实际上是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统一起来,努力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使自己成为学者型教师的过程。通过反思、通过研究,教师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水平;同时形成自己对教学现象、教学问题的独立思考和创造性见解,使自己真正成为教学和教学研究的主人;提高教学工作的自主性和目的性,克服被动性、盲目性。实践证明,教学与研究相结合,教学与反思相结合,还可以帮助教师在劳动中获得理性的升华和情感上的愉悦,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和思维品质,从而改变教师自己的生活方式。
教师自身的经验和反思是教师教学专业知识和能力的最重要的来源。只有经过反思,使原始的经验不断地处于被审视、被修正、被强化、被否定等思维加工中,去粗存精、去伪存真,这样经验才会得到提炼、得到升华,从而成为一种开放性的系统和理性的力量。唯其如此,经验才能成为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力杠杆。新课程对教师的传统教学经验提出了全新的挑战,经验反思的重要性也因此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但是,只有教师自己才能改变自己,只有教师意识到自己的教学经验及其局限性,并经过反思使之得到调整和重组,才能形成符合新课程理念要求的先进教学观念和个人化教育哲学。
2、同伴互助
校本教研强调教师在自我反思的同时开放自己,加强教师之间的专业切磋、协调和合作,共同分享经验,互相学习,彼此支持,共同成长。同伴互助的实质是教师作为专业人员之间的交往、互动与合作,其基本形式有以下几个方面:
(1)对话。对话的类型主要有:
① 信息交流。教师通过彼此间信息的交流可以最大范围地促进教育信息的流动,从而扩大和丰富教师的信息量和各种认识。信息交换的主要途径有:信息发布会----大家把自己拥有的信息公诸于众;读书汇报会----彼此交流看过的书、观点以及心得体会。
② 经验共享。教师通过经验分享,反思和提升自己的经验,借鉴和吸收他人的经验。经验只有被激活、被分享,才会不断升值。经验分享的主要途径有:经验交流或经验总结会-----大家把自己的成功事例和体会,失败的教训和感想与同事分享、交流。
③ 深度会谈(课改沙龙)。深度会谈可以是有主题的,也可以是无主题的。关键在于教师间要有非常真诚的人际关系,大家彼此信任,互相视为伙伴(心灵伙伴),只有这样才能无拘无束地发表意见,产生思维互动。深度会谈是一个自由的开放发散过程,它会诱使教师把深藏于心的甚至连自己都意识不到的看法、思想、智慧展示出来。这个过程同时也是最具有生成性和建设性的,它会形成很多有价值的新见解。
④ 专题讨论(辩论)。专题讨论是大家在一起围绕某个问题畅所欲言,提出各自的意见和看法。在这个过程中,大家互相丰富着彼此的思想,不断的提高自己和同事对问题的认识。知识也因此不断地变更和扩张。在讨论中每个教师都能获得单独学习所得不到的东西。
(2)、协作。协作指教师共同承担责任完成任务。协作强调团队精神,群策群力。第一要发挥每个教师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使教师在互补共生中成长;第二要发挥每个教师的作用,每个人都要贡献力量,彼此在互动、合作中成长。
(3)、帮助。帮助指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成绩突出的优秀教师指导新任教师,发挥传、帮、带的作用,使其尽快适应角色和环境的要求。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要在互助中发挥积极作用。通过同伴互助,防止和克服教师各自为战和孤立无助的现象。
校本研究是在学校层面上展开的,是学校行为。一方面校本研究致力于解决学校所面临的问题,即教师所碰到的共性问题,另一方面校本研究需要借助团体的力量,所以,校本研究常常体现为一种集体协作,体现为教师作为研究者相互之间的合作。
教师集体的同伴互助和合作文化,是校本研究的标志和灵魂。为此,要切实改造学校教育的情境,使学校真正成为一个民主的、开放的讨论领域。其中尤其要加以强调的是教师集体内部的专业争论。“在一个教师群体当中,能够有不同的思想、观念、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交流与冲突,是非常宝贵的,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一个学校的教师没有不同的思想,一个人说了大家都认为好,这不是学校的幸运,而是一种灾难。”特别是一些有威信的学校领导和教师,尤其要注意对不同思想、不同观念、不同行为的支持。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强调科学精神和求实态度,学校要培植学术对话和学术批评的文化,营造一种教师内部自由争论的气氛。
一、校本教研的内涵
“校本”,即“以校为本”之意,校本教研,或称校本教学研究,是指将教学研究的重心下移到学校,以教学过程中教师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为研究的主体,以改进教学为目标,以行动研究为主要方式,以专业引领为催化剂的教育教学研究活动。
有人将校本教学研究称之为“为了教学”、“关于教学”、“在教学中”。“为了教学”是指校本教学研究的主要目的不在于验证某个教学理论,而在于“改进”、解决教学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升教学工作的效率,实现教学的内在价值。“关于教学”是指校本教学研究主要是研究教学之内的问题而不是让教师研究教学之外的问题;是研究自己的教室里发生的教学问题而不是研究别人的问题;是研究现实的教学问题而不是研究某种教学理论假设。“在教学中”是指校本教学研究就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发现和解决问题,而不是让教师将自己的日常教学工作放到一边,到另外的地方专门去做研究。
简而言之,校本教研是一种融学习、工作和研究于一体的学校活动和教师行为。这种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的主要特点是:宗旨在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以课程实施中教师所面临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为研究的主体,目的在于研究和解决教学实践中的现实问题,总结和提升教学经验,努力把学校建设为一种学习型的组织,营造一种研究和创新的文化。通过开展深入有效的校本教研活动,创造性地实施课程,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增强学校的课程发展能力,全面提高基础教育的质量,这是校本教研现阶段的基本目标。认真研究课程的功能、结构、内容、实施、评价和管理,及时解决教学中随时出现的困难、问题,总结并推广一线教师的宝贵经验,在课程改革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驾驭课程的能力,这是校本教研现阶段的基本任务。
二、为什么要走向校本教研
1、学校是教学改革和课程实施的中心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学校的办学自主权日益扩大,学校对课程、教学、教师发展等有了更多的发言权,因此,过去的官本、国本等僵化的教育管理体制正在被打破,学校逐步成为教学改革和课程实施的中心。一旦学校成为教学改革和课程实施的中心,学校的传统功能将发生深刻的变化,学校不再仅仅是传授知识的地方,而且日益成为探究的中心,科学探究将成为新型学校的重要特征。如今,“科研是学校发展的第一生产力”“科研兴校”已成为广大学校和科研工作者的共识。但如何走出一条立足学校、促进学校自身可持续发展的科研路子是许多学校尚不能解决的问题。而为了学校、基于学校、在学校中的校本教研正是广大学校创办特色的一条可探索的道路。
2、教师是教育教学的实践研究者
早在20世纪70年代,英国的斯腾豪斯就提出了教师做研究者的概念,目的是激发教师的研究责任及其专业判断,以进行教室内的课程行动研究。英国的埃利奥特受斯腾豪斯教师做研究者的启发,提出了教师做行动研究者的概念,认为行动研究与教育革新密切关联,反思既能促进行动,行动更能激发反思,因此,教师应从研究者转成行动研究者,使研究与行动二者的距离消失。澳大利亚的凯米斯为了加强教师的专业发展和专业化,提出了教师要成为解放性的行动研究者的主张。过去的教师处在被研究者地位,现在教师要成为研究者,成为反思性的实践者。教师不仅要成为教学的主体,而且要成为教学研究的主体,把自己作为教学研究的对象,研究自己的教学观念和实践,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反思自己的教学观念、教学行为以及教学效果。通过反思、研究,教师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水平,同时形成自己对教学现象、教学问题的独立思考和创造性见解,使自己真正成为教学和教学研究的主人。也就是说,教师不能仅停止在娴熟的教学基本功上,要实现最终的专业成熟,教师还必须是一个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3、校本教研是整合校本管理、校本培训、校本课程等活动的纽带
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这一规律决定了校本教研的地位和作用。校本主要落实、体现在校本教学研究、校本教师培训、校本课程开发和校本教育管理四个方面。其中,校本教学研究是起点,校本教师培训是中介,校本课程开发是落脚点,校本教育管理则贯穿渗透在它们中间,起着组织、协调的作用。因此,基于学校教育教学问题的研究是开展校本活动的起点和基础,是整合校本教师培训、校本教育管理和校本课程开发的中心和纽带。没有校本教研,就谈不上校本教师培训、校本教育管理和校本课程开发。
4、传统的教研模式非改革不可
多年来形成的教研员向教师单向传递、完全自上而下的教研运转模式,削减了教师教研的主体地位,已经远远不能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传统的教研室工作思路和工作模式基本上是室本位或学科本位,而不是学校本位。学校教研围绕上级教研转,学校教研服从、服务于上级安排,完成上级的安排和任务。教研员在教研活动中是主角,而教师则充当教研员的配角,配合参与一些教改活动。教研活动一般是请教研员介绍如何备课,或是组织教师听课、评课。这种用力均衡、以学科为本位的教研模式曾经发挥过较大的作用,产生过较好的活动效果,但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和对办学个性追求的日益强烈,它已经不适应新时期课程改革的新要求。问题在于教研员的工作任务主要是单向地向一线教师诠释国家课程与教学大纲的目标、内容和实施的具体意见,组织教师“学习大纲”“研究教材”“研究教法”,教师始终处于一种被动的位置,参加教研活动有很强的依赖性;教师不是作为有目标、有计划的研究主体,而是作为国家课程意志忠实而被动的附属者,研究或实验的辅助者、配合者而存在。教师教研主体地位的缺失,抑制了教师自由创造精神的有效释放,阻碍了他们的专业发展,使他们失去了思考与分析的能力。因此,亟待建立自下而上的、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
5、新课程呼唤校本教研
新课程理念如何落实于自然状态下的课堂教学,如何体现在教师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过程之中,是众多教师苦苦思考而又不易消解的困惑。校本教研是一种文化的建设,它的价值不是直接给教师多少结果,而是引发教师多思考,最终促进教师自我学习、自我反思,从而让教师学会研究。也可以说,校本教研是一种氛围的创造,通过研究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沟通与合作,使学校真正成为学习化的组织。新课程呼唤根植于教学实践的教研活动,而不仅仅是听几场课程专家生动的讲座,看几节落实新课程理念的优质展示课,搞几次有影响的课堂教学研讨开放日活动。校本教研将在教师集体中营造宽松的氛围,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对话、沟通、协调与合作,使研究与教师的教学实践融为一体,使解决问题的过程成为教学研究的过程,进而有效地促进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
三、校本教学研究的基本理念
校本教学研究的理论基点是:学校是真正发生教育的地方,教学研究只有基于学校真实的教学问题才有直接的意义。进一步讲,校本教学研究旗帜鲜明地强调三个基本理念:第一,学校应该是教学研究的基地;第二,教师应该是教学研究的主体;第三,促进师生共同发展应该是教学研究主要而直接的目的。
1、学校应该是教学研究的基地
校本教学研究强调学校是教学研究的基地,意味着教学研究的重心要置于具体的学校教学情境中;教学研究的问题是从学校教学实践中归纳和汇集的,而不是预设和推演的;要在学校真实的教学情境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许多教学问题,如果脱离了具体的教学情境去抽象地谈论,是容易做到的,但意义却不大。比如,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三级课程管理政策对学校提出了新的要求,学校不仅要创造性地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还有权力和责任开发适合本校特点的校本课程。这就会出现与以往任何时候都不相同的教学情境,再加上各个学校的情况差异很大,对于具体的学校而言,解决所谓“面上”的教学问题显得并不那么“真实”了,总有一种隔离感,并不能对学校的教学实践产生直接的影响。像校本课程如何开发,综合实践活动如何开展,大班背景下如何体现学习的自主性、合作性和探究性之类的问题,只有置于学校的具体教学情境中才可能找到恰当的解决办法。如果教师持续地关注某个或某些有意义的教学“问题”,想方设法(“设计”)在教学“行动”中解决问题,并且不断地回头“反思”解决问题的效果,那么教师的教学工作就同时具备了教学研究的性质,教学质量和水平的不断提高就有了坚实的基础。
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有些校长往往认为培训也好、教研也好,都是上级部门的事,不少校长的责任就是开辟财源、应付检查、周旋关系;管好纪律、别出乱子,管好后勤、无后顾之忧。即使关注教研活动,也往往在管理上给与关注,“行政管理”的味道过浓,缺少“研究”的氛围。缺少有效的专业引领。教研活动数量不少,但是质量不高,特别是没有针对教学中的现实问题进行实实在在的研究;忽视自身学校特点,盲目照搬照抄,缺乏实效性;组织、培训者队伍严重不足,教学骨干利用不够;活动组织随意,往往例行公事,缺少策划、组织、总结、分析、反思等环节,教师普遍有一种“逼上梁山”的感觉,教师参与教研活动往往带有更多的“应付”因素。
强调教学研究的基地是学校,意味着教学研究的工作方式将发生很大变化。一方面,学校内部的教学研究要立足于学校自身的真实教学问题,做到“学校为本”,对这种方式要在政策措施上加以鼓励和保护。另一方面,校外教学研究机构不仅要采用自上而下的工作方式,还要更多地采用自下而上的工作方式,倾听和反映学生、老师和校长的教学要求和教学问题,学习和鼓励他们的首创精神和实践智慧。教学研究除了研究教材、教参和教法之外,还要十分重视研究学生、研究课堂、研究学校、研究课程。如果只是传达指示和分派任务,即使天天在学校,也不能说是教学研究的基地在学校了。
学校生活中每日每时发生的普通事、平凡事乃至小事和细节,教师和学生的生存方式和生活状态,常态中的教学行为、教学现象和教学细节,成为校本研究的主要对象和主体内容。
2、教师应该是教学研究的主体
校本教学研究强调教师是教学研究的主体,认为教学研究不能只是少数专职研究人员的专利,还应该是所有教师的权利和责任。只有当越来越多的一线教师以研究的态度来对待自己的教学实践和从事教学工作,并且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提高解决实际教学问题的能力的时候,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才有真正的可能。
现在的问题是,教师缺乏研究的问题意识,不会研究,特别是不会进行实践研究。教师能够怀着虚心的态度,到各种各样的培训班上去听课,他们也能像小学生一样经常听优秀同行的课,但他们往往期望有一个现成的答案,能获得一个一劳永逸的结果。在教研活动中,教师基本都抱着当“听众”的心理,消极被动。在这样的场合,如果让一个教师在众人面前讲讲话,都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更不要说提出问题开展研究了。因此,让广大教师学会学习、学会研究、学会搞行动研究,是基层学校、教育行政部门、教师培训部门和教研部门的历史性任务。
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研究不同于以倡导“思想观念’’和“理论流派”为己任的象牙塔式的研究,更多地应该是“问题解决”式的行动研究,是自觉和主动地致力于探索和解决自身教学实际中的教学问题,从而达到改进教学实践和提高教学质量目的的研究。
强调教师是教学研究的主体,就应该对中小学在教学研究上的一些误区加以澄清。例如,在一些学校,教学研究项目仅由学校里个别科研能人乃至校外专家代劳,或是教育科研项目越做越大,甚至动辄就要形成某某理论,不仅使广大教师对教学研究望而却步,也否定了教师从事教学研究的权利和责任。而且这样的研究游离于教师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之外,脱离了教师的经验范围,对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起不到应有的支持作用。这些现象的存在和蔓延,甚至形成恶性循环,使教学研究越来越远离学校的教学实践,这与我们在校本教学研究机制方面的制度建设跟不上是有密切关系的。加强校本教学研究,校外教学研究机构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帮助学校和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发展和提高教学研究的意识和能力。教师成为教学研究的主体是整个教育创新的活力所在。
3、促进师生共同发展应该是教学研究的直接目的
校本教学研究,无论作为一种教学研究活动,还是作为一种教学研究机制,其直接的目的都是为了改善学校实践,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和学生共同发展。其中核心是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生的身心健全发展,这是体现学校办学水平的主要内容。丢掉了这个直接目的,校本教学研究的灵魂也就丢掉了。教学研究中存在的一些为研究而研究、为“装门面”而研究的现象,是与校本教学研究的基本理念背道而驰的。
四、校本教研的意义与价值
我国中小学教研室始建于1956年,目前各地基本建立健全了省、地、县、乡、校教研网络,形成了一支数量可观的专兼职研究队伍。那么,为什么此次课程改革强调要建立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换言之,校本教研制度的建立有哪些特殊的意义?
1、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是课程改革走向深入的现实要求
在新课程实验过程中,要真正地实现新课程的要求,切实有效地贯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精神,教师培训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改革自2001年开始实施以来,教育部先后对国家级实验区的广大教师进行了培训,培训效果显著。但随着实验范围的不断扩大,教师培训量大面广的矛盾凸显出来,与急剧增加的教师数量相比,国家培训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再加上人力物力和财力的局限,培训矛盾日益突出。完全由国家来承担所有的教师培训任务,几乎不现实。教师培训重心必须下移至学校,而校本教研正是教师培训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随着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校本研究也必然成为满足学校对师资要求的重要手段。
2、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桥梁
事实上,大部分甚至绝大部分接受了培训的教师,在新课程实验过程中,面临着如何把这些抽象层面的教育理念、精神、理论付诸实践的问题,他们最感困惑的就是很难将培训时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运用到日常的教学情景中。要跨越理论与实践之间的鸿沟,我们的研究模式就必须实现从自上而下到自下而上的转变。当然,现在越来越多的研究和培训开始意识到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脱节,在这方面做出了一些改进,如在单一的专家讲座的基础上,设计了单元式研究、教学观摩、现场交流讨论等活动,但这种教学实践很大程度上都是附属于理论,是为解释、说明、佐证理论服务的,只有那些能够“解释”理论的实践才能进入研究者的视线,这种理论所触及的实践是片面的、肤浅的,没有深入到真实的、日常的实践情景中去。
校本教研制度的建立,就是要“面向现象本身”,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发现问题,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过程中寻求理论的支持和引导,而不是相反。
3、以学校为本的教研制度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由之路
教师的专业成长是不可能依靠单一的培训就可以完成的。研究表明,教师真正的成长既不在岗前培训,也不在于教学中的脱产培训,而是在教学实践中。离开了具体的教学实践,教师是不可能很好地成长起来的,只有把研究、在职培训与教学实践融为一体,才能持续有效地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更多的是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和教科书的忠实执行者,其生活状态以重复、机械操作、服从和被动接受为主要特征,在一定程度上淹没了教师的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这种重复性的机械操作过程中,教师是无所谓乐趣和***而言的。苏霍姆林斯基告诉我们:“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只有让教师真正地成为研究者,才能唤醒教师的主体意识,才能激发教师的创造力。
新课程为开发教师的创造潜能提供了空间,使教师成为研究者变成现实。在大力倡导校本研究的背景下,教师将从原来的教书匠转变为研究者,教师将在研究状态下工作,研究将成为教师的生活方式。如果教师持续地关注某个或某些有意义的教学“问题”,想方设法在教学“行动”中解决问题,并且不断地回头“反思”解决问题的效果,那么教师的教学工作就同时具备了教学研究的性质,教学质量和水平的不断提高就有了坚实的基础。
4.以学校为本的教研制度是学校发展的重要途径
对于每一所学校来说,它的历史、内外环境、教师、学生及发展方向与其他学校都是有差异的,而正是这些差异构成了学校的特色。但以往,学校的所有计划、行动都是上级部门规定好的,学校只需循规蹈矩、照章办事即可,学校的主体性是不存在的,学校的特色更无从谈起。尽管国家可以编定课程标准,可以颁布具体课程的“实施建议”,但国家不可能构建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课程实施模式或技术流程,让教师只要照着做即可。这里的“不可能”有两层涵义,其一,这样的“构建”是有难度的,因为每所学校、每次教学场景都是独特的、具体的、独一无二的,这种多样性、复杂性、情境性、不确定性是无法用一个统一的理论标准或操作模式来包容的;其二,即便没有难度,这样的构建也是不允许的。因为它是以牺牲学校的特色,牺牲教师的主体性和创造性为代价的,教师成了执行他人目的和计划的工具,成了教书匠。因而,以校为本教研制度的建立正是广大学校创建学校特色的一条可探索的道路。
五、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的基本要素
教师个人、教师集体、专业研究人员是校本研究的三个核心要素,他们构成了校本研究的三位一体关系。教师个人的自我反思,教师集体的同伴互助,专业研究人员的专业引领是开展校本研究和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三种基本力量,缺一不可。其关系可用下图表示:
自我反思 同伴互助 专业引领
(教师与自我的对话) (教师与同行的对话) (实践与理论的对话)
1、自我反思
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职业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在职业中所做出的行为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反思的本质是一种理解与实践之间的对话,是这两者之间的相互沟通的桥梁,又是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心灵上的沟通。”反思是反省、思考、探索和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各个方面存在的问题,它具有研究性质,是校本研究最基本的力量和最普遍的形式。自我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
自我反思是开展校本研究的基础和前提。校本研究只有转化为教师个人的自我意识和自觉自愿的行为,才能得到真正的实施。目前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非常强调教师的自我反思。按教学的进程,教学反思分为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在教学前进行反思。这种反思具有前瞻性,能使教学成为一种自觉的实践,并有效地提高教师的教学预测和分析能力。第二个阶段是在教学中进行反思,即及时地在行动过程中反思。这种反思具有监控性,能使教学高质高效地进行,并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调控和应变能力。第三个阶段是在教学后进行反思。这种反思具有批判性,能使教学经验理论化,并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总结能力和评价能力。
反思总是指向自我的,反思者本人既是反思的对象,又是反思的承担者。教师的反思过程实际上是使教师在整个教育教学活动中充分地体现双重角色——既是引导者又是评论者,既是教育者又是受教育者。因此,教师反思过程实际上是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统一起来,努力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使自己成为学者型教师的过程。通过反思、通过研究,教师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水平;同时形成自己对教学现象、教学问题的独立思考和创造性见解,使自己真正成为教学和教学研究的主人;提高教学工作的自主性和目的性,克服被动性、盲目性。实践证明,教学与研究相结合,教学与反思相结合,还可以帮助教师在劳动中获得理性的升华和情感上的愉悦,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和思维品质,从而改变教师自己的生活方式。
教师自身的经验和反思是教师教学专业知识和能力的最重要的来源。只有经过反思,使原始的经验不断地处于被审视、被修正、被强化、被否定等思维加工中,去粗存精、去伪存真,这样经验才会得到提炼、得到升华,从而成为一种开放性的系统和理性的力量。唯其如此,经验才能成为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力杠杆。新课程对教师的传统教学经验提出了全新的挑战,经验反思的重要性也因此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但是,只有教师自己才能改变自己,只有教师意识到自己的教学经验及其局限性,并经过反思使之得到调整和重组,才能形成符合新课程理念要求的先进教学观念和个人化教育哲学。
2、同伴互助
校本教研强调教师在自我反思的同时开放自己,加强教师之间的专业切磋、协调和合作,共同分享经验,互相学习,彼此支持,共同成长。同伴互助的实质是教师作为专业人员之间的交往、互动与合作,其基本形式有以下几个方面:
(1)对话。对话的类型主要有:
① 信息交流。教师通过彼此间信息的交流可以最大范围地促进教育信息的流动,从而扩大和丰富教师的信息量和各种认识。信息交换的主要途径有:信息发布会----大家把自己拥有的信息公诸于众;读书汇报会----彼此交流看过的书、观点以及心得体会。
② 经验共享。教师通过经验分享,反思和提升自己的经验,借鉴和吸收他人的经验。经验只有被激活、被分享,才会不断升值。经验分享的主要途径有:经验交流或经验总结会-----大家把自己的成功事例和体会,失败的教训和感想与同事分享、交流。
③ 深度会谈(课改沙龙)。深度会谈可以是有主题的,也可以是无主题的。关键在于教师间要有非常真诚的人际关系,大家彼此信任,互相视为伙伴(心灵伙伴),只有这样才能无拘无束地发表意见,产生思维互动。深度会谈是一个自由的开放发散过程,它会诱使教师把深藏于心的甚至连自己都意识不到的看法、思想、智慧展示出来。这个过程同时也是最具有生成性和建设性的,它会形成很多有价值的新见解。
④ 专题讨论(辩论)。专题讨论是大家在一起围绕某个问题畅所欲言,提出各自的意见和看法。在这个过程中,大家互相丰富着彼此的思想,不断的提高自己和同事对问题的认识。知识也因此不断地变更和扩张。在讨论中每个教师都能获得单独学习所得不到的东西。
(2)、协作。协作指教师共同承担责任完成任务。协作强调团队精神,群策群力。第一要发挥每个教师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使教师在互补共生中成长;第二要发挥每个教师的作用,每个人都要贡献力量,彼此在互动、合作中成长。
(3)、帮助。帮助指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成绩突出的优秀教师指导新任教师,发挥传、帮、带的作用,使其尽快适应角色和环境的要求。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要在互助中发挥积极作用。通过同伴互助,防止和克服教师各自为战和孤立无助的现象。
校本研究是在学校层面上展开的,是学校行为。一方面校本研究致力于解决学校所面临的问题,即教师所碰到的共性问题,另一方面校本研究需要借助团体的力量,所以,校本研究常常体现为一种集体协作,体现为教师作为研究者相互之间的合作。
教师集体的同伴互助和合作文化,是校本研究的标志和灵魂。为此,要切实改造学校教育的情境,使学校真正成为一个民主的、开放的讨论领域。其中尤其要加以强调的是教师集体内部的专业争论。“在一个教师群体当中,能够有不同的思想、观念、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交流与冲突,是非常宝贵的,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一个学校的教师没有不同的思想,一个人说了大家都认为好,这不是学校的幸运,而是一种灾难。”特别是一些有威信的学校领导和教师,尤其要注意对不同思想、不同观念、不同行为的支持。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强调科学精神和求实态度,学校要培植学术对话和学术批评的文化,营造一种教师内部自由争论的气氛。
王苹- 帖子数 : 69
注册日期 : 11-02-24
您在这个论坛的权限: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回复主题